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小二驚呆了,忙跑向掌櫃的彙報。
布莊掌櫃親自過來,鍵盤珠子撥的劈啪作響,沒一會報價道:“六匹布,一匹九錢五百文,五匹五錢三百文,共計三兩六錢;
算您便宜些,三兩五錢,另贈送碎布頭一簍,您看成不?”
沈清當然成啊,當即掏出四兩碎銀子付賬。
她發現批量買好處就是多,不用講價人家主動給你摸零頭,還送不少贈品。
像買布送一簍碎布頭,豬肉鋪子則是送了好幾根豬棒骨。
布莊掌櫃直到收了銀子才感到一絲絲真實,說實話,剛才他聽夥計報了匹數,過來看到沈清一行人,真的以為她是在打腫臉充胖子,隻怕價錢一算出來她找個由頭說不要了。
沒想到,最後臉被打腫的是他自己!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關麗本來想買碎布頭回去做布鞋,領了工錢後又想著幹脆買點麻布作身衣裳,見到沈清豪爽的買法後,隻覺得碎布頭和麻布都不香了。
她糾結的看向麻布和棉布,下不定決心。
沈清上前,建議:“你們家不缺衣裳,若是麻布的話沒必要再買,現在銀錢不多,可以多存一段時間,到時再來置辦棉布。”
關家在七裏村算是體麵人家了,住的土坯房子,兒女衣裳布料雖不好,但套數多,不像江家一套穿了要等另一套幹了才能換。
以往關木匠一個人掙錢養家,現在一家三口個個都能掙錢,存錢速度那是蹭蹭蹭的上漲,買棉布隻是時間問題,犯不著現在買麻布。
關麗覺得沈清說的很有道理!
她說道:“那我買些布頭給我爹做雙布鞋穿。”
沈清笑道:“布莊掌櫃的不是送了我一簍麼,你挑些回去;
對了,那些浸泡處理過的毛料,毛做了毛筆,皮料也能拿來做鞋麵,或者縫製在草鞋裏側當鞋墊子,你要不試試看?”
她記得皮料要用石灰水硝製,正好有一半泡的也是石灰水,去味去油脂,等回家了試試。
成功了的話不就是正宗的羊皮鞋?
關麗原本不好意思的,聽到皮料後狠狠心動了,她想著給錢嬸子肯定不會收;
嬸子家缺板車,爹爹說做個板車當謝禮,原本怕嬸子不收,現在她收了嬸子的東西,用板車做謝禮再合適不過。
“好,謝謝嬸子。”
沈清沒當回事,喊來外麵看熱鬧的老三老四進來搬布匹,滿載而歸的回村了。
一路上,江向南時不時回頭看向板車上堆的高高的布匹,念叨銀子是不是全部用完了,一會心疼銀子,一會看到布匹止不住的心動。
江向北沒有哥哥的煩惱,他知道毛筆進賬多少,粗略算了下, 娘應該還沒花掉一半;
並且除了醬油和醋兩種調料外,肉、油、布料都是必需品,總歸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