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雪心賦(1 / 3)

第一章:山川理氣

蓋聞天開地辟,山峙川流,二氣妙運於其間。

一理並行而不悖,氣當觀其融結,理必達於精微。

由智士之講求,豈愚夫之臆度。

體賦於人者,有百骸九竅;形著於地者,有萬水千山。

自本自根,或隱或顯。

胎息孕育,神變化之無窮;生旺休囚,機運行而不息。

地靈人傑,氣化形生。孰雲微妙而難明,誰謂茫眛而不信。

第二章:地理要略

古人卜宅,有其義而無其辭。後哲著書,傳於家而行於世。

葬乘生氣,脈認來龍;穴總三停,山分八卦。

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眛於理者,孰造於玄微。

惟陰陽順逆之難明,抑鬼神情狀之莫察。

布八方之八卦,審四勢之四維。有去有來,有動有靜。

迢迢山發跡,由祖宗而生子生孫。

汩汩水長流,自本根而分支分派。

入山尋水口,登室看明堂。

嶽瀆鍾星宿之靈,賓主盡東南之美。

立向貴迎官而就祿,作穴須趨吉而避凶。

必援古以證今,貴升高而望遠。

辭樓下殿,不遠千裏而來。

問祖尋宗,豈可半途而止。

祖宗聳拔者,子孫必貴。

賓主趨迎者,情意相孚。

右必伏,左必降,精神百倍。

前者呼,後者應,氣象萬千。

辨山脈者,則有同幹異枝。

論水法者,則有三叉九曲。

卜雲其吉,終焉允臧。吉地乃神之所司,善人乃天之克相。

將相公侯,胥此焉出。榮華富貴,何莫不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毋忽斯言;得於斯,必深造於斯,蓋有妙理。

第三章:論山水本源

要明分合之勢,須審向背之宜。

散則亂,合則從,群以分,類以聚。

是以潛藏須細察,來止要詳明。

山聚處,水或傾斜,謂之不善。

水曲處,山如散亂,謂之無情。

取小醇而遺大疵,是謂管中窺豹。

就眾凶而尋一吉,殆猶緣木求魚。

訣以言傳,妙由心悟。

既明倒杖之法,方知卦例之非。

山本靜,勢求動處;水本動,妙在靜中。

靜者池沼之停留,動者龍脈之退卸。

眾山止處是真穴,眾水聚處是明堂。

堂中最喜聚窩,穴後須防仰瓦。

更看前官後鬼,方知結實虛花。

山外拱而內逼者,穴宜高。

山勢粗而形急者,穴宜緩。

高則群凶降伏,緩則四勢和平。

山有惡形,當麵來朝者禍速。

水如急勢,登穴不見者禍遲。

趨吉避凶,移濕就燥。

重重包裹紅蓮瓣,穴在花心。

紛紛拱衛紫微垣,尊居帝座。

前案若亂雜,但求積水之池。

後山若嵯峨,必作掛燈之穴。

星以剝換為貴,形以特達為尊。

土不土而金不金,參形雜勢。

木不木而火不火,眩目惑心。

蓋土之小巧者類金,木之尖亂者似火。

金清土濁,火燥水柔。

木之妙無過於東方,北受生而西受克。

火之炎獨尊於南位,北受克而東受生。

先破後成,多是水來生木。

始榮終滯,隻因火去克金。

木為祖,火為孫,富而好禮。

金是母,木是子,後必有災。

水在坎宮,鳳池身貴,金居兌位,烏府名高。土旺牛田,木生文士。

水星多在平地,妙處難言。

火星多出高山,貴而無敵。

木須有節,金貴連珠。

所貴者活龍活蛇,所賤者死鰍死鱔。

雖低小不宜瘦削,雖屈曲不要欹斜。

德不孤,必有鄰,看他侍從。

眼不明,徒費力,到底糢糊。

五星依此推,萬變難以枚舉。

第四章:論水法

論山可也,於水何如。

交鎖織結,四字分明。

穿割箭射,四凶合避。

撞城者,破家蕩業,背城者,勾性強心。

發福悠長,定是水纏玄武,為官富厚,必然水繞青龍。

所貴者五戶閉藏,所愛者三門寬闊。

垣局雖貴,三門逼窄不須觀;形穴雖奇,五戶不關何足取。

元辰當心直出,未可言凶。

外麵轉首橫欄,得之反吉。

以之界脈則脈自止,以之藏風則風不吹。

水才過穴而反跳,一文不值。

水若入懷而反抱,一發便衰。

水口則愛其緊如葫蘆喉,抱身則貴其彎如牛角樣。

交牙截水者最宜聳拔,當麵瀦水者惟愛澄凝。

聳拔者,如赳赳武夫之捍城;澄凝者,若肅肅賢臣之拱位。

水口之砂,最關利害,此特舉其大略,當自察其細微。

第五章:論龍脈

水固切於觀流,山尤難於認脈。

或隱顯於茫茫迥野,或潛藏於淼淼平湖。

星散孤村,秀氣全無半點。

雲蒸貴地,精光略露一斑。

聳於後,必應於前;有諸內,必形諸外。

欲求真的,遠朝不如近朝;要識生成,順勢無過逆勢。

多是愛遠大而嫌近小,誰知迎近是而貪遠非。

會之於心,應之於目。

三吉六秀,何用強求。正穴真形,自然默合。

死絕處有生成氣局,旺相中察休廢蹤由。

棄甲曳兵,過水重興營寨;排槍列陣,穿珠別換門牆。

遊龜不顧而參差,是息肩於傳舍。

連珠不止而散亂,似假道於他邦。

滾滾桃花,隨風柳絮,皆是無蒂無根,未必有形有氣。

若見土牛隱伏,水纏便是山纏。

或如鷗鳥浮沉,脈好自然穴好。

水外要四山來會,平中得一突為奇。

細尋朝對之分明,的要左右之交固。

堂寬無物,理合辯於周圍。

水亂無情,義合求於環聚。

當生不生者,勢孤援寡。

見死不死者,子弱母強。

鶴膝蜂腰,恐鬼劫去來之未定。

蛛絲馬跡,無神龍落泊以難明。

仿佛高低,依稀繞抱。

求吾所大欲,無非逆水之龍。

使我快於心,必得入懷之案。

蜂屯蟻聚,但要圓淨低回。

虎伏龍蟠,不拘遠近大小。

脈盡處須防氣絕,地卑處切忌泉流。

來則有止,止則或孤,須求護托。

一不能生,生物必兩。要合陰陽。

有雌有雄,有貴有賤。

其或雌雄交度,不得水則為失度。

倘如龍虎護胎,不過穴則為漏胎。

可喜者龍虎身上生峰,可惡者泥水地邊尋穴。

出身處要列屏列障,結穴處要帶褥帶裀。

當求隱顯之親疏,仍審怪奇之趨舍。

犀角虎牙之脫漏,名為告訴之星;驪珠玉幾之端圓,即是貢陳之相。

亦有穴居水底,奇物異蹤;更有穴在石間,剝龍換骨。

水底必須道眼,石間貴得明師。

豈知地理自有神,誰識桑田能變海。

骨脈固宜剝換,龍虎須要詳明。

或龍去虎回,或龍回虎去。

回者不宜逼穴,去者須要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