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1 / 3)

東虢內城突然覆滅,趙氏分神老祖隕落,山城城主趙橫身死,攬月宗主趙蓮不知去向,一夜之間,趙家遭逢大變,失去三根支柱,宗族震動,族人多惶惶不安。

未幾,齊國都城又傳消息,齊皇母族手握切實證據,證明趙家同魔修有牽連,更有東虢出逃修士為證。

涉及魔修,無人敢唱反調。

齊皇下令,翌日遣人捉拿趙氏一族,下都城大牢。收回先皇親賜印信及夫人封號,東虢城主另委他人。

石城之事,則無人提及。

曾顯赫一時的世家,一夕之間風雨飄搖。供奉客卿紛紛請辭,外門弟子陸續走散,頹敗之勢盡顯。

或許上天仍覺懲罰力度不夠,很快,攬月宗傳出消息,經內門長老合議,將趙蓮驅除宗門,由大長老暫代宗主之位。

“趙蓮雖為先代宗主親傳弟子,又得宗主印信,然以骸骨聚靈,牽涉魔修之事,罪行滔天,不能再留於宗門。我等代其師行罰,滅聚魂燈,斷師徒之情。”

臥病的古真人得知實情,噴出一口濁血,立誓與趙蓮情絕。後自斷心魂,隕落在師尊的仙位之前。

攬月宗上下,無一人為趙蓮說話。均認定,唯有同其劃清界線,方能保得宗門平安。

“趙氏逆行,荀山主定有察覺。”

每百年一次的大典,白雲山廣邀天下同道,獨獨漏掉攬月宗,足以說明問題。

宗門長老做出決議,請出開門祖師牌位,廣告五國,趙蓮已非攬月宗之人,再同攬月宗無關。

唯一的依仗變成虛無,連串打擊之下,趙氏更顯淒風苦雨,窮途末路。

皇室供奉前來拿人,率三千將兵包圍趙家祖地。

趙氏族人不肯受辱,啟動大陣,欲拚死一搏。並向四國送信,希望轉投。

“若得庇護,趙氏必竭力相報。”

信送出不少,結果卻如石沉大海。送信的宗族子弟皆未能折返,是生是死,無人知曉。

最後期限已至,趙氏仍緊閉祖宅大門,三名元嬰族老登上箭樓,張開法陣,意圖拖延時間,護族中子弟遁走。

“雕蟲小技。”

一名皇室供奉輕蔑笑道:“陛下有旨,趙氏同魔修勾結,罪不容恕。今既負隅頑抗,更是罪加一等。”

說話間,將兵已立起重盾,拉開硬弓。

“放箭!”

都城有令,無需刻意留下活口。各國押回的送信人,足夠給百姓一個交代,堵住悠悠眾口。

箭矢刻有符文,射-入-宅內,頃刻引燃箭樓,燒起熊熊大火。

火光中,不時有-爆--炸-聲傳出,方圓十幾裏俱清晰可聞。

“再-射!”

又一輪箭雨落下,皇室供奉祭出法器,形如鐵錘,器靈亦是一彪形大漢。

“破門!”

皇室供奉手捏法訣,器靈應諾。

重錘砸下,祖宅大門轟然倒塌。

“列陣,絞殺惡賊!”

戰鼓聲響,官軍列成短陣,盾牌手在前,□□兵聚於兩側,悍然衝跨石牆。

若無戰陣,再增千人也不是三名元嬰尊者的對手。

奈何五名皇室供奉齊到,境界均是元嬰中期以上,這場戰鬥的結局,從開始便已注定。

喊殺聲中,火光衝天,整整燒了一夜。

黎明時分,趙氏祖宅已成一片焦土,男女老幼盡皆身死,不存一人。

都城收到傳訊,立即提審牢中之人,得到切實口供,當日問斬。

斬殺修士,必要先破其氣海。

刑場之上,慘呼聲和叫罵聲從未停歇。直到六顆人頭落地,長杆染上血紅,才告一段落。

圍觀眾人麵帶嫌惡,紛紛唾棄。

“同魔修勾結,該殺!”

趙氏先祖以裨將出身,躋身五國世家之列,後代子孫執掌兩城,手握夏皇秘傳,坐擁荒川古境,可謂風光一時,仍抵不過天道輪回,大勢所趨。

一族就此沒落,血脈斷絕。

背叛換來的一切,終歸於湮滅。

消息傳出,有人拍手稱快,也有人搖頭歎息。

周國太子和世家忙著□□,仗沒打完,無暇關注一個世家的滅亡。燕國宗室生亂,對此事的態度,和周國如出一轍。秦、梁兩國各自打著算盤,同樣沒有投放太多注意。

一時的疏忽,讓五國都沒能注意到,石城大戰,東虢內城覆滅,一名黑衣修士扮演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