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望聞問切四診法(1 / 2)

就在宋娜娜的話剛剛說完,一個同學舉起手來說道:“老師,我最近感覺全身乏力,平時精神感到萎靡不振,您能幫我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嗎?”

李國平隻是看了他有3秒鍾,然後淡淡地說:“這位同學你坐下吧,還是那句話,你身體上的毛病,我可以當著眾位同學的麵說出來嗎?”

“李老師,我是一個男同學,身體上的毛病說出來怕什麼,女同學剛才都能當著大家的麵宣布自己的病情了,我為什麼不可以呢?你但說無妨。”

“好,看你的麵相,兩眼窩微微的有凹陷狀態、皮膚也有蒼白之色、嘴唇幹裂嚴重、頭發枯燥乏黃無光澤,我隻給你一個忠告,平時自己要麼少幹一些那方麵的事情,要麼和你女朋友之間再節製一些才好。平時做到早睡早起鍛煉身體,一日三餐要搭配恰當。”

抱著挑釁心態的胡雲飛垂頭喪氣的坐下了,身旁的史奮拍了一下他肩膀,“我說哥們,你到那點糗事被李老師一眼看出來了,今後你在女同學麵前還怎麼混啊?”

“滾蛋,還不是你剛才竄動我試試李老師的深淺,沒有想到,他說的簡直是一點也不差啊。”

李國平沒有去管兩個人的竊竊私語,接著說道:“好了,大家說一說我有沒有資格給你們上課,如果有資格的話,那我們就開始正式上課了,如果沒有的話,我就馬上離開你們,讓你們院校再另請高明。”

李國平的話音未落,教室裏響起了非常整齊的聲音,“李老師,你太有資格給我們上課了,你的水平應該比以前給我們上課的那些老師,高的不是一點半點了。”

“好,既然同學們的意見一致,我也沒有你們說的那麼誇張,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就讓我們大家共同學習進步吧。”

李國平的話剛剛說完,班級裏再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李國平微微一笑,“同學們安靜了,我接下來首先要給你們講的是,中醫經常要用到的望、聞、問、切四診之法。”

“謝謝李老師。”

“同學們,歡迎你們來到中醫診斷學的課堂。在這裏,我們將一同探索千百年來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望、聞、問、切四診法。”李國平的聲音溫和而深沉,仿佛能穿透歲月的塵埃,直擊每個學生的心靈。

他緩緩踱步,目光掃過每一張年輕而充滿好奇的臉龐,繼續說道:“首先,讓我們從‘望’開始。望,是醫者用眼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舌象、皮膚等外在表現,以此判斷其內在的病變。想象一下,一位麵色蒼白、唇色淡白的病人走進診室,你們首先會想到什麼?”

學生們紛紛議論,有的說是血虛,有的說是氣虛,李國平微笑著點頭,補充道:“沒錯,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從細微之處捕捉信息,比如舌苔的厚薄、顏色的變化,都能透露出病情的寒熱虛實。”

接著,他輕輕拍了拍手中的一張紙,話鋒一轉:“接下來是‘聞’,聞不僅僅是聞氣味,還包括聽聲音。想象一下,一個病人咳嗽聲重濁,痰聲漉漉,這往往意味著體內有痰濕。而若是聲音低微,氣息短促,則可能是肺氣不足。我們要學會用耳朵去傾聽,用鼻子去嗅探,因為每一個細微的聲音和氣味,都可能是疾病的線索。”

隨著李國平的講述,教室裏彌漫著一種神秘而又莊嚴的氛圍。他停頓片刻,讓學生們消化這些信息,然後繼續說道:“‘問’,則是醫者通過詢問病人的自覺症狀、病史、生活習慣等,來獲取更多關於病情的線索。記住,問診要細致入微,不可遺漏任何細節,因為有時候,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習慣,可能就是解開病情謎團的關鍵。”

最後,李國平走到教室的一角,那裏擺放著一張古色古香的診桌,上麵鋪著潔白的診布。“至於‘切’,便是切脈,也是我們常說的把脈。通過觸摸病人的脈象,感受其跳動的頻率、力度、節律等,可以進一步判斷髒腑的功能狀態和氣血的盈虧。這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和感悟,非一日之功。”

說著,他輕輕閉上眼睛,仿佛沉浸在了過往無數次把脈的記憶中。“每一次指尖與脈搏的接觸,都是一次心靈的對話,是對生命奧秘的探索。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方能洞察秋毫,精準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