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瘸腿老李(2 / 3)

這對老李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他回到村裏,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村民們。一開始,村民們大多持懷疑態度,有些人甚至嘲笑他異想天開。但老李沒有氣餒,他挨家挨戶地解釋,向村民們保證這是一個改變命運的好機會。在他的努力下,一部分村民決定相信他。

於是,老李開始組織村民們采摘、整理農產品。他拖著瘸腿,在田間地頭指導大家,告訴村民們什麼樣的農產品符合商人的要求。在運輸過程中,問題接踵而至。那輛破舊的手推車在滿載貨物後變得更加難以控製,尤其是在崎嶇的山路上。

有一次,在一個陡峭的下坡路段,手推車突然失控。老李拚盡全力想要穩住車子,他的瘸腿在地上摩擦,手上的青筋暴起,臉上因用力而變得扭曲。但巨大的慣性還是讓他整個人摔倒在地,手和臉擦破了皮,鮮血滲了出來。然而,他緊緊地抓住車把,硬是沒讓貨物受損。等村民們趕來幫忙時,他已經渾身是傷,但他第一句話卻是問貨物有沒有事。

在老李的堅持和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批農產品終於成功地送到了鎮上的交易點。商人看到貨物的質量後,非常滿意,當場就支付了貨款。當老李拿著那筆對他們來說頗為豐厚的錢回到村裏時,村民們沸騰了。

這筆錢讓村民們看到了希望,那些曾經嘲笑老李的人也紛紛前來道歉。大家開始主動參與到農產品的采摘和運輸中,老李也趁熱打鐵,和商人簽訂了長期的合作協議。隨著生意的逐漸擴大,村裏人的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一些村民用賺來的錢修繕了房屋,孩子們也有了新衣裳。

老李並沒有滿足於此,他深知教育對於村子未來的重要性。他看到村裏的孩子因為沒有好的學校,隻能在簡陋的屋子裏跟著一位識字不多的老先生學習一些簡單的知識,教育程度很低。他決定用自己賺來的一部分錢,在村裏辦一個更像樣的學堂。

他開始四處打聽,希望能找到一位有經驗的教書先生。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難。有的先生嫌村子太窮,不願意來;有的則提出了過高的薪酬要求。但老李沒有放棄,他繼續尋找。終於,他找到了一位在鎮上教書的先生,這位先生被老李的誠意和為村子著想的精神所打動,願意到村裏來授課。

為了修建學堂,老李拖著瘸腿,和村民們一起投入到了緊張的勞動中。他們從附近的山上開采石頭,用來砌牆;砍伐樹木,製作桌椅。在這個過程中,資金不足成了最大的問題。

老李把自己好不容易攢下的準備治腿的錢都拿了出來,哥哥一開始堅決不同意。哥哥心疼地看著老李的瘸腿,他知道這些年弟弟為了這個家吃了多少苦,他一直希望有一天能攢夠錢給弟弟治腿。但老李卻堅定地說:“孩子們的未來比我的腿重要多了。如果孩子們能有個好的教育,咱們村子才有希望,我的腿算得了什麼。”

在老李的堅持下,學堂的建設繼續進行。村民們也被老李的無私奉獻所感動,大家紛紛自發地捐款、出力。有的村民把家裏僅有的一點積蓄拿了出來,有的則把自家的糧食和工具貢獻出來。女人們為勞作的人們燒水做飯,孩子們也在課餘時間幫忙搬一些小石塊。

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學堂終於建成了。那是一座雖然簡陋但卻充滿希望的建築,幾間明亮的教室,整齊擺放的桌椅,還有一塊小小的操場。學堂建成後,村裏舉行了盛大的慶典,孩子們穿著新衣,歡天喜地地在學堂裏跑來跑去。

學堂開學後,那位從鎮上請來的先生開始認真授課。老李經常會到學堂裏,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靜靜地聽先生講課。他看著孩子們那一雙雙充滿渴望知識的眼睛,心中滿是欣慰。

老李還經常利用課餘時間,給孩子們講自己的經曆。他告訴孩子們,生活中總會遇到困難,但隻要有勇氣和毅力,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他講自己小時候的貧窮,講那場大火帶來的災難,講自己為了賣農產品所經曆的艱辛。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他們從老李的故事中汲取了力量,更加努力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