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不該打斷你的傾訴(1 / 1)

一些父母在聽孩子說話時總是不夠耐心,有的甚至不願意聽孩子講話,總是打斷孩子的傾訴。他們可能覺得這樣做沒什麼,然而這樣做給親子關係帶來的副作用是難以估量的,孩子也會因此而不願與父母溝通,有的孩子甚至會變得抑鬱內向。

在一期家庭互動電視節目上,主持人把一位可愛的小朋友請上台,問他:“你長大後想要當什麼呀?”小朋友認真地回答:“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主持人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大西洋上空,這時飛機的燃油用完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說:“我會讓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

這答案使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主持人繼續注視著這個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家夥。

觀眾的大笑使孩子噘起了小嘴,眼睛裏也有了淚水,這才使得主持人發覺這孩子似乎有無限的委屈。於是主持人問他說:“為什麼要這麼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我一定要回來!”

這是一個關於傾聽的經典故事,如果主持人不耐心地聽小家夥把話說完,他又怎麼能體會到孩子的真摯和善良呢?如果主持人打斷孩子的話,並說:“好了,好了,你這個小家夥!把乘客留在飛機上,自己先逃跑真是個‘了不起’的主意啊!?”那麼,孩子會覺得多麼委屈啊!很多父母都是這樣,在孩子還沒有來得及講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大人的經驗大加評論和指教,結果曲解了孩子的意思。

如果父母總是隨意打斷孩子的訴說,不給孩子傾訴的機會,這樣下去,父母也就聽不到孩子內心的想法,聽不到孩子的心聲了。了解不到孩子的所思所想,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父母也不會知道,問題也就不會得到及時地解決,孩子的心理必然受到嚴重的消極影響。

然而,現在耐心地聽孩子講話的大人越來越少了。一些孩子的父母不是麵對孩子主動說話,而是隻顧看著報紙或電視隨聲附和地聊上幾句,很少看到父母麵對麵地耐心地聽孩子說話的情景。

但是,生活中,我們又常常聽到父母歎息說:“孩子大了,有什麼話也不跟我說,我說什麼孩子也不願意聽。”孩子也抱怨說:“父母什麼事也不給我們講明白。”“父母光說自己想說的話,可我想說的話,父母都不聽。”這種父子或母子情之間的現象常常為父母、也為孩子所困惑。

傾聽是了解孩子最有效的途徑,父母隻有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訴說,才能看清孩子的內心世界,在此基礎上才能創造更多與孩子交流的機會。

首先,父母要用心聽,但不急於判斷。這是運用傾聽計必須注意的一點,然而父母卻總對孩子的傾訴缺少耐心,急於判斷誰對誰錯。但隻判斷而不用心聽,會切斷許多心靈溝通的途徑。

假如一個孩子放學後很晚才回家,孩子剛要解釋,心焦的父母便開口喝道:“我不要聽出了什麼事!”這種反應破壞了雙方的溝通氣氛,更嚴重的是令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擊。正確的方法是告訴他你們如何為他操心:“我們又擔心又害怕。”然後讓他說明一切,也許孩子有可以諒解的理由呢?

其次,對孩子的傾訴多一點耐心。我們都渴望有人聽自己說話,在大多數情形下,人與人不能溝通,就是因為隻有人說話而沒有人聽。如果父母們能對孩子的傾訴多一點耐心,不急於打斷孩子的話,那麼孩子遇到事情時就會樂於向父母傾訴,與父母建立良好的溝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