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英急了,焦急喊道:“爹,要是有水災,咱們也得提前做好準備才是!”
以往七裏村也遇過幾次水患,但大多兩三天水便褪去,需要逃難的水災幾十年前有過一次,那時她爹都還未出生。
聽說緊鄰興城的巨河幾十上百年就有一次大水災,每次過後就從其他處遷人過來,江家祖先也是因此過來的。
江英知曉的事江陽更加清楚,他略一思索道:“明日我再去城裏找找熟人,看能不能給你二弟也安排一個活計。”
隻是希望渺茫,之前能給老大謀一個零散活計已經非常不容易,現在要給老二也弄一個,人家未必肯幫忙。
不過少不得厚著臉皮去試一試了。
江英也明白,憂心忡忡的眉頭緊鎖。
沈清:.....你們兩人怎麼沒聽到她話裏的重點呢?
她明明說了菩薩‘教會’了她好幾種掙錢的手藝,他們不貪心問問其他幾樣嗎?
見兩人急著回去,沈清隻得主動提道:“菩薩教會了我好幾樣,其他的何不你們來做?”
江陽江英詫異轉頭,眼裏滿是不可置信。
沈清笑盈盈道:“你們也說了咱們是本家,日子再難過相互扶持也就過下去了;
我家人少,根本忙不過來,交給你們掙銀子,逃難路上結伴而行也能有個照應不是?”
既然沒法單獨走,亦無法提前走,可不得組個信得過的隊伍麼?而經過上午的事,江二爺三家值得信任。
隊友又窮又苦路上必然會拖累,相較於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她賣她的毛筆、肥皂掙銀子,他們賣他們的豆腐麥芽糖!
江英磕磕絆絆說道:“可、可那是菩薩給你”
沈清打斷:“你都說是菩薩了,菩薩當然希望能幫助更多人不是?”
江英心裏明白是這個道理,可一項掙錢的手藝多難得多貴重啊,沈清就這麼輕易交給他們了?
江陽倒是利落:“你說。”
“除了我自家的,能快速掙銀子的還有三樣:釀酒、豆腐、麥芽糖,原本你們以及三叔五叔家一人一樣蠻好,隻是釀酒需要酒曲;
酒曲我雖然也學會如何製作,但當前來不及了。
一斤黃豆能做出五到六斤豆腐,兩斤小麥加半斤糯米能做出一斤麥芽糖,做豆腐辛苦,麥芽糖則準備時間長、熬製時需要技巧,二叔你看三家如何分配?”
江英快速算了一筆賬:“一斤黃豆三四文錢,一塊半斤的豆腐兩文錢,一斤就是四文錢,也就是說一斤黃豆做成豆腐能掙十六到二十文!
未脫殼的小麥一斤七八文,兩斤在十四到十六文,糯米量少比粳米貴,半斤要五文錢,一斤麥芽糖的成本在二十文左右,但一斤麥芽糖能賣七十多文!”
紅糖貴,要一百好幾十文一斤,是以便宜的麥芽糖也能賣的不錯。
三人都明白,麥芽糖看著價格比豆腐高上許多,但一來產量比不上;
二來銷量必然也比不上;
沈清看向江二爺,等他決定如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