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養成好習慣,練就好能力(1)(1 / 3)

花季雨季的美好季節,正是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一個好習慣可以受用終生,一項好能力能夠鑄造輝煌。

習慣存在於生活的細節,能力卻可以彰顯王者風範,這一切都能讓我們的人生道路更加平坦,使我們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裏盡情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改善仍需改善的,倘若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看到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完美。

努力吧,花季雨季的綻放,讓習慣幫助我們,讓能力締造我們,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讓我們人生更加美好絢爛。

時間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多

人才在時間中不斷的成長,強大,隻有愛惜他的人,才能享受到他的恩帶。若沒有充分利用時間的能力,就不能認識自己的時間,這一點很有成為他們失敗的主要原因。必須記住我們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時間有限,不隻是由於人生短促,更由於人事紛繁。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午夜.牆上的掛鍾敲了已經l2響,巴爾紮克準時從睡夢中醒來,他點起起蠟燭,洗了一把臉.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這是一個最寧靜的時刻。既不會有人來打擾.也不會有債主來討債,這是他寫作的黃金時間.

準備工作開始了,他把紙、筆、墨水都放在恰當的值置上,這是為了不要在寫作時有什麼事情打斷自己的考慮好的思路。然後他又把一個小記事本放到寫字台的左上角,上麵記著章節的結構和提綱。他再把為數極少的幾本書整理一下,因為大多數書籍資料都早已裝在他腦子裏了。

巴爾紮克開始寫作了。房間裏隻聽見鼻尖在紙張上不停滑動的“沙沙”聲。他很少停筆,就算累得手指麻木,太陽穴激烈地跳功,他也不肯休息。他的休息僅僅是喝上一杯濃咖啡,喝完以後,重新振作精神,又開始重新拿起筆來。

就這樣緊張有序的寫作一直持續到了早晨8點。此時巴爾紮克草草的吃過早飯,洗個澡,就開始了處理自己的日常事務。印刷所的人來取墨跡未幹的稿子,同時送來幾天前的清樣,巴爾紮克看了以後就開始趕緊對稿樣進行修改。

就這樣修改稿樣的工作一直進行到中午12點。整個下午的時間,他都用於摘記備忘錄和寫信,在信上和朋友聊對藝術上的感受。

吃過晚飯,他要對晚飯以前的一切略進行總結,更重要的是,要對明天要寫章節進行細致的推敲,這是他寫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晚上8點,他放下自己一切的工作,按時睡下了。

這樣普通的一天,隻是巴爾紮克幾十年間寫作生涯中的一個簡短的縮影而已。他曾經這樣說過:“我發誓要取得自由,不欠一頁文債,不欠一文小錢,哪怕把我累死,我也要一鼓作氣幹到底。”他在生命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自己尚未完成的《人間喜劇》他向醫生了解自己確實的病況,醫生問他:“你完成那些工作還要多少日子呢?”

“6個月。”

醫生搖搖頭。

“6個月都活不到嗎?6個星期怎麼樣?”

醫生還是搖搖頭。

“至少6天總可以吧?我還可以寫十個提綱,也可以把已經出版的50卷校訂一下!”

醫生隻是勸他即刻寫遺囑。

“什麼?6個小時?”

就在他這樣問著的時候,死神悄悄地來到了他身邊,把他帶走了。

盡管巴爾紮克沒有完成心中的遺願,但是他惜時如金的精神促使他為後世留下了96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這一切對世界文學的發展,人類的不斷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盡管你還小,還很年輕,但是你的時間也並不是向你想象的那麼多。這個奇怪的家夥從來不去等待別人,也不服從任何控製,每個人每天隻能分配到24小時的時間,而且其中的大半部分我們都在休息。常言道:“時間貴如油,隻有那些在時間上斤斤計較的人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歌德曾經說過;你珍惜生命嗎?那麼就請你珍惜時間吧,因為生命是由時間累積起來的。”細細想來我們一生的時間並沒有多少是屬於自己的,在有限的時間裏,想完成自己的夢想就必須趕在時間的前麵,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所以我們的每一天都至關重要,每一天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做。盡管它從未停下過它流逝的腳步,但是在某一階段成為他的主人並不困難。所以,想要證明自己人生的價值,就先從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做起吧!

有效的利用好自己的時間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複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裏呢?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麵歎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裏閃過了。”

這是著名文學作者朱自清先生在散文《匆匆》中的一段感慨,時光的流失在他的筆下被活靈活現的表現了出來。的確,時間有的時候真的很殘酷,越是懂得利用的人。就越能感受到它的價值。越是成功的人,越是能感覺到它的可貴。當我們認為自己是時間的富足者,就會將大把的時間任意揮霍,然而等到自己真的需要的時候,時間卻已經所剩無幾了。這時候我們可能會產生一連串的疑問“我的時間,你到底躲到哪裏去了?”

