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幫助宏偉克服這個心理困擾呢?
我首先肯定了宏偉課餘興趣多的積極意義。然後,針對宏偉不想放任自流的心態,我啟發道:“為解決這個問題,你自己想過哪些辦法呢?”
宏偉回憶說:“我想調整時間,把這些愛好放到假期裏去做。還有,我和朋友商量過實在不行就定期封號。總之是想過一些辦法,但是,都不太管用。”轉而又說:“有時候我想,要不就幹脆這樣幹下去,將來當個主持人,或者當個畫家……”
“你的辦法不管用,你的成績還在下滑,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宏偉疑惑地看著我,問:“為什麼?”
“這是因為你的辦法都是戰術上的,你還沒有做出戰略上的調整。”
宏偉睜大了眼睛:“怎樣做出戰略調整?”
“我們以當主持人為例。”我說,“你知道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是怎樣煉成的嗎?在今天這個時代,即便是播音主持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也未必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主持人。假如你現在放棄學業,憑一個初中畢業證,你認為有人敢用你嗎?沒人敢用你又怎能夢想成真?你也許會說,我不要學曆,我就自學成才。可你知道一個優秀的主持人要具備哪些基本功嗎?這些基本功,有知識的,有能力的,有藝術的,有文化的,有身體的,有心理的,太多太多。假如你現在放棄學業,憑一個初中生的水平怎樣練就這些基本功?沒有這些基本功你又怎能夢想成真?再以當畫家為例。你知道大畫家達·芬奇嗎?他除了是畫家,還是雕刻家、建築工程師、音樂家、數學家、軍事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製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你看當個好畫家哪有那麼容易?”
看宏偉聽得專注,我繼續說道:“不錯,今天確實也有人中學沒畢業就取得了‘成功’,比如有些少年作家、少年歌手。但是,那隻是在特殊領域裏,而且就算在特殊領域裏也是特例;況且,這些有特長的少年如果不及時補課,最終的發展也會受到局限。”
宏偉追問道:“這是為什麼呢?”
我繼續啟發宏偉:“你知道金字塔嗎?想想看,塔基的大小和塔尖的高矮是正比還是反比關係?”
宏偉想了想,肯定地說:“正比。”
“對。”我解釋說,“沒有足夠大的塔基,怎麼會有足夠高的塔尖?所以,你現在關鍵是要在心理上解決好這個戰略問題:中學時代,是直奔塔尖,還是先墊塔基?”
宏偉深深地點頭:“知道了,我要先建好塔基,要為將來實現理想打好基礎。”
我肯定地說:“對。先建塔基有很多好處:一是實現理想的可能性更大,你更有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或畫家;二是實現理想的可能性更多,即便你沒有成為優秀的主持人或畫家,你也擁有了更多的成功機會。戰略問題一解決,戰術問題你就能解決了,是嗎?”
溝通至此,宏偉看清了方向,麵露笑容,一臉的陽光:“是的,對那些網絡上的愛好,借用圈子裏的話說,我要‘淡圈’。謝謝您!”
最後,與宏偉的父母溝通時,我對宏偉的心理困擾做了簡要說明。宏偉的父母都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原來是這樣,這下我們就放心了。”
臨別時,我送給他們一本我寫的書《讀懂青春期孩子的心》,希望對他們有所幫助。宏偉的父母感激地說:“謝謝您!以前都怪我們不知道孩子的心思。回去後我們一定好好讀讀您的書,以後爭取讀懂孩子的心。”
宏偉的故事讓我想起一則寓言。大門上掛著一把沉重的鐵鎖。一個人走過來,拿一根鐵棒連撬帶砸,可不管用多大的力氣,都打不開鎖。另一個人走過來,拿出一把小小的鑰匙,放進鎖孔輕輕一轉,“哢嚓”一聲,鎖開了。等兩個人走後,迷惑不解的大鐵棒問小鑰匙:“為什麼我用那麼大力氣都打不開鎖,你輕輕一下就可以打開呢?”小鑰匙回答說:“因為我能深入它的內心。”
宏偉的父母說得不錯。成年人往往因為不能深入孩子的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了心理困擾,也給家庭教育帶來了難題。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讀懂孩子的內心?一是靠直接經驗,就是多回憶一下自己的少年生活,多喚回一些自己少年時的經驗。激活了自己少年時內心的直接經驗,就更容易讀懂孩子。二是靠間接經驗,就是多讀書,多讀有關家庭教育的書,多讀有關孩子心理成長的書。書中的間接經驗,也能幫我們讀懂孩子。
這次谘詢後,不斷有宏偉的好消息傳來。在最近一次通話中,宏偉告訴我,他考進了自己向往的重點高中,他說他會繼續努力,建好理想的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