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有“伯樂”後有“千裏馬”(1 / 1)

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鄭海霞,她的成長離不開她一生中所遇到的三個“伯樂”,不過這當然也是因為鄭海霞確實有才能。第一位伯樂,便是鄭海霞的哥哥,他看到妹妹身材高大,又對藍球有著濃厚的興趣,便寫信給河南省體委,從而引起了上級對鄭海霞的重視;第二個伯樂,是商丘體校的方炳銀教練,鄭海霞到了體校後,刻苦訓練,表現優良,方炳銀教練十分欣賞,於是重點訓練鄭海霞,他初步培養了鄭海霞的運動素質;第三個伯樂,就是武漢部隊文化部訓練處的王新華教練。鄭海霞在球場上表現出來的霸氣深深吸引了他,他把鄭海霞帶入了籃球運動的殿堂。

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善於接受貴人的幫助,是鄭海霞由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女變成一名世界級籃球明星的奧秘之一。貴人通常是慧眼識珠的“伯樂”。唐代文學家韓愈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隻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反過來說,如果你不是“千裏馬”,那麼即使遍地都是伯樂,你還是難成氣候。

何謂貴人?簡單說就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人。而大部分人認為貴人是能提拔自己的人,能以實際行動幫助自己解決困境的人。有人認為“貴人”都是命中注定,換句話說,有的人一輩子事事順遂,有人扶著上高樓,連摔跤都有人用海綿替你墊著;這種人的確是有,而這也隻能用“命”來解釋。用俗話說,這就是“命中帶貴人”;此外,還有“出外遇貴人”、“逢凶遇貴人”的說法。

若撇開“命”不談,“貴人”其實並不是無條件存在的,“逢遇貴人”確實要有一些無法用常理解釋的機遇,但如果你真想借上力,自己也得有點真本事。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你一無所長,卻僥幸得到一個不錯的位置,保證後麵一堆人等著想看你的笑話。畢竟,千裏馬的表現好壞與否,代表伯樂的識人之力。找到一個扶不起的阿鬥,對貴人的薦人能力,也是一大諷刺。

古今中外,在名人的成功曆程中,總有一些貴人在其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接受別人幫助的同時施展出自己不負栽培的好手段、真本事,這才是他們把握曆史性機遇的關鍵性的一步,也是他們最終成名的要素之一。

單田芳是一位深受廣大聽眾喜歡的評書藝術家。調查統計表明,他在海內外的聽眾已達6億之眾,這確實令人驚歎。

然而,單田芳走上評書事業的道路卻是與他善於接受別人的幫助分不開的。

單田芳出生在一個評書世家。在舊社會,這是一個卑賤的職業。

為此,單田芳的父母痛下決心,決定改換門庭,以讀書續世。

1953年,單田勞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大學。這時,風華正茂的他卻患上了嚴重的痔瘡,耽誤了許多功課,怎麼辦?年輕的單田芳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和懊惱之中。

新中國成立後,人們的觀念和地位也發生了巨大轉變。曲藝演員在當時不僅收入豐厚,而且社會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單田芳的母親王香桂就曾相繼受到周恩來等高層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於是,單田芳的父母重又萌動了栽培他學藝的念頭,並動員了評書界的幾位前輩,每日以理曉之,以情動之。

雖然單田芳當時並未料到他將會有輝煌的未來,但鑒於形勢,他還是明智地聽從了勸告,改弦易轍,並於1954年正式拜著名評書藝人李慶海為師,走上了從藝之路。雖然他起步較晚,但經過勤學苦練,不久便聲名遠揚。

“文革”開始後,率真耿直的單田芳因口吐真言而受到批鬥,造反派的毒打打碎了他的滿嘴牙,窩火帶憋氣毀壞了他的嗓音,以至於“文革”結束時,單田芳已不得不麵臨再次改行的問題。

然而,命運又給了他一次絕處逢生的機會。20世紀80年代初,著名女評書演員劉蘭芳的一炮走紅使得鞍山曲藝團的領導想到了單田芳。在他們的幫助下,單田芳很快被送進醫院,經過手術終於又發出了現在人們再熟悉不過的沙啞的聲音。

單田芳的成功除了借助貴人之力外,最關鍵的還是靠自己的本事。一個人如果想取得某種成就,他就必須具備“成氣候”的一些條件,而這些條件的客觀方麵卻往往掌握在別人手中。

接受貴人的支持和幫助,就像一顆優良的種子種進一塊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一樣,勢必會加速一個人的成功。

如果你是一匹良駒,就要努力展現自己的才能,你一定可以找到相助自己的伯樂;但如果你缺乏才幹,那就不要指望天上會掉下個“貴人”,還是抓緊時間練點真本事吧。這樣才會有貴人賞識你、重用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