下麵讓我們來看看這組數據,相信他的觸目驚心一定會讓你倍感震撼:

假設我們一生的時間為70年,現在已經過去16年了,還剩54年x365天=19,710天,每天睡6小時x19,710天\/24是睡覺的,約合4927天;還剩119710-4920=114790天的有價值天數,不計休閑浪費的時間,以工作到60歲計,那麼114790天-3650天=111140天。也就是說真正能夠被自己利用、支配的時間最多是111140天,而且時間是不能節約的,要麼浪費要麼利用;這111140天,從此開始每天減一天這就是你的一生。而這剩餘11萬多天,你將要為自己的不斷的打拚,我們要上學,要找工作,掙20年的錢,再走20年的世界,就已經所剩無幾了,倘若你的一生能把自己想做的事都做了一遍,那你的人生就已經相當完美了。

這樣看下來,人的一生屬於自己的日子並不多。那麼在這有限的時間裏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我們怎樣將有限的時間投進自己真愛的事業上呢?這是我們在自己還很年輕的時候最該思考的一件事情。這時候你或許會有一種恐懼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其實如果你可以將自己的零碎時間妥善的利用下來,就會發現他真的是我們的一份寶貴的財富。

所謂零碎時間,是指不構成連續的時間或一個事務與另一事務銜接時的空餘時間。這樣的時間往往被人們毫不在乎地忽略過去。零碎時間雖短,倘若一日、一月、一年地不斷的收集起來,其總和將是相當可觀的。

一天,生病的達爾文坐在藤椅上曬太陽,他麵色憔悴,精神不振。這時年輕人路過達爾文的麵前。當他知道麵前這個身體衰弱的老人就是著名《物種起源》等作品的作者達爾文時,不禁驚異地問:“達爾文先生,您身體這樣衰弱,常常生病,怎麼還能做出這麼多事情呢?”達爾文小聲回答說.“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一段很小的時間。”

的確,達爾文非常珍惜時間,他曾在給蘇珊*達爾文的信中說.“一個竟會白白浪費1小時的人,是永遠也不懂得生命真正的價值的。”

人生最寶貴的兩項資產,一項是頭腦,一項是時間。無論你做什麼事情,即使不用腦子,也要花費時間。因此,管理時間的水平高低,會直接決定你生活效率的成敗。零碎的時間看起來十分的短暫,但如果你能夠將他們妥善的加以利用,積少成多,就一定會擁有難以置信的驚喜,因為時間積累長了就是一筆很好的財富。

經驗錦囊:

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隻有惜時如命的人,才能成為他的主人。你熱愛生命嗎?那就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好的成績來。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就象海綿裏的水一樣,隻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節約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這也就等於將自己的壽命延長再延長。

會理財的人更容易成功

美國康奈爾大學曾進行過這樣一個著名的“青蛙試驗”:他們將一隻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鍋裏,青蛙一進去就像觸電般地立即竄了出來。後來,人們又把它放在一個裝滿涼水的大鍋裏,任其自由遊動。然後用小火在底下慢慢加熱,青蛙雖然可以感覺到外界溫度的變化,卻因惰性而沒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到後來熱度難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

科學家經過分析認為,這隻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離險境”,是因為它受到了沸水的劇烈刺激,於是便使出全部的力量跳了出來,第二次由於沒有明顯感覺到刺激,因此,這隻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沒有了危機意識,它覺得這一溫度正適合,然而當它感覺到危機時,已經沒有能力從水裏逃出來了。

看了這個故事你一定覺得十分驚訝,為什麼青蛙在兩次試驗中的反應如此異樣呢。主要原因就在於它在第二次試驗中沒有足夠的危機意識,由於過於的懶惰而在最終丟了性命。理財也是如此,當我們手頭寬裕的時候總想不起來自己沒錢的時候怎麼辦,所以在花錢的時候大手大腳,然而當自己真的需要錢的時候,卻怎麼也拿不出銀子來了。

為了不讓這種尷尬在自己的身上發生,我們還是應該效法古人“居安思危”的精神。有句理財格言說得很形象:“窮人追著錢走,富人錢追著他走。”盡管我們還沒有到成年的年齡但是擁有一個理財的觀念還是很重要的。它不但可以成就我們未來的美好前程,還可以讓你的現在生活的快樂而富有。你沒有必要因為資金不足買不到自己喜愛的書而發愁,更不用總是慚愧的像父母手心向上。

台灣的塑膠大王王永度。最初是用父親的名義借來 2000元台幣開辦了一個小米店;後來。再用米店賺來的錢開了磚廠;然後,又用磚廠賺的錢當本金轉做木材生意。到20世紀50年代初,他終於積累起5000萬元台幣的資本。他再用這筆錢做擔保,向台灣一家銀行申請了67萬美元的貸款,創建了台灣塑膠工業公司,從而一舉成名。

新加坡玻璃大王陳家和,在他年輕的時候,一位經營玻璃的朋友來提他,要他集資3000元錢(新加坡幣)參加合夥經營。當時的情況是,他朋友的企業正遇到資金周轉不靈的情況。陳家和經多方籌措,加上母親一輩子養豬積攢下的l 200元錢(新加坡幣),幫朋友渡過了難關。兩年過後,陳家和慢慢積累起一筆資金。1962年,他以每月 l00元(新加坡幣)的租金租下了半邊店鋪,取名為“和興鏡莊玻璃工程”,從此正式走上了獨立創業之路。

看了這兩個例子,你的心裏會不會很震撼呢?的確,這兩個人在經曆了一番艱苦奮鬥終於得到了發展和壯大。但與此同時,我們更要注意他們是怎樣白手起家的,沒錯,靠的就是敏銳的分析能力,靠的就是理財。如果你能夠掌握一些日常的理財方法,時間一長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不經意的一個行為,卻為自己積攢下來了這麼大的一筆巨額財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