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的孩子人人愛(1 / 1)

由於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備受家人的寵愛,漸漸地養成了自我中心的習慣,對人非常冷漠。然而,這樣的孩子到社會上是很難立足的,他們無法和別人進行良好的合作。因此,父母們必須試著融化孩子的冷漠,讓孩子變得熱心起來。

那麼怎樣才能改變孩子待人冷漠的心態呢?請看一位家長的敘述。

我兒子叫宋雨,今年12歲,是家裏的獨苗、心肝寶貝,今年還被評選為三好學生、十佳少先隊員,我們做父母的心裏都很高興。家長會上,老師表揚宋雨說:“宋雨學習成績優異,開朗又活潑,不怕吃苦,更難得的是熱心助人,總是主動幫助同學,從不藏私,在班裏十分有號召力。”當時,好多家長都問我,怎麼把孩子教育得這麼出色懂事?還有一位家長跟我訴苦,說他的兒子雖然學習成績很好,但卻待人冷漠,不善於合作,這將來到社會上怎麼吃得開呀!其實,他們不知道,我們宋雨以前也是這個樣子,但是從他9歲起,我和他媽媽就決心幫他改變這種冷漠心態。怎麼做呢?我們試了很多方法,帶他去希望工程捐款,給他講樂於助人的道理、故事……可效果都很差。後來,他媽媽偶然聽了一個教育講座,才懂得小孩子總是喜歡被獎賞的。我們就按照專家說的,每當他做了一點兒好事,哪怕是對周圍的人有一點兒熱心的表示,我們就立刻抓住機會表揚他、獎勵他。我們看得出他表麵上雖然有點兒尷尬,但內心卻很得意。漸漸地,他做的好事越來越多了:他扶奶奶去醫院,給我送傘,幫助同學學習……要不人家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呢!隻要家長用對了方法,再任性的孩子也會變成好孩子!

熱心作為一種美德,對一個人的成長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影響,一個對人冷漠的人,其實是一個在道德上有缺陷的人,這樣的人即使再有才華、再有能力,最終也很難有所作為。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熱心”的品性。

孩子往往缺少判斷是非的能力,而家長的反應就成了孩子判斷對錯的標準,因此賞善就成了教育孩子最簡單有效的方法。獎賞孩子熱心的行為,孩子做的事得到了肯定和表揚,那麼他還會繼續這麼做。因此,就算你的孩子隻是幫了別人一點小忙,或者替別人著想時,你也要告訴他你讚成他的這一舉動,希望他這樣做,並鼓勵他多為別人做善事。讓他知道你希望從他的舉動中看到善意,表現得友好些。如果孩子對他人不友好,就要讓他認識到這樣不好,不是好孩子應該做出的舉動,並表示你對此的遺憾,相信他下次會做得好一些,而不是簡單地去責罵他。

當然,掌握了這種奇妙的教育方法後,父母們還必須為孩子創造能讚賞他善行的機會。

(1)讓孩子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孩子待人冷漠,往往是因為對別人的立場缺少了解,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同理心,讓孩子設身處地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樂他人之所樂。例如,可以開展“假如我是……”的角色換位活動,使孩子理解、體驗假想角色的內心感受,改變原來的冷漠態度。一位下崗職工的孩子正是通過“假如我是下崗的媽媽……”的角色換位活動,體驗到媽媽的煩惱,認識到媽媽的不容易,從此改變了原來的做法,與媽媽的心貼得更近了。

(2)讓孩子多參加一些慈善活動

書畫家為拯救災民的義賣書畫活動;社會各界為“希望工程”的捐助活動;為美化校園,每人獻上一盆花的活動等。老師、父母應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讓孩子去感受這些活動。

(3)讓孩子感受熱心帶來的快樂

孩子們受到了別人的友善相待會感到非常快樂,這清楚地告訴他熱心是一件多麼令人愉快的事,不過,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這樣一個機會,讓孩子懂得隻要與人為善自己也會獲得快樂。因此,不妨給孩子創造一些表達熱心的機會,例如善待小動物等,他能從中感覺到感激、忠心,並真正懂得熱心的好處。

(4)讓孩子在熱心友愛的環境中成長

首先,父母應以友好和愛的方式來教育、幫助孩子,努力使熱心、友好的氣氛充滿整個家庭。另外,友好相待所有認識的人:親戚、朋友、同事、鄰居,以及一切可給予幫助的陌生人。孩子們在這種環境熏陶下,善良、友好對他來說就顯得非常熟悉、自然。孩子戰勝冷漠心態的關鍵是家長,隻要家長能對孩子的熱心行為明確地表示出喜歡,並通過一次次的獎賞讓孩子再接再厲,那家長就一定能得到一個具備善良品質、熱心的好孩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