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徑直朝著巫婆的住所走去。巫婆的屋子位於村子的角落,周圍陰森森的,與其他村民的房屋形成鮮明對比。屋子四周布滿了奇怪的草藥和符咒,門上還掛著一些風幹的動物屍體,散發著陣陣惡臭。
道士示意翠娘和孩子在外麵等候,自己上前敲門。門“吱呀”一聲開了,一股刺鼻的煙霧撲麵而來。巫婆站在門內,她身材幹癟,眼神陰鷙,臉上布滿了皺紋,仿佛每一道皺紋裏都藏著邪惡。
“哼,你們居然還敢回來。”巫婆發出一陣刺耳的笑聲,她的目光落在道士身上,眼中閃過一絲警惕。
道士手持桃木劍,義正言辭地說:“你對這孩子下了詛咒,導致生靈塗炭,今日必須解除詛咒。”巫婆冷笑一聲:“解除詛咒?這是他們應得的,那個女人憑什麼過得比我好,她就該承受痛苦。”
翠娘在外麵聽到巫婆的話,氣得渾身發抖,她大聲喊道:“我從未與你有過仇怨,你為何如此狠毒?”巫婆不屑地看了她一眼:“你的善良在我眼裏就是一種罪過,你擁有的一切我都要毀掉。”
道士不想與她多做糾纏,他揮動桃木劍,口中念起咒語。桃木劍發出金色的光芒,朝著巫婆射去。巫婆見狀,口中念念有詞,手中出現了一根黑色的魔杖。魔杖一揮,一道黑色的屏障出現,擋住了道士的攻擊。
雙方開始激烈地鬥法。道士的法術一道接著一道,符咒在空中飛舞,光芒閃爍。巫婆也不甘示弱,她召喚出各種黑暗生物,有長著翅膀的毒蠍、渾身冒火的骷髏等,朝著道士撲來。道士揮舞桃木劍,與這些黑暗生物展開搏鬥。
戰鬥的餘波讓周圍的房屋都受到了影響,牆壁搖晃,屋頂的瓦片紛紛掉落。村民們驚恐地四處逃竄,呼喊聲和尖叫聲交織在一起。
在戰鬥中,道士發現巫婆的力量源於她與黑暗力量的契約。他必須找到打破這個契約的方法,才能真正戰勝她。道士一邊抵擋著攻擊,一邊觀察著巫婆的一舉一動。
突然,他發現巫婆脖子上掛著一個黑色的吊墜,吊墜上散發著強大的黑暗氣息。道士猜測,這個吊墜可能就是她與黑暗力量聯係的關鍵。
道士找準時機,避開攻擊,朝著巫婆衝了過去。巫婆察覺到道士的意圖,她指揮黑暗生物全力阻攔。一隻巨大的毒蠍飛到道士麵前,用它的毒尾刺向道士。道士靈活地躲開,桃木劍一揮,將毒蠍斬成兩段。但此時,其他黑暗生物也圍了上來,道士陷入了困境。
翠娘在一旁心急如焚,她看著道士被困,又看著懷裏的孩子,心中湧起一股力量。她放下孩子,撿起一塊石頭,朝著巫婆扔了過去。雖然石頭沒有對巫婆造成傷害,但分散了她的注意力。
道士趁機衝破黑暗生物的包圍,來到巫婆身邊。他伸手去抓巫婆脖子上的吊墜,巫婆大驚失色,她用魔杖攻擊道士。道士不顧傷痛,緊緊抓住吊墜,用力一扯。
吊墜被扯下的瞬間,巫婆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她與黑暗力量的契約被破壞,力量大減。周圍的黑暗生物也開始消散,化作一縷縷黑煙。
巫婆癱倒在地,眼中露出恐懼的神色。道士拿著吊墜,走到巫婆麵前:“現在解除對孩子的詛咒。”巫婆惡狠狠地看著道士:“你以為這樣就能阻止我?我不會輕易屈服的。”
道士舉起桃木劍,抵住巫婆的咽喉:“你若不解除詛咒,今日就是你的死期。”巫婆感受到桃木劍上的靈力,她知道道士不是在嚇唬她。
經過一番掙紮,巫婆無奈地答應解除詛咒。她從地上爬起來,口中念起一段古老而邪惡的咒語。隨著咒語的念出,孩子身上泛起一層黑色的光芒,光芒逐漸消散,孩子原本青紫的皮膚開始恢複正常,他的呼吸也變得平穩起來。
詛咒解除後,道士帶著翠娘和孩子離開了巫婆的住所。村民們看到孩子恢複正常,都圍了過來。他們對李大山一家充滿了愧疚,紛紛道歉。
