第34章 午夜奇事1(2 / 3)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一晃三十餘年過去了。雍正初年,一場可怕的大疫如洶湧的潮水般席卷而來,瞬間籠罩了整個東光地區。這疫病來勢洶洶,所到之處,人心惶惶,家家閉戶,大街小巷彌漫著死亡與恐懼的氣息。廖氏在一日夜間,忽得一夢。夢中,他見到百餘人佇立在自家門外。這些人個個麵容憔悴,眼神中卻透著一股堅定。其中一人上前致辭道:“疫鬼且至,從君乞焚紙旗十餘,銀箔糊木刀百餘,我等將與疫鬼戰,以報一村之惠。”廖氏本就是個熱心腸、好事之人,且對這世間的神秘之事抱有敬畏之心。聽聞此言,雖心中也有些許疑惑,但他還是決定姑且一試。他趕忙召集家人,將夢中之事詳細告知。眾人聽聞,皆麵露驚色,但在廖氏的帶領下,還是迅速行動起來。他們精心製作了十餘麵紙旗,每一麵紙旗都繪製著神秘的符文,象征著驅邪避災的力量。又用銀箔糊製了百餘把木刀,木刀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奇異的光芒。一切準備就緒後,廖氏帶領家人在庭院中虔誠地焚燒紙旗與木刀。火焰熊熊燃燒,紙旗與木刀在火中漸漸化為灰燼,仿佛化作了一股無形的力量,衝向那未知的黑暗。

數日後的夜晚,整個村莊沉浸在一片死寂之中。黑暗如同濃重的墨汁,將一切都吞噬其中。突然,從四野傳來陣陣喧呼格鬥之聲,那聲音猶如千軍萬馬在奔騰廝殺,又似雷霆在天空中炸裂,驚心動魄。村民們躲在屋內,緊緊捂住耳朵,心中充滿了恐懼與不安。這聲音一直持續到天亮才漸漸停止。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村莊的每一個角落時,村民們小心翼翼地打開家門,驚奇地發現,闔村竟無一人染疫。人們紛紛傳頌,皆言是廖氏的善舉感動上蒼,冥冥之中有神靈庇佑。廖氏一族也因此更加受到村民們的敬重與愛戴,他們的善名在這片土地上流傳得更遠更廣,成為人們口中代代相傳的佳話,激勵著後人多行好事,莫問前程。

沙河橋張某,是個常年走南闖北的商販。他身材矮小,麵容精明,一雙眼睛滴溜溜地轉,透著商人特有的狡黠與聰慧。他常年奔波於京師與家鄉之間,憑借著自己的精明能幹與吃苦耐勞,積攢了不少財富,也到了該成家立業的年紀。一次在京師經商時,偶然間在一場宴會上結識了一位女子。這女子身姿婀娜,麵容姣好,一頭烏黑的秀發如瀑布般垂落腰間,雙眸明亮而有神,舉止優雅,落落大方,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魅力,頗有大家閨秀之風。張某一見傾心,自此便展開了熱烈的追求。他常常在女子的住所外徘徊,送上各種珍貴的禮物,甜言蜜語不斷。經過一番努力,最終贏得了女子的芳心,將其娶為妻。張某本就有千金家產,加上妻子精明能幹,把家中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家中產業更是蒸蒸日上。

一日,平靜的村莊被一陣喧囂打破。隻見一位尊官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地率領著眾多侍從,浩浩蕩蕩而來。那尊官頭戴華麗的官帽,帽上鑲嵌著各種寶石,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身著錦繡官服,官服上繡著精美的圖案,金線銀線交織其中,彰顯著尊貴的身份。來到張某家門前,尊官勒住韁繩,駿馬長嘶一聲,揚起一片塵土。尊官高聲問道:“此是張某家否?”鄰裏們紛紛應道:“是。”尊官隨即臉色一沉,指揮左右侍從道:“張某無罪,可縛其婦來。”侍從們如狼似虎,齊聲應諾,迅速衝進張某家中,將張某的妻子反綁了出來。張某見這陣仗,心中雖驚愕萬分,但見尊官勢焰赫奕,也不敢多言。尊官冷冷地看了一眼張某的妻子,命人褫去婦人的衣物,當眾決臀三十。那婦人卻隻是叩首稱死罪,並未有絲毫反抗或求饒。張某在一旁眼睜睜看著,心疼不已,卻又無可奈何。他的雙手緊緊握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心中充滿了憤怒與疑惑,卻隻能強忍著。尊官行刑完畢,昂然竟行。村人們好奇地跟隨著觀看,隻見他們行至林木陰映處,轉瞬之間便消失不見,隻留下一陣旋風滾滾,向著西南方向而去。後來有人問那婦人其中緣故,婦人泣不成聲地說道:“吾本侍郎某公妾,公在日,我意圖固寵,曾誓以不再嫁。今精魂晝見,無可複言也。”此事過後,張某與妻子之間仿佛隔了一層看不見的紗幕,雖然依舊生活在一起,但彼此心中都有了一絲無法言說的變化。張某常常在深夜獨自歎息,而他的妻子則變得沉默寡言,時常望著遠方發呆。而村莊裏的人們,也對這件事議論紛紛,猜測著其中隱藏的愛恨情仇與神秘因果,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也讓這個小小的村莊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又略帶憂傷的色彩,仿佛在平靜的湖麵上投下了一顆石子,泛起了層層漣漪,久久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