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找到教育孩子最正確的方式和手段(3 / 3)

為什麼有的孩子行為果敢,獨立生活能力很強,而有的孩子則遇事猶豫不決呢?這與我們的教育有關。

教育學家指出,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隨著孩子生理結構和功能的發育以及能力的增強,開始出現獨立意識的萌芽,這時候孩子非常希望自己嚐試和參與成人的活動,家長就應該引導孩子去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在日常小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自己獨立處理事情的自信心,這樣在以後遇到更大的挑戰的時候不至於不知所措。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交給孩子一些易完成的任務,通過勞動使其懂得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逐漸形成義務感、責任心,並且在獨立完成家長交給的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有一位媽媽,在帶3歲女兒乘車的時候,一定要把買票的錢交給女兒,讓女兒幫她買票。這位媽媽的做法相當不錯,買票隻是很簡單的事,但卻會提高孩子做事的信心,增強孩子的獨立性。

當然,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既需要父母的慈愛之心,也缺少不了嚴格的獨立生活能力的訓練。對孩子的培養要從小做起。當然一開始不能對孩子要求太高,但生活的自理能力卻是非要獨立不可的,這是為孩子製定成長目標的重要內容。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要長打算、短安排。孩子被送到幼兒園,半托或全托,孩子可能會哭鬧不休,備感委屈,無論怎樣,父母都要忍下來,沒別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接受鍛煉。其次,父母要加強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導訓練。一兩歲的孩子,就可以讓他自己吃飯,自己收拾玩具、圖書;到三四歲時,就要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係鞋帶等。孩子上學後,父母要教給孩子如何安排時間,教孩子怎樣上鬧鍾,怎樣準備早點,以及科學的學習方法等。另外,要創造機會,讓孩子在實踐中培養能力,從事一些為家庭和班集體服務的勞動。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反反複複的訓練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強化的過程,要多鼓勵孩子,決不要因為出了點問題而中斷訓練。家長應積極支持孩子自己動手做事的願望,不要怕孩子幹得慢、效果差,也不要因為怕麻煩而剝奪孩子從小動手的機會,為了達到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目的,應該讓孩子經受一定的挫折體驗。總之,孩子的獨立能力關鍵在於後天的培養和訓練。

希望孩子在自主活動中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父母應當“狠”下心來,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隻有富於自立性格的孩子才能成長為幸福的人。

8.告訴孩子:“我不會對你有求必應”

一些父母認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沒道理讓孩子受委屈,怎麼也不能比別的孩子差。在這種心態下,父母對孩子幾乎是有求必應,孩子要什麼就給買什麼,於是一些孩子拚命追求物質享受,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同時對自己的東西又不珍惜。孩子一旦養成了大手大腳的壞習慣就很難改正,而一個生活習性驕奢的孩子也是很難有什麼作為的。

據調查統計,目前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趨勢,不少學生從小嬌生慣養,沾染上了花錢如流水的壞習慣,以至於到了經濟拮據、無以為繼時,從小偷小摸開始,逐步淪為罪犯。這些事例足以使我們深思!

教育學家告誡父母們:不要一味地滿足孩子的每一個願望和要求。隻要是孩子看到的和喜愛的東西,當父母的無條件地給孩子去買,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父母們應當教育孩子不能隻想到他自己,還應該想到別人,至少應當想到家庭中的成員。這一點看起來很簡單,卻常為許多父母所忽視。不少當父母的人,總是千方百計滿足孩子,生怕孩子不高興,孩子要什麼就給他什麼。不但自己主動地讓出自己應有的一份,還要求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也都讓出應有的一份給孩子。這樣的父母,往往沒有想到孩子的要求是無盡的。你今天滿足了他這個要求,他覺得有求必應,於是明天又提出新的要求。這樣做無意中縱容了孩子,培養了孩子的利己主義思想。時間長了,不但養成了孩子不尊重別人和不尊敬長輩的壞習慣,而且,在達不到目的或願望得不到滿足時,他們還可能由失望轉變為消沉。

另外,當父母的以身作則,厲行勤儉,也是“訓儉”的一個好辦法。在童年的撒切爾夫人眼裏,父親羅伯茨是個極其吝嗇的人。有一次,11歲的撒切爾夫人求父親給自己買輛自行車騎著玩,父親卻拒絕了,他的商店生意很好,家裏也很富裕,但他認為女兒還沒上中學,不需要自行車代步,不是非花不可的錢,一分也不花。

