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飛賊王三(1 / 3)

在古老而廣袤的華夏大地,有一座繁華似錦繡的城鎮,名為清平鎮。這裏仿若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大地之上。鎮中街道縱橫交錯,宛如棋盤,石板路被歲月和行人的腳步打磨得光滑無比。街道兩旁,店鋪林立,朱紅色的門板,金色的招牌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商賈們操著天南地北的口音,討價還價之聲此起彼伏,形成了一曲獨特的商業交響樂。百姓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孩子們在街巷中嬉笑玩耍,老人們坐在門口曬著太陽,享受著這太平盛世的安寧。

然而,在這看似平靜如水的表象之下,卻有著無數不為人知的悲歡離合,而飛賊王三的傳奇故事,便是從這城鎮的陰暗角落中悄然展開。

王三,本是這清平鎮中一個孤苦伶仃的孤兒。他出生在一個寒冷的冬夜,伴隨著凜冽的寒風呱呱墜地。他的父母是貧苦的流民,在他尚在繈褓之時,便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雙雙離世,隻留下他這個脆弱的小生命在這殘酷的世界中獨自掙紮。

自他記事起,清平鎮的街頭巷尾便是他的家。他身形瘦小,好似一陣風就能將他吹走,但那靈動的雙眼卻透著機靈勁兒。為了填飽肚子,他不得不與一群同樣命運的小混混混在一起。那時候,集市便是他們的“狩獵場”。每到集市熱鬧非凡之時,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王三他們就像泥鰍一樣在人群中穿梭。他們會趁攤主忙著招呼客人之際,迅速地從攤位上偷走幾個饅頭、幾個蘋果,或者其他一些能果腹的食物。有時候,他們也會對那些粗心大意的路人下手,偷走他們腰間的錢袋,雖然裏麵往往隻有寥寥幾枚銅板。

盡管日子過得如此艱難,卻也在不經意間練就了王三一身不凡的身手。他奔跑起來快如狡兔,能在狹窄的街巷中迅速轉彎、攀爬,躲過追趕他的人。他的手指變得異常靈活且有力,能夠輕鬆地解開一些簡單的繩結,或者從別人的口袋中夾出物品而不被察覺。在這個殘酷的生存環境中,他學會了觀察人們的眼神、動作,通過這些細微之處來判斷何時是最佳的下手時機。

隨著年齡的增長,王三漸漸懂事,心中開始有了一些模糊的想法。他看著清平鎮中富人們那奢華的生活,心中五味雜陳。那些富人們住在寬敞華麗的府邸中,雕梁畫棟,朱門銅環。他們身著綾羅綢緞,吃著山珍海味,身邊奴仆成群。而像他這樣的窮人,卻隻能在溫飽線上掙紮,為了一口殘羹冷炙而奔波。

這種貧富差距在他心中種下了一顆複雜的種子。他不再滿足於僅僅為了填飽肚子而偷盜,他開始思考自己的行為,思考這個世界的不公。他深知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雖然是為了生存,但畢竟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違法的。然而,他也看到了那些富人們的貪婪和不仁不義。有些富商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壓低工人的工錢,讓工人們在惡劣的環境下勞作;有些富人則對街邊的窮人嗤之以鼻,毫無憐憫之心。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王三目睹了一位絲綢商對待工人的殘酷場景。那是清平鎮最大的絲綢商劉老爺,他的絲綢生意遍布各地,家財萬貫。劉老爺家的工坊中,工人們日夜勞作,卻隻能得到微薄的報酬。那天,一位老工人因為身體不適,動作稍慢了些,劉老爺便對他破口大罵,甚至還動手打了他,將他趕出了工坊。老工人苦苦哀求,說自己家中還有妻兒要養活,但劉老爺卻絲毫不為所動。

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王三的心,他決定要改變自己的行為。他不再去偷盜那些普通百姓或者小商販,而是把目標對準了那些為富不仁的富商。他開始利用自己的身手,在夜晚潛入這些富商的府邸,偷走他們的財物。但他與一般的盜賊不同,他有著自己的原則。他隻拿走一部分財物,而且會把偷來的大部分錢財都悄悄地分給鎮上的窮苦百姓。他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把一袋袋的銅板和食物放在那些窮苦人家的門口,不留下任何痕跡。

有一次,王三把目標鎖定在了清平鎮最大的絲綢商劉老爺家中。劉老爺的府邸堪稱一座小型的宮殿,占據了鎮中最繁華地段的一大片土地。府邸的外牆高大堅固,由一塊塊巨大的青石砌成,牆壁上爬滿了藤蔓。大門是兩扇厚重的朱漆木門,門上鑲嵌著一排排金色的鉚釘,門環是兩個巨大的銅獅子頭,威風凜凜。府邸四周有高高的角樓,家丁們在角樓上日夜站崗,警惕地注視著四周。

