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同學都非常喜歡林徽因,她在美國這種環境裏生存也非常得心應手,說著流利的英語,活潑、可愛、美貌而又有氣質,喜歡交際,就像一朵校園之花,走到哪裏都受到青睞。和其他中國留學生的沉悶、死板相比,她就像一朵奇葩,用自己東方的美讓人震撼,很多人喜歡她,在經過她身邊的時候甚至會打口哨,徽因總是大方地微笑走過。
思成和徽因在上學的時候就經常被老師一起誇獎,誇獎他們的圖紙“無懈可擊”,因為他們一個嚴肅用功,一個滿腦子都是奇思妙想。他們盡量在不壓抑自己個性的條件下,相互容忍和妥協。
大學時代,他們性格上的差異,從工作態度上便可看出。滿腦子都是創意的林徽因,常常先畫出一張草圖或建築圖樣,然後一邊做,一邊修正或改進,而一旦有了更好的點子,前麵的便一股腦兒丟開。等到交圖的最後期限將到,即使在畫圖板前不眠不休趕工也來不及了,這時候梁思成就插進來,以他那準確和熟練的繪圖功夫,把那亂七八糟的草圖變成一張整潔、漂亮、能夠交卷的作品。
徽因是一個興奮型的人,梁思成則是沉穩細致,他們一起完成的功課,每一次都是天衣無縫。這種和諧的互補關係,持續了一生。他們倆合作無間,為建築貢獻出自己的特殊天賦。
在賓大求學的日子,徽因經曆了她生命中最慘痛的時光,她最愛的父親猝然離世。
林徽因得此噩耗後,悲痛萬分,大哭不已。她與父親的感情非同一般,她是父親最疼愛的孩子,她對父親的敬愛遠遠超過了母親。年僅49歲的父親竟然就此撒手人寰,怎能不叫人傷心欲絕?家裏僅有300塊積蓄,母親和弟妹怎麼生活?想到這些,林徽因恨不能立刻回國。這時梁啟超又發來一封電報,告知家裏的事他可以幫著處理,不用她擔心,隻需她節哀,好好注意身體,繼續在美國求學。梁思成也一再勸阻,林徽因終於沒有回去,但心裏難過至極,整天以淚洗麵,很快病倒在床。好在有梁思成無微不至地照顧,她才得以渡過難關。
梁啟超告訴思成,因為這種變故,在以後的日子裏,徽因的母親可能就需要思成來照顧。因此,他希望思成能夠考慮未來,思成需要回國後找到一份工作,負擔起所有的一切。
梁思成和林徽因接受了梁啟超的提議,他們決定回國去尋找屬於他們的事業和生活。梁思成繼承了父親的睿智和職場理念,所以對自己未來的生活也做好了規劃。雖然清華沒有建築係,但是梁啟超還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進入清華大學任教。
他們決定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充電,好學的梁思成沒有離開賓大,他希望自己能夠多學一點如何做教師的本領。早就對演藝界向往的林徽因,決定到耶魯大學戲劇學院讀舞美設計。
徽因的求學路一帆風順,在耶魯大學,美麗聰明的徽因是同學喜歡的對象,她是第一位在國外學習舞台設計的中國學生,她喜歡戲劇,又有在賓大的美術功底,所以她在同學中脫穎而出,是老師和同學們都欣賞的校花。教授喜歡她,同學們也喜歡她,善良的徽因善於幫助同學。
賓大讓徽因成熟,讓她成長,胡適曾經在林長民去世兩年後去看她,發現她不再是那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徽因對他說這幾年真的是在痛苦中磨煉,改掉了很多過去的毛病,自己也從理想主義過渡到現實主義。
父親的去世讓她知道,她不再是那個可以依靠在父親身邊的小女孩,她要堅強、獨立,承擔起家庭的責任。雖然失去了一個愛她的男人,但將會有另一個男人和她攜手走完未來的路,她不是寂寞的,因為她又多了一個知心愛人。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思成發現中外建築的理念有很多無法契合,所以結束了學業,徽因也完成了她的戲劇學習。完成學業的思成和徽因接受了梁啟超的建議,準備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