羅伯茨經常對女兒講自己是如何勤儉節約的,他說起自己年輕時找到的第一個工作每周隻能賺14個先令,其中12個先令交給房東,其餘2個,他自己隻用1個,存起1個。

羅伯茨在家裏精打細算,省吃儉用,但他對外人卻很慷慨,他經常把食品與金錢送給窮人。他對女兒說:“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是能否給人以實際幫助。不要像有些人那樣,認為從床上爬起來到市府抗議一下,就是幫助了窮人。重要的是你用你微薄的收入幹了些什麼?”

這些教育,使撒切爾夫人形成了節儉的好習慣。節儉是一種美德,家長們都應當理直氣壯地教育孩子節儉,讓孩子懂得不是要買什麼就能買什麼,衣、食、住、行等各方麵都不能奢侈,隻有這樣,才是在為孩子做長遠打算。

不能一味地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教導孩子不要盲目地跟別人攀比,因為不管怎樣,都有人比他更好,或比他更壞。

9.過分的溺愛就是極度的傷害

世界上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然而愛孩子也要愛得理智,有原則,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溺愛孩子隻會害了孩子,滋長孩子的壞毛病,養成各種不良習慣。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因而在家中備受寵愛,然而事實證明,過分溺愛與嬌慣會使子女遭到毀滅。對子女的愛,就是因為過了頭,才變成了“害”。水之所以能溺死人,是因為人被水淹過了頭,吸不到氧氣而窒息。“嚴家無悍虜,慈母有敗子”,這是千百萬父母家教實踐經驗的正確總結,值得每個父母吸取。

目前,對獨生子女的溺愛,已經成為一個較為普遍的社會性問題。

有一位父親,他與妻子把所有的愛都給了獨生兒子。但兒子卻很自私,對父母那種無私的愛絲毫不懂得感恩,也沒有想過要關心父母:好飯菜要獨吃、先吃;隻知道伸手向父母要這要那,當父母生病時卻不聞不問。而當父母問到自己老了孩子該怎麼辦時,孩子居然認真地回答:“對我有利就養你們!”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母親,為了兒子,為了丈夫,放棄了自己不錯的工作,整天在家相夫教子。她每天都不辭辛苦地騎車送兒子上學,打零工賺錢供丈夫攻讀學位。丈夫畢業後,功成名就有了錢,拋棄了妻子,帶走了兒子。兒子跟著有錢的爸爸,進了貴族學校讀書,卻很少想到曾經為他付出很多的母親。

當這位媽媽想兒子時,特意買了一件新衣服到學校去看兒子,兒子卻嫌棄母親穿得太“土”給他丟臉,告訴同學這是他的“老鄉”。後來,兒子竟提出了一個無理的要求:讓母親做他的“地下媽媽”,否則就不認她這個媽!這位可憐的母親心都碎了。她不明白,為什麼天下會有這樣無情無義的孩子?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怎麼用十幾年的愛換不到兒子的一絲感恩,卻得到這種冷酷無情的回報?

從孩子的降生開始,到孩子成長的每一天,父母都抱著望子成龍的心情為孩子傾注了無限的愛。但過分溺愛並不能使孩子成才,望子成龍這句話應該改為育子成龍,因為目前我們的家庭教育中有一種傾向是頗令人擔憂的。曾有一位兒童教育家說過:隻知索取,不知付出;隻知愛己,不知愛人,是當前獨生子女的通病。仁愛是人類最光輝燦爛的人性,最崇高偉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賦予他一顆仁愛之心。如何正確引導和教育孩子是家長、老師、學校及社會各界都關心的問題。事實上,如果過分溺愛孩子就會適得其反,不僅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反而會害了孩子。有人說,孩子就如成長中的小樹,需要及時修枝、打杈,這樣才會使孩子長成有用之材。

由於家長的溺愛,現代社會的孩子也逐漸學會了如何攀比。現年15歲的苗嘉,從小在家備受寵愛,爸爸媽媽身上穿的都是名牌服裝,腳上穿的是名牌鞋,媽媽的化妝品就更別說了。有一次星期天,苗嘉走到爸爸麵前要求爸爸給他買雙名牌鞋子,遭到拒絕後,他撂下了一句話:“不是名牌我不穿,買回來你自己穿吧!你整天打麻將,有了錢隻知道給自己買名牌,我都15歲了,也要穿名牌!”

