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流行於西藏、青海、四川等省區藏族地區的一種在集體圓圈舞“果諧”中跳唱的無伴奏歌曲。在西藏北部、安多地區、昌都地區和青海南部、四川西部藏族地區又稱“波”、“果卓”,俗稱“鍋莊”。多演唱勞動生產、戀愛婚姻、宗教祭祀、景色風光等題材。西藏雅魯藏布江流域的果諧,以山南地區(拉薩東南)的較為有名和具有代表性。其曲體結構多為兩段式,一般由歌唱組織者(稱為“諧本”)帶頭呼喊與踏步節奏相合的“歌頭”(稱為“諧個”),接著眾人一麵踏跳一麵唱出前一段為節奏平緩的慢板和後一段為節奏輕快的快板的歌曲,兩段間還常加人數板式過渡句(稱為“卡諧”)。如在曲鬆流傳的《在那庫玉山上》,在浪卡子流傳的《蔚藍的天空落草地》。也有在歌頭之後隻接唱一個快板段落的單段體,如在澤當流傳的《呃要查莫拉》。東部昌都地區流傳的果諧亦為兩段體,但段與段間一般無過渡句,慢板段多裝飾音,音樂風格更為抒情、華麗,如在昌都流傳的《頭巾》,察雅流傳的《駿馬》等。四川西部地區流傳的果卓(鍋慶),則多為三句式的單段體,節奏速度始終如一,音樂舒展優美,如在鄉城流傳的《高山千萬重》、丹巴流傳的《擇仁錯姆姑娘》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