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3 / 3)

比起數日前,桃婦更顯嬌-美,仿若二八少女。

“此子引動法陣,險些被幻境所迷。後能闖出迷陣,心境大有提升。待他從岩洞出來,定會大有所成。”

“借桃老吉言。”

感知浮雲山變化,桃婦未再多說,轉身離開。

翌日,荀山主召集七位峰主,暫未提浮雲山之事,隻道:“自今日起,我山門弟子入世行走,當奉李道友為尊。”

聽到此言,七位峰主同時露出驚容。

山主之意,不隻是打開山門,許弟子入世,還要同李道友結盟?

“掌山,如今五國亂起,非弟子入世良機。”璿璣尊者道,“況亂局同李道友多有牽涉,令弟子奉其為尊,實是不妥。還請掌山思量!”

璿璣尊者知道,這番話過於生硬,更有犯上嫌疑,但他不能不說。

入世還可再論,同李攸結盟,實百害而無一利。

他不明白,掌山一向英明,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

璿璣的反應,不出荀山主預料。

揮袖關上房門,張開法陣,方正色道:“我知爾等不解,然關乎祖師箴言,天道因果,不可為亦要為。”

七人一並拱手,“弟子請掌山解惑。”

荀山主歎息一聲,道:“我山門祖師,實為夏朝宗室……”

隨著講解,七位峰主驚色更甚。

待到中途,已是麵色凝重,再說不出反對之言。

若祖師為前朝宗室,李道友身份確鑿,天道輪回,必要有個結果,五國之亂,應是先兆。

祖師創立山門,留下因果。身為山門子弟,萬不能違其箴言。

縱要淪為眾矢之的,舉世為敵,也不能退縮半步,更不能反其道行事。

沉默許久,七人終下定決心,“弟子謹遵掌山之令!”

自這一刻起,人界第一山門正式站位,為李攸搖旗呐喊。

福地中,幻獸吞下蠍血金丹,不知該為機緣慶幸,還是為今後的命運擔憂。

李攸飛回綠洲,令綠鬆召回眾器靈,掃過山下凶獸,道:“願意走的就帶回來,餘者不可強迫。”

“尊者,可要收回這方福地?”

“不必。”李攸搖頭。

得了好處,必要結上因果。

福地難得,終為他人煉化,還有一頭噬主幻獸。他要溫養行宮,進一步煉化洞天福地,何必多此一舉,徒增麻煩。

綠鬆鯨王雖覺可惜,卻也不再多言。柳木桂木更加老實,回到本體,輕易不再露麵。

事情可一不可再。

先時不聽號令,難得尊者不計較。再違令行事,惹得尊者發怒,祭出幾百塊方磚,委實得不償失。

幻獸的下場擺在眼前,血玉玦和長臚劍為首,眾器靈都沒了傲氣。

一百三十頭凶獸被引上懸山,分散到綠洲中。

比起先時所在,綠洲懸山不差分毫,靈氣更加充裕。凶獸自覺賺到,已是攆都攆不走。

“我等心甘情願跟隨尊者,為尊者驅使!”

安置好凶獸,李攸無心久留。

臨行前,不忘揮袖卷走空中湖水,收回方磚。

“湖水中有行宮靈氣,理應收回。”

麵對器靈疑惑的目光,李尊者大義凜然。

綠鬆和鯨王互相看看,聰明的不置一詞。

尊者說的都對,不對也對!

倒是收回方磚,放出幻獸,令多數器靈咬牙。趁李攸不注意,飛出藏寶閣,祭出靈力,又將幻獸一頓好揍。

念及人情,李攸將巫帝請入洞天福地,除人皇宮外,任其隨意走動。

巫帝對藏寶閣不感興趣,倒喜在林中湖邊走動。看到梧桐雙木,不吝助其凝出靈體。待雙木現身道謝,微微頷首,若有所思。

“梧桐在此,卻無鸞鳳,總是少了些什麼。”

李攸恰好行來,聽到此言,立時雙眼一亮。

剛得梧桐雙木,他也曾生出這個想法,然機遇麻煩接踵而來,很快便拋到腦後。

巫帝側首輕笑,眉目舒展,銀發映出星輝,豔-色-絕倫。

“你若有意,可往妖界一行。”

說話時,目光不經意掃過靈狐,順便將這隻狐狸扔回去。

妖界

自梧桐古木開花,鳳凰鸞鳥皆喜聚集樹冠,繞古木起舞。

鳳羽飛揚間,突覺後頸發涼,以為有天劫降臨,頓時翎毛顫動,鳴聲變調。

火鳳青鸞集體-炸-毛,四處亂飛,景象蔚為壯觀。

不到兩秒,既引來眾多妖獸圍觀。

“這是怎麼了?”

妖獸不解,麵麵相覷。

有白澤好奇,推演出鳳凰炸毛的原因,默默對兩下爪子,退出圍觀圈,沉默是金。

雖不知另一位身份,但被巫帝盯上,已堪比九天劫雷,想不炸毛,可能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