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天才專家》第18章:科技與氣候變化的決戰(2 / 2)

但充電基礎設施的不足仍然是一個瓶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提出了一個創新的解決方案——無線充電道路。通過在道路中嵌入充電裝置,使電動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就能充電。然而,這一方案需要對現有道路進行大規模改造,麵臨著巨大的工程和資金挑戰。

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林觀音還意識到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他積極參與全球氣候峰會,與各國的科學家和決策者分享經驗和技術。然而,不同國家之間的利益訴求和發展水平差異導致合作進展緩慢,一些國家甚至為了自身利益而拒絕采取有效的減排措施。

在一次峰會上,一位發達國家的代表傲慢地表示:“我們已經在減排方麵做出了很大努力,發展中國家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林觀音憤怒地回應:“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危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大家應該根據自身能力,共同努力,而不是相互推諉。”

麵對國際合作的困境,林觀音決定采取雙管齊下的策略。一方麵,他繼續在國際舞台上呼籲公平和合作;另一方麵,他在國內推動建立起一係列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和個人積極參與減排行動。

在工業領域,團隊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碳捕獲和封存技術,能夠將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有效地捕獲並儲存起來。但這項技術的成本高昂,許多企業對其望而卻步。林觀音積極尋求政府的政策支持,為采用這項技術的企業提供補貼和稅收優惠。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觀音和他的團隊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在能源結構中逐漸提高,農業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有所增強,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加快,但距離實現氣候目標仍然任重道遠。

新的挑戰不斷湧現。氣候變化導致的自然災害愈發頻繁和嚴重,給科技研發和應用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和幹擾。一場強烈的颶風摧毀了一座重要的太陽能電站,讓團隊的努力遭受了重大挫折。

林觀音站在廢墟前,鼓勵大家:“這隻是暫時的困難,我們不能被打倒。我們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讓我們的技術更加堅固,更加適應這個多變的世界。”

在科技與氣候變化的這場決戰中,林觀音和他的團隊始終堅守陣地,不斷創新和突破。他們深知,這不僅是為了當下的生存,更是為了子孫後代的未來。

在一個深夜,林觀音獨自在辦公室裏思考著下一步的計劃。窗外,月光灑在大地上,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但隻要他們不放棄,就一定能贏得這場關乎人類命運的戰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