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方才那樣說才能震懾住孫捕頭,讓孫捕頭畏懼一二,可這點子畏懼不知能管多久....
趙明月憂心忡忡:“你說小雨這孩子會不會想不開做傻事?”
原本就糟心,回來後好不容易安穩了幾日,又出了這事,村子上人家也不全是好的,像是偷偷去給小雨傳話的人不就是想看笑話麼。
看別人家的熱鬧不嫌大。
她擔憂的念叨:“女子名聲何其重要,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咋辦才好呢。”
“三嬸放寬心,名聲這東西也隻能禁錮在意的女子罷了,一旦不在意也就沒啥子要緊,小雨如今在乎的不是名聲,而是家人。
隻要咱們讓孫捕頭沒法過來耀武揚威,小雨就不會做傻事。”沈清分析道。
趙明月想到近幾日江雨的心氣神,確實和在柳家看到的灰敗不一樣,整個人仿佛重新活過來般。
隻是,“咋讓孫捕頭沒法過來找事?”
沈清湊到趙明月耳旁,壓低聲音詳細訴說。
趙明月聽著聽著皺起的眉頭舒展開來,隨後一拍大腿:“我咋沒想到呢!清兒你等三嬸的消息,明早保管辦的好好的!”
趙明月一家回去準備了,這邊沈清抓緊時間給江二爺五爺兩家開小課。
“豆腐是實惠日常的食物,城裏大多數人家吃得起,村子上自家種的黃豆也願意換著改改口味,但麥芽糖不同;
一斤七十多文,大多數人家舍不得買,舍得買的大多也不會在街邊巷子裏購買,怕克扣稱;
倘若用小麥糯米換,別說如今的月份糧食緊張,就是下個月小麥收獲,願意拿來換麥芽糖的人家也屈指可數。”
江英江大浪不住的點頭,江二爺和江五爺也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
“所以豆腐的售賣方式不適合麥芽糖,咱們還是要和糖鋪、糕點鋪子甚至脂粉鋪子合作才行,也就是給他們供貨,讓他們售賣。
利潤必然會低一些,這樣也有個好處,就是騰出人力專心製作。”沈清說完,問了一句:“你們覺得如何?”
夜裏看不清,隻能白天熬製,一鍋最少三到五個小時,也就是上下午最多各一次,漢子們做準備工作,婦人們熬製,再派兩個人送貨。
像一個小型的製糖坊,省心省力,隻需撲在製糖工藝上即可。
江大浪驚喜附和:“我覺得很好!”
他原本還操心做出來往哪裏賣,這麼貴的東西賣不掉咋辦?即使能賣掉,一天能賣多少。
江英保守估算:“我們兩家人多,有三個大鐵鍋,分批少量多次,後麵麥芽發的多跟上了,一天做個幾十斤不成問題。”
沈清:何止呐,書上說了純熬製一天能做上百斤,上升空間大著呢,也正因為量大才要走批發路線。
零售太慢了。
他們需要銀子,且越快越好。
第二日一大早,趙明月特意帶上江大溪洪荷花打配合,拉著賣豆腐的板車,直奔升平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