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綱目睹此景,心中暗歎。他知曉自己這化魚之術已屬不易,卻不想樊夫人的應對之術更為精妙神奇。樊夫人見狀,輕聲說道:“夫君,術法無窮,變化莫測,你我不過略施小技,博君一笑耳。”劉綱點頭,雖有挫敗之感,然對夫人的聰慧與道術造詣更多了幾分折服。此刻盤中,獺已將鯉魚吞食大半,隻餘殘骨散落,那光影交錯間的奇異景象,卻深深印刻在劉綱心中,成為他日後修煉途中時常回味思索之處,也讓他愈發渴望在道術之境與樊夫人攜手共進,探尋更多未知的奇妙。
四明山遇虎
晨曦初照,劉綱與樊夫人相攜踏入四明山。山中古木參天,枝葉交錯,陽光隻能透過層層疊疊的樹葉灑下斑駁光影。微風拂過,帶來草木的清香與陣陣鬆濤聲,仿若自然奏響的樂章。
行至半途,忽然一陣腥風撲麵而來,一頭吊睛白額猛虎從密林中竄出,威風凜凜地攔住去路。那虎體型龐大,肌肉緊繃,雙眸如炬,虎視眈眈地盯著二人,喉嚨中發出低沉的吼聲,仿佛在宣告這是它的領地,不容侵犯。
劉綱見狀,神色鎮定,他微微抬起雙手,口中念起古老而神秘的禁咒。隨著咒聲響起,空氣中泛起一陣無形的波動,那虎似乎受到一股強大力量的牽製,原本凶猛的姿態漸漸收斂,四爪伏地,身子微微顫抖,雖仍怒目而視,卻不敢再有妄動。
劉綱正欲攜夫人繞過猛虎繼續前行,那虎卻猛地掙紮起來,試圖掙脫禁製。此時,樊夫人款步向前,她身姿輕盈,步伐卻透著一股威嚴。她目光直視猛虎,眼中似有幽光閃爍。那虎與樊夫人目光相接,瞬間像是被抽去了所有勇氣,龐大的身軀竟緩緩匍匐在地,將頭貼緊地麵,不敢有絲毫仰視,渾身瑟瑟發抖,仿佛在樊夫人麵前,它不再是百獸之王,而是一隻溫順的小貓。
樊夫人從袖中取出一根細繩,輕輕一甩,細繩如靈蛇般纏住虎腿,她再輕輕一拉,猛虎便乖乖地被她牽至床腳之下。劉綱在一旁目睹這一切,心中滿是驚愕與敬佩。他深知這山中猛虎的凶猛野性,自己雖能以禁術暫時壓製,卻遠不及樊夫人那般輕鬆自如,舉手投足間便將其馴服。這讓他對樊夫人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認識,也讓他明白,在這道術的高深境界裏,自己仍有漫長的道路要探索。
山中修煉
劉綱與樊夫人於四明山深處覓得一處天然洞府,洞壁上青苔蔓延,石筍林立,洞頂有鍾乳石倒垂,不時滴下晶瑩水珠,滴答之聲在寂靜洞中回蕩,宛如天籟。洞前一條清澈溪流潺潺而過,溪邊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仿若世外桃源。
夫妻二人將此作為修煉之所,安置妥當後,便開啟了山中的修煉生活。每日晨曦微露,劉綱與樊夫人便迎著朝陽,在洞外的巨石上盤膝而坐,吐納天地靈氣。他們閉目凝神,身姿端正,隨著呼吸的起伏,周圍的靈氣如絲線般緩緩彙聚,縈繞在他們周身。
劉綱修煉時,表情時而凝重,時而舒展。他依照道經記載,運轉體內氣息,試圖突破自身瓶頸。然而,進展頗為緩慢,他額頭漸漸沁出細密汗珠,內心不免有些焦急。樊夫人則氣定神閑,她在修煉中感悟著自然之道,將自身與山水草木融為一體。
每當劉綱遇到困惑向她請教時,樊夫人總是耐心解答。她以自身感悟引導劉綱,從天地陰陽的變化到體內氣息的流轉,深入淺出地剖析其中奧秘。在樊夫人的悉心指導下,劉綱逐漸領悟到修煉的關鍵所在,他不再一味強求,而是順應自然,循序漸進。
除了打坐修煉,他們還在山中研習各種法術技藝。樊夫人演示操控五行之力時,隻見她素手輕揮,土元素凝聚成堅固的壁壘,水元素化為靈動的水球在空中漂浮,火元素跳躍燃燒卻不傷周圍分毫,木元素催生出嫩綠的新芽,金元素則閃爍著銳利的光芒。劉綱在旁仔細觀摩,認真研習,不斷嚐試模仿與創新。
在這山中歲月裏,他們的生活簡單而充實,道術在彼此的交流與修煉中日益精進。時光悄然流逝,他們與山中萬物為伴,在自然的懷抱中,向著更高的道術境界穩步邁進,夫妻間的情誼也在這共同修煉的過程中愈發深厚,如那山中的古鬆,堅韌而持久。
濟世救人
雖身隱於四明山中潛心修煉,劉綱與樊夫人卻始終心係世間蒼生。他們深知,道術不僅是追求個人的超脫與升華,更是要用於救濟天下黎民。
當聽聞山下村莊有疫病肆虐,劉綱與樊夫人立刻攜帶著藥草與法器下山。村莊中,彌漫著一股哀傷與絕望的氣息。病患們或臥床不起,麵色蠟黃,咳嗽聲此起彼伏;或高燒不退,神誌不清,口中喃喃自語。親人們圍在床邊,滿臉憂愁與無助,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樊夫人率先行動,她命人在村中的空曠場地支起一口大鍋,將采集來的草藥一一投入鍋中。隨著火焰的舔舐,鍋中草藥翻滾,散發出濃鬱的藥香。樊夫人閉目凝神,雙手舞動,口中念起祛疫的咒術。隻見鍋中的藥湯泛起奇異的光芒,光芒所及之處,疫病的陰霾似乎漸漸消散。她指揮村民們將藥湯分發給病患,病患們服下後,病情逐漸好轉,原本黯淡的眼神中重新燃起希望之光。
而劉綱則來到村莊的農田邊,隻見因幹旱,土地幹裂,莊稼枯黃,奄奄一息。劉綱站在田埂上,仰望天空,口中念念有詞,施展祈雨之術。刹那間,天空中烏雲彙聚,狂風呼嘯。劉綱揮動手中的法器,引導著風雲的變幻。不一會兒,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幹涸的土地盡情地吮吸著雨水,莊稼在雨中重新煥發生機,葉片上掛滿了晶瑩的水珠,仿佛在歡呼雀躍。
他們還在災荒之地變出糧食,救濟饑餓的百姓;在洪澇之處,築起堤壩,阻擋洪水的侵襲。劉綱與樊夫人所到之處,百姓們紛紛跪地感恩,他們的善舉如同暖陽,驅散了籠罩在百姓心頭的黑暗,讓人們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與光明。而劉綱與樊夫人,不求回報,在幫助百姓度過難關後,又悄然回到山中,繼續他們的修煉與對道術更高境界的追尋,隻留下那一段段神奇而感人的故事,在世間口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