幾位家長反映,如今孩子太難教育,說狠了,孩子就以離家出走或以死相威脅。一位靠打工維持生活的母親含淚說道,前兩天就因為沒給兒子買阿迪達斯名牌運動鞋,兒子把家裏的鍾表給摔了,過去挺懂事的,不知現在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多數家長認為學校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美德的教育不夠,學生間攀比的風氣越來越嚴重,個別老師的言談舉止也在影響孩子。

家長過分溺愛孩子,使孩子時時有優越感,稍不順心就拿生死當砝碼,有因為父母不讓玩遊戲機而輕生的,也有因為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禮物而輕生的。這都是由溺愛導致的。

溺愛並不是愛孩子,而是把孩子往火坑裏推。被溺愛的孩子很難遵守規矩和自我約束,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凡事隻會想到自己,自私自利,會認為規矩都是為別人製定的,與他們無關。“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單向傳遞的愛,使得孩子隻知享受別人的愛卻不知愛別人,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孩子自私、冷漠、任性、放縱等不良性格。

其實,愛孩子,可以智愛。放棄用過分控製或縱容的方法對待孩子,用慈愛而堅決的方法教育孩子、培養孩子,會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好處。當孩子做了錯事,父母要講明是非,糾正錯誤,再以適當的方式表示親昵,使其感到父母仍然是愛他的。這樣能激起孩子對父母由衷的愛戴與尊敬,也能使他感覺與體會到父母養育自己的艱辛。

羅馬是靠一沙一石來建成的,愛的海洋也要靠點滴之水來彙集而成。自小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和憐憫心,就是在他身上培養善良之心。培養善良仁愛之心,是教育首先要做的事情。孩子最初的同情心和憐憫心是成人同情心和憐憫心的影子,所以,父母同情別人的困難,他們的言行會深深打動孩子的心靈,感染和喚起孩子對別人的關心。

經常讓孩子看到大人是怎麼同情、關心、幫助別人的,對於培養孩子善良品質是最好不過的了,孩子會把自己痛苦時的感受與別人在同樣環境下的體驗加以對比。體會別人的心情,可以使孩子學會理解別人,學會移情。例如:看到小弟弟摔倒了,你可以啟發孩子:“想想你摔倒時,是不是很疼?小弟弟一定很難受,快去扶起他,幫他擦擦臉。”在公共汽車上,你可以對孩子說:“你看,那個阿姨抱著小弟弟多累呀,我們讓她們坐到這裏來吧。”新聞報道有人缺錢做手術,生命垂危,你可以帶孩子去捐款,獻上一份愛心……

隨著孩子的長大,還要逐步擴大教育內容,教育孩子熱愛生命、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熱愛勞動、熱愛事業、熱愛人生……

一點一滴的培養,一言一行的引導,就會在孩子心頭紮下根,就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不斷擴展和升騰。

在心理學上,有這樣的說法:人如果長期在一種“特別幸福”的空間裏,就會造成“健康心理過剩症”。這種心理疾病的特點之一是對幸福的感覺明顯降低;二是特別害怕困難,不願接觸人世間的艱難困苦,甚至會將一些平常的事也誤認為是痛苦而神經過敏。然而我們不能否認的是,艱難困苦是生活中客觀存在的,誰也沒有本事消滅它或者回避它。今天,身為孩子家長的你,也許有能力幫孩子鋪平眼前的道路,那麼將來呢?能讓羽翼未豐的孩子永遠不離開自己的庇護嗎?當父母不能常在孩子的身邊時,那麼孩子又能依靠誰呢?