翠娘看著周圍的村民,心中五味雜陳。她抱著孩子,對村民們說:“希望以後大家不要再被嫉妒和仇恨蒙蔽雙眼,我們都應該珍惜眼前的生活。”村民們點頭稱是,他們知道,這次的事件給整個村子都上了一課。
道士看著恢複平靜的村子,心中鬆了一口氣。他決定在村子裏停留幾日,確保孩子完全康複,也為村子做一些法事,消除殘留的邪惡氣息,讓這個小村莊重新恢複往日的寧靜與祥和。而李大山一家,也終於可以擺脫噩夢,過上正常的生活。
隨著孩子詛咒的解除,那層籠罩在村莊上空的陰霾似乎也開始漸漸消散。陽光努力地穿透雲層,灑下絲絲縷縷的溫暖,仿佛在試圖治愈這個飽經磨難的地方。
道士、翠娘和已經恢複正常的孩子緩緩走在回村的道路上。孩子好奇地張望著周圍的一切,他那純真的眼神如同清澈的泉水,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新奇。翠娘的臉上洋溢著劫後餘生的喜悅和欣慰,她緊緊抱著孩子,時不時低頭親吻他的額頭,眼中閃爍著母愛的光芒。道士則神色凝重,他深知雖然詛咒已解,但村莊和村民們心靈上的創傷還需要時間來撫平。
當他們走進村子時,村民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圍了過來。曾經那些充滿恐懼、憤怒和指責的眼神如今已被愧疚、驚喜和友善所取代。一位老者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走上前來,他的眼中噙著淚花,聲音哽咽地說:“翠娘啊,是我們錯了,我們被恐懼蒙蔽了雙眼,差點釀成大禍啊。”翠娘看著老者,眼中也泛起了淚花,她輕輕地說:“過去的都過去了,隻要孩子沒事就好。”
村民們圍在他們周圍,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道歉的話。有的村民拿來了自家的食物,有的則拿出了為孩子準備的小衣物。一位年輕的婦人走到翠娘身邊,拉著她的手說:“翠娘,你受苦了。這孩子真可愛,以後我們都會好好疼愛他的。”翠娘感激地看著她,點了點頭。
村子裏的孩子們也跑了過來,他們好奇地看著這個曾經被視為“鬼嬰”的小夥伴。一個小男孩大膽地走上前,遞給孩子一個自己親手做的小風車。孩子開心地接過風車,小風車在微風中快速轉動,發出“呼呼”的聲音,孩子的笑聲也隨之響起,那笑聲如同銀鈴般清脆,回蕩在村子的上空。
然而,在這看似和諧歡樂的氛圍中,仍有一些村民心中懷著複雜的情緒。他們看著孩子,心中既有對之前所作所為的悔恨,也有對未知的擔憂。他們害怕這孩子身上的詛咒是否真的完全解除,會不會還有什麼後遺症。這些擔憂並沒有逃過道士的眼睛。
道士站在人群中央,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各位鄉親,我知道大家心中還有疑慮。但我可以告訴大家,孩子身上的詛咒已經完全解除,他現在和普通的孩子沒有任何區別。這次的事情是一個教訓,我們不能再被無端的恐懼和迷信所左右。”村民們聽了道士的話,紛紛點頭,但仍有少數人眼神中帶著一絲不安。
為了讓村民們徹底放心,道士決定在村子裏舉行一場淨化儀式。他讓村民們準備了各種祭祀用品,在村子的中心廣場上擺起了祭壇。道士身著道袍,手持桃木劍,在祭壇前翩翩起舞,口中念念有詞。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句咒語都仿佛在與天地溝通。隨著儀式的進行,一道道光芒從祭壇上散發出來,照亮了整個村莊。這些光芒如同溫暖的手,撫摸著每一個角落,驅散了殘留的邪惡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