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三十八章 兵種改革(2 / 3)

“將軍,屬下奉命接回秦城,現已將人帶到。”柳木首先向李廣複命道。

“屬下秦城,見過將軍。”秦城在柳木身旁向李廣行禮道。

李廣見了秦城,早已從將案後麵走了出來,哈哈大笑幾聲,雙手使勁拍了拍秦城的肩膀,大著嗓門道:“如何,傷可養好了?”

秦城醒來後,李廣倒是去看望過一次,不過那已經是十多天前的事情了,此時見了李廣,隻覺得對方精氣神充足得很,看來此番戰鬥的戰果上報到長安,應該是得到了不錯的反響。

“區區箭傷,勞將軍掛懷,已無大礙。”秦城答道。

“好!無礙就好!”李廣爽朗大笑,朝眾人道:“這便是我先前給你等提過的秦郎,此番大戰若不是秦郎,我李廣興許就再無機會與諸位想見了!”

“將軍說笑了,屬下如何敢當。”秦城謙虛道。

“這便是秦郎?!”副將李息走過來,上下端詳了秦城一陣,露出讚賞的笑容來,“果然是英姿非凡!先前將軍與我等說起你的功績,我等還不信秦郎如此年輕,這會兒看來,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哪!我乾桑軍中從此便又多了一員虎將!”

李息說罷,諸將則是一陣附和。秦城這時看到站在一旁的李敢,這廝現在仍舊是一臉不服的表情。

諸將中陸續有人將秦城誇獎了一番,直教秦城心中一陣得意,但是表麵上依舊是一副謙虛謹慎、風淡風清的模樣,最後李廣更是提議今晚為秦城提前擺一桌慶功宴。

“朝廷上的正式嘉獎還未下來,不過也就是這幾日的事情了,驛站傳令兵早就來知會過了,到時全軍再一起痛飲慶賀……”李廣說道。

熱鬧了一陣,李廣返回將案,這才說起了公事,“前些時候,秦郎與本將說起兵種改製的事情,本將與諸將先前也討論過一些,現在秦郎人到了這裏,今日我等便將此事細細商議一番,諸位若是能達成統一意見,我等便可上報朝廷,請示陛下。”

說罷,李廣看向秦城,意思是讓他先解說一番。

李廣此時將兵種改製的事情拿出來與諸將說,也在秦城意料之中,兵種改製畢竟是大事,李廣雖說是一郡之守,軍中主將,但是這等大事也不可一人便在私下決定了。不過自己一回來便被要求與諸將商討此事,秦城也能想到李廣還是很重視這件事的,說不得李廣在心裏也是同意了秦城的這個想法,這才很是趕著在軍中定下這件事情。不過從這倒也可以看出,李廣的性子也是雷厲風行。

“諾。既然諸位將軍願意就此議論一番,在下便大膽說了。”秦城說道,見諸將都看著自己,身體稍稍直了些,“大漢立國六七十載,在對匈問題上,雖說朝廷一直奉行和親政策,意圖以此安定邊疆。但是,如諸位將軍所知,六七十年來,匈奴人從未停止過對我大漢邊疆的侵擾,每逢深秋,匈奴人必定南下,奪我財貨,殺我百姓。小戰幾乎年年有,大戰也是隔三差五。戰事一開,輕者掠奪邊境,使得我邊郡百姓民不聊生,重者甚至直逼甘泉宮,驚擾天子。凡此種種,非是我大漢軍隊不夠英勇,士卒不夠頑強,鬥誌不夠旺盛,究其弊端根源,在於我大漢軍隊兵種不適與匈奴大戰。”

“和親非我大漢所願,然,和親卻不能佑我大漢百姓安居樂業,不能佑我大漢天威不受侵犯。和親之根源,在於軍隊無法戰勝匈奴。而軍隊無法戰勝匈奴之根源,在於兵種。”

“匈奴騎兵之所以能在我大漢境內縱橫捭闔,來去如風,其根源,就在於其速度。觀我大漢軍中,姑且不論騎兵戰力能否勝過匈奴,僅是數量,就大大低於匈奴。匈奴男子,人人皆兵,人人皆騎兵,騎騎皆精銳,漢軍與匈奴軍隊一比較,其敗多勝少之原因不言自明。”

“因而,我大漢軍隊要戰勝匈奴軍隊,根除匈奴人對我大漢邊郡的威脅,隻有一個辦法,便是擴充騎兵,精煉騎兵。唯有以騎兵對騎兵,以速度比速度,方能有徹底戰勝匈奴軍隊的可能!昔日戰國李牧,十年磨一劍,得精銳騎兵三兩萬,便可大勝匈奴,使得匈奴數十年不敢南下而牧馬,便是如此。此番戰績,正是我等之楷模。”

秦城侃侃而談,一時有些忘我,渾然不覺諸將臉色和眼神的變幻,末了,秦城總結道:“故,我等邊郡之地,當大力發展騎兵,如此三五年,方能有根除匈奴之患之憑借。”

秦城一席話說完,軍帳中一時陷入了沉默,諸將,包括李廣和李敢,無不是一臉沉思的神色。雖說秦城先前也跟李廣談論過發展騎兵的依據,但是當時之言,畢竟沒有如今這般全麵透徹。一時之間,李廣隻覺得秦城所言,發人深省。

半響,一個重步兵校尉率先開口,語氣頗為不善:“照秦郎所言,擊滅匈奴,隻要騎兵即可,如此說來,我步兵豈不是要在軍中銷聲匿跡了?但是秦郎不要忘了,此番大戰匈奴,我等重步兵也是功不可沒。姑且不論葫蘆肚的大陣,僅是北門搶奪城門控製權之戰,我重步兵就是頂梁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