在溺愛中成長的孩子會有很強的優越感,常常眼高手低,不善於與人相處,而當他們看到別人的進步時,又很容易產生怨恨與沮喪的情緒。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會的未來。關愛孩子是一種神聖而偉大的情感,全世界的父母都在為孩子的成長付出自己的心血。當孩子逐漸長大,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更大的空間去獨立思考和做決定,讓他們學習自己麵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處處被照顧得無微不至,這樣做才是真正地愛孩子。

愛孩子是連動物都會做的事情,要教育好孩子就不能一味溺愛。有節製地愛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健康的性格,更加獨立地麵對生活,更健康地成長。

10.吃點苦,對孩子沒有壞處

現在的孩子大多由父母寵著、愛著,泡在糖罐裏,就像溫室裏的花朵一樣,難以經受風吹雨打,而這樣的孩子也很難適應未來“優勝劣汰”的殘酷競爭。因此家長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有意識地讓他們吃點苦。

中國的一些父母們,因為自己小時候吃了不少苦,因而打定主意堅決不讓孩子再吃苦,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保護孩子。一些孩子甚至上了高中還不會洗衣服,不會照顧自己,所有跟“吃苦”有關的事全由家長代勞,然而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隻能培養出一些嬌氣、隻會依賴父母,又吃不了苦的孩子。在一次夏令營裏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按照計劃,60名孩子要長途步行40公裏,途中自己做飯,搭帳篷,行程是3天。可在第一天上午,就有6個孩子哭著給家裏打電話,抱怨說太艱苦了,要背著很重的包走那麼遠的路,而一個女孩則哭著非要爸爸馬上來接她。結果到終點時,60名孩子隻剩下37個,其餘的孩子都因為吃不了苦,中途放棄了。隨團的一位醫生感歎地說:“現在的孩子太嬌了,現在連這麼一點苦都吃不了,以後到社會上怎麼辦啊!”這樣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可一些家長仍在執迷不悟地“保護”孩子,生怕孩子受罪。然而,就在我們的家長們挖空心思地滿足子女的各種要求時,美國人卻千方百計地對他們的孩子進行“吃苦教育”。為了讓孩子了解過去困難的日子,美國一家學校給孩子們做了“憶苦飯”,結果,孩子麵對當年大人吃過的黑麵包號啕大哭,拒食3天。校方毫不動搖,第4天,孩子終於咽下了這頓憶苦飯。在美國的許多孤島或森林裏,人們常常可以看見美國小學生的身影。他們在沒有老師帶領的情況下,麵對著既無水源又無淡水的可怕的自然界,安營紮寨,尋覓野果充饑,撿拾柴草,尋找水源,自己營救自己。一位孩子參加野外訓練歸來後,感慨地對老師說:“我以前以為供我們享受的一切現代化設施都是本來就有的,荒島的曆險才使我明白,人生來兩手空空,一切都是勞動創造的。過去老師講勞動光榮,我們沒什麼感覺,如今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含意。”

而日本的家長也說:“在送給孩子幸福之前,先要送給他們苦難。”在日本的幼兒園裏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每逢冬天,孩子都要赤身裸體於風雪之中滾爬跌打一定的時間。天寒地凍,不少孩子嘴唇凍得發紫,但在一旁的家長們個個硬著心腸,沒有一個上前摟住自己的孩子。他們知道,這樣不僅可以換來孩子真正的健康,而且還能鍛煉孩子麵對艱苦與挫折的意誌。

能吃苦中苦,方得甜上甜。多給孩子吃些苦,讓孩子體會生存的艱辛,逐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堅韌不拔的生存毅力。吳總的兒子多多6歲了,有一天吳總帶他去劇院看演出,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了,多多嚷著肚子餓,要回家吃晚飯,沒想到車子偏偏壞在了半路上,怎麼辦呢?吳總想了一下,就對兒子說:“多多,現在離咱們家隻有3公裏左右了,爸爸打電話叫人來把車拖走,咱們走回家去吧!”多多不高興地說:“爸爸,好餓啊!咱們打車回去吧!”“不行!”爸爸一下嚴肅起來:“這麼點苦都吃不了嗎?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曾餓著肚子走30裏山路呢!”於是父子倆開始沿著馬路往家裏走,3公裏的路整整走了一個小時。有人問吳總為什麼要這樣做,吳總回答說:“為了讓孩子能夠吃點苦。”美國的芭貝拉·羅斯說:“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與艱難困苦相伴而來的。”兒童教育學家們普遍接受的一種觀點是:戰勝生活中挫折和困難的勇氣,是在童年時開始樹立和發展的。因此為孩子著想,父母們必須盡早對孩子進行吃苦教育,讓他們自小受到艱難困苦的磨煉,有了吃苦精神孩子們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為了讓孩子在將來少吃苦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不妨適當讓孩子吃些苦,培養孩子的意誌和毅力,讓他們將來能夠適應充滿競爭的社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