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 / 2)

寅時三刻,北坊門開。

一艘漆黑盾舟自內城飛出,行至坊前,速度減慢。數名披甲衛士手持火把,立於盾舟之上。

“荒川古境開,請道友登舟。”

客棧前,十餘名散修身懷法器,魚貫而出。

李攸行在最後,黑色長袍,沉默寡言,毫不引人注意。

魯川兄弟傷勢剛愈,山虎石豹尚未淬體,有玄樓觀弟子同入荒川古境,四人留在客棧更為安全。

山城之外,各宗修士大可拚個你死我活,非必要,趙橫不會-插-手。換做城內,且在北坊,玄樓觀膽敢行凶,卻是犯了主人忌諱。不必趙蓮出麵,趙橫會立刻亮劍。

齊皇治下,山城之內,趙橫握有絕對生殺大權,說一不二。

城主之威不容挑釁。關乎實力,亦是山門宗派成規。

若輕易打破,他日齊皇派人興師問罪,玄樓觀難免尷尬。

故青冥劍尊約束門下弟子,不得在城內生事。他處則是另論。

“尊者。”

魯川上前一步,托出石牌,話未出口,已見李攸搖頭。

“此事不必再提。”李攸道,“此牌形紋我已記下,遇可用之處自會留心。待下次荒川古境開,你兄弟可前往自取。”

“是!”

魯川抱拳,嘴唇微微顫抖。

自此之後,即使消去忠符血印,兄弟二人也是死心塌地跟隨李攸。

臨近卯時,陸續有域外宗門、附庸宗門及散修自北坊行出。

舟首,披甲衛士手持一枚竹簡,每有人登州,竹簡都會亮起。待李攸行過,竹簡內載名額已滿。

竹簡再亮,刀刻文字浮起,鎖住舟身。盾舟發出兩聲鈍響,收起登板。

“起!”

天漸亮,東方映出一片火紅金光。

披甲衛士熄滅火把,遁舟加快行速,消失在晨光中。

北坊內,許多修士望著舟尾,滿眼羨慕。

魯川四人返回客棧,令掌櫃送上飯菜,飯後繼續今日修煉。

四人坐定,一株不起眼的藤蔓盤在山虎肩頭,蔫耷耷沒一點精神。

臨行前,李攸仍不放心,為保萬全,令噬魂藤分出一枝留給四人。如遇敵襲,噬魂藤可代為抵擋。不能當場絞殺,也能拖到城衛趕到。

“尊者如此,我等無以為報。隻能以身為盾,以命為刀!”

相比魯川,魯陽一向拙於言辭。這番話出口,卻讓餘下三人一並點頭。

無以為報,更要竭盡所能,哪怕隻有分毫。

心安理得獲得恩賜,不思回報,非漢子所為!

半空中,盾舟漸近內城。

李攸暗中思量,莫非古境入口即在此處?

忽而,半空浮山響起一陣鍾鳴,亙古悠遠。外城四坊、六道城牆角樓皆有回應。披甲衛士橫托長矛,以盾擊聲相和。

眾修士不解其意,直至火輪躍出東方,浮山前如有利刃劈過,法力洶湧,空間為之顫動。

風行無蹤,聲動不聞,兩扇獸頭大門赫然呈現。

門高百丈,青漆金環,獸首咆哮,聲震雲霄,如九天雷鳴。

舟上修士驚駭,紛紛亮出法寶,祭出符篆,以免被法力擊飛。

李攸張開黑傘,仰首而望,對古境之行愈發期待。

當此時,又有三艘盾舟先後行到。

一舟出自內城,人數寥寥。餘下兩舟卻是人數過百。

一艘上載天人宗、五輪宗等門下弟子,其中即有雲霽同行兩名女修。

另一艘多載域外宗門。舟上一名大漢格外醒目,身如黑塔,赤發黑眸,單耳垂下一枚金環,彪悍強壯,恍如烈陽。

“竟是草原狄戎?”

“有言狄戎生啖獸肉,衣皮毛飲雪水,與虎狼無異。”

“城主為何許此等蠻人入荒川古境?”

壯漢轉頭,眸光如電,竊竊私語聲頓時變小。

“王子,阿古去教訓一下這些妄動口舌的小人!”

“不必理會。”壯漢對隨從道,“入荒川古境之機千載難逢,不要因小失大。”

“是!”

大小宗門散修聚到一處,或恭聲問好,或怒目而視,自是暗潮洶湧。

李攸收起靈傘,獨立在旁,隻觀不語。

另有一白袍修士閑立舟旁,姿態悠然,手不釋卷。不知內情者,八成以為他是入皇都趕考的書生,而不是將入古境的修士。

察覺李攸視線,雲霽抬首,冠束青絲,墨眉星眸,君子儒雅,引來數聲輕呼。同他熟識的五輪宗女修更是笑靨如花,嬌聲道:“雲師兄!”

李攸收回目光,石心不動,麵無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