那夜,月色如水,灑在清平鎮的每一個角落,給整個城鎮蒙上了一層銀色的紗幕。劉老爺的府邸在月色下顯得更加威嚴,但這一切都難不倒王三。他穿著一身黑色的夜行衣,悄悄地來到了府邸的外牆邊。他先觀察了一下周圍的環境,確定沒有異常後,便如同鬼魅一般開始行動。他沿著府邸的外牆,借著牆角的陰影和樹木的掩護,迅速地向上攀爬。他的手指猶如鐵鉤,緊緊地扣住牆壁的縫隙,每一步都穩如泰山。他的雙腳靈活地尋找著可以借力的地方,身體輕盈得像一隻貓。

當他爬上屋頂後,並沒有急於行動。他趴在屋頂上,像一隻蓄勢待發的獵豹,靜靜地觀察著院子裏家丁的巡邏路線。他發現家丁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從院子的這頭走到那頭,交叉巡邏,看似沒有漏洞。但王三憑借著他敏銳的觀察力,還是找到了規律。他找準時機,像一片落葉般輕飄飄地落在了院子裏的一個角落裏。這個角落有一個大水缸,水缸旁邊有幾盆花卉,正好可以作為他的掩護。

他躲過了家丁的視線,小心翼翼地向劉老爺存放財物的庫房移動。庫房位於府邸的後院,周圍有更多的家丁把守。庫房的門被一把大銅鎖鎖著,那銅鎖足有拳頭大小,在月光下閃著寒光。王三微微一笑,從懷裏掏出一根特製的鐵絲,這鐵絲是他精心打造的,柔韌性和硬度都恰到好處。他把鐵絲插入鎖眼裏,憑借著多年練就的手感,在鎖眼裏輕輕搗鼓了幾下,隻聽“哢嗒”一聲,鎖開了。他輕手輕腳地走進去,庫房裏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四周的架子上擺滿了各種金銀財寶和綾羅綢緞,珠寶在月光的映照下閃爍著五彩的光芒。但王三眼中沒有絲毫貪婪,他隻是挑選了一些價值不菲的財物,裝入隨身攜帶的布袋中。

就在他準備離開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一陣腳步聲。原來是一個家丁察覺到了異樣,前來查看。王三不慌不忙,他迅速躲在一個大箱子後麵,屏住呼吸。家丁手持燈籠,慢慢地走近庫房。當家丁走到箱子旁邊時,王三猛地從後麵竄出,一記手刀砍在家丁的後頸,家丁還沒來得及發出聲音,便暈了過去。王三趁機逃離了庫房,又沿著原路順利地離開了劉老爺的府邸。

第二天,劉老爺發現庫房被盜,頓時大發雷霆。他在府邸中咆哮著,責令家丁們一定要找出這個膽大包天的飛賊。他的臉漲得通紅,眼中滿是憤怒和驚恐,畢竟這次被盜的財物對他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損失。他親自來到庫房,看著那被打開的銅鎖和丟失的財物,氣得渾身發抖。他命令家丁們在鎮上四處搜尋線索,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的人。同時,他還向官府施壓,要求官府一定要盡快抓住這個飛賊。

官府接到劉老爺的報案後,派出了大量的捕快在鎮上展開了地毯式的搜查。捕快們在大街小巷中穿梭,詢問路人,查看各個角落。然而,王三做事幹淨利落,沒有留下絲毫痕跡。他在行動之前,就已經規劃好了逃跑路線,而且在離開劉老爺府邸後,他還故意在鎮外的小河中走了一段路,消除了自己的腳印。

而那些被王三分給窮苦百姓的財物,讓很多人都對這個飛賊心生感激。這些窮苦百姓原本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每天都在為了生存而發愁。王三送來的財物就像一場及時雨,讓他們能夠暫時緩解生活的壓力。他們在私下裏傳頌著王三的事跡,把他當作是上天派來拯救他們的英雄。一些老人甚至在家裏為他設了簡易的神位,每日祈禱他能夠平安無事。孩子們在玩耍的時候,也會模仿王三的樣子,假裝自己是那個劫富濟貧的飛賊。而且,這些窮苦百姓們暗中保護著王三,當他們看到有官府的人或者可疑的人在打聽王三的消息時,他們會互相通風報信,讓王三能夠及時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