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沈清過來是商議此事,頓時像見到曙光般。
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我仔細想過,江南風景好物產富饒,隻是富饒的地方官府壓榨就多,無論田地還是各項生意官員朝廷層層克扣,那兒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官員倒是舒坦,可平民百姓苦不堪言;
中原地帶自古以來都是必爭之地,一旦戰亂死傷慘重,除此之外,洪澇幹旱也比比皆是;
南方天氣炎熱多蚊蟲多瘴氣,咱們興城冬季嚴寒夏季也沒太過炎熱未必住得慣,所以我屬意咱們北上!”
沈清:.....她也是北上!去北方。
中原地帶是肯定不行的,興城就屬於中原地帶,不管往東還是往西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南方是蠻荒之地,北方是苦寒之地,氣候不是太熱就是太冷,但北方好在有貓冬啊,一年休息半年!
南方氣候好,水稻能種兩到三季,一年到頭幹不完的活,她這種懶蟲不適合南方。
她問道:“北方好,咱們去北方哪裏?”
西邊不適合,海拔高,以牧牛羊為主;最好還是東麵,土地富饒、物產豐富、民風樸實豪邁.....
“我前些年走鏢去過一個叫錦城的地方,那兒的土地和咱們這兒完全不一樣,竟然是黑色的!你說稀奇不稀奇?
他們那不管是種水稻小麥還是苞穀大豆,都比別處好吃,就連瓜果都沒有土腥氣,而是一股清香味,生吃就很香甜,那兒人口倒是不多,聽說官府鼓勵開荒,我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這處安家過日子最好。”
沈清:.....她大概知曉江陽說的地方是哪兒了。
“二叔,你還記的怎麼走不?”
“大方向知道,具體找到錦城則快要到了邊走邊問才行。”江陽保守的說道。
隨後補充:“青山那孩子也去過一次,路上我和他商議,應當差不多。”
沈清沒意見:“好,那咱們就去錦城!”
反正她也知曉大方向,實在不行不還有商城的書籍在麼,地圖也屬於書籍的一部分。
有了地圖,再加上兩個實地走過的,逃難路上他們這支隊伍占優勢多了!
想起一事,她又問道:“對了,去錦城往哪個方向走?或者說第一個路過的城池是哪?”
“陽城,往北,你想做什麼?”
沈清想了下地圖上標注的位置,離河堤相反以及更遠的方向,她如實相告:“洪水決堤,咱們七裏村離河堤不算近無人死亡算是躲過了一劫,可房倒屋塌,人受傷的也不少,牲口尤其雞鴨鵝等等全部被衝走,損失慘重!
二叔你也知道我家是茅草屋,別說洪水了,就是大暴雨怕是都抗不過,路引雖然現在走不了太遠,但我想著可以我一家人先前往陽城,到時再彙合,如何?”
她沒有田地,就一座茅草屋子,低矮陰暗,舍了就舍了;
商城有餘額,手上有存銀,車輛備好了,實在沒必要冒險留在這。
畢竟洪水無情,可不是開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