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山火賁卦(2 / 3)

此時的文飾,更多地體現為一種對自我內在品德與修養的磨礪與雕琢。它是一種自律,一種對物質欲望的克製,一種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堅守初心、追求本真的堅定信念。就如同一個立誌於學術研究的學者,在其求學初期,盡管麵臨著各種物質利益的誘惑與幹擾,但他依然能夠安於清貧,專注於知識的汲取與學術的探索,不為外界的喧囂與浮躁所動。這種對內在修養的執著追求,雖然在短期內可能看不到明顯的功利性回報,但卻為其未來的學術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同為大廈築牢了根基,使其在日後的學術道路上能夠穩步前行,高聳入雲。

(二)六二爻:附麗之飾,依本而行

六二爻辭“賁其須”,相較於初九爻,在文飾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須”者,胡須也,它依附於麵部而存在,離開了麵部這一主體,胡須便失去了其自身的意義與價值。此爻以“賁其須”為喻,生動而形象地揭示了文飾與本質之間的緊密依存關係。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類似的現象。例如,在藝術創作領域,各種繪畫技巧、表現手法以及藝術風格的運用,都必須依附於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與情感內涵。一幅繪畫作品,如果僅僅隻有絢麗多彩的色彩、精妙絕倫的筆觸,而缺乏深刻的主題與真摯的情感,那麼它就如同沒有靈魂的軀殼,徒有其表,難以打動觀眾的心靈;反之,如果能夠在深刻把握主題思想與情感內涵的基礎上,巧妙地運用各種繪畫技巧與表現手法對作品進行修飾與完善,那麼作品就能夠煥發出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

這就啟示我們,在進行文飾的過程中,無論是對個人形象的塑造、藝術作品的創作,還是對各種事物的美化與提升,我們都必須始終牢記文飾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展現本質,而不是掩蓋或扭曲本質。文飾應當如同那依附於麵部的胡須,緊密地圍繞著本質這一核心而展開,與之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構建起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隻有這樣,我們所進行的文飾才具有真正的意義與價值,才能夠經得起時間與實踐的檢驗。

(三)九三爻:潤澤之飾,內外兼修

九三爻辭“賁如濡如,永貞吉”,描繪出了一幅文飾得恰到好處、光彩照人的美好畫麵。此時的文飾,已經不再是初九爻時的初步修飾,也不是六二爻時單純的依附性裝飾,而是達到了一種內外交融、相得益彰的理想境界。“賁如濡如”,形容文飾得如同被潤澤過一般,細膩而富有光澤,給人以美的享受與心靈的觸動。

然而,九三爻並未僅僅滿足於這種外在的文飾之美,而是緊接著強調“永貞吉”,即要永遠堅守正道,才能獲得吉祥與幸福。這就明確地指出,在追求外在文飾的完美呈現的同時,我們絕不能忽視內在品德修養與精神境界的持續提升。真正的美,不僅僅在於外表的華麗與光鮮,更在於內心的善良、正直與堅定。隻有當外在的文飾與內在的品德修養相互輝映、相互促進時,我們才能夠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更加長遠。

例如,曆史上許多偉大的人物,他們不僅在外表上給人以風度翩翩、儀表堂堂的印象,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思想境界、道德品質上堪稱楷模。如孔子,他一生周遊列國,傳播自己的學說與思想,其言行舉止無不透露出一種溫文爾雅、謙遜有禮的風範。這種外在的形象氣質,正是他深厚的學識修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對人生理想執著追求的外在體現。他在教導弟子時,始終強調“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即一個人既要注重外在的禮儀規範與文化修養,又要保持內心的真誠善良與道德堅守,隻有做到內外兼修,才能成為真正的君子。

(四)六四爻:辨偽之飾,洞察本質

六四爻辭“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在文飾的進程中引入了一個重要的思考維度:如何在紛繁複雜的表象中洞察事物的本質。“賁如皤如”,描繪出一種文飾潔白、純淨的狀態;“白馬翰如”,則以一匹飛馳的白馬形象,展現出事物在經過適當文飾後所呈現出的矯健與靈動之美。然而,就在這看似美好的表象之下,爻辭卻提醒我們“匪寇婚媾”,即要警惕事物的本質可能並非如表麵所呈現的那樣簡單明了,需要我們用心去辨別、去洞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被各種表麵現象所迷惑。例如,在商業廣告的狂轟濫炸之下,許多消費者往往會因為產品精美的包裝、誘人的宣傳語而盲目購買一些實際上並不符合自己需求或者質量存在問題的商品。又比如,在人際交往中,有些人表麵上對你熱情友好、阿諛奉承,但實際上卻心懷叵測,別有企圖。因此,六四爻告誡我們,在麵對各種經過文飾的事物時,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運用自己的智慧與判斷力,透過現象看本質,避免被虛假的表象所誤導,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