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有旨,宣諸葛丞相覲見——”

這聲音拖著長長的尾音,回蕩在空氣中,宛如曆史的回響。

隨著這悠揚之聲的落定,廣場上原本就靜穆非常的文武百官,身形不禁微微一顫。

目光齊刷刷地聚焦於前方某處,不約而同地躬身行禮。

一時間,數千件朝服輕輕摩擦的細微聲響彙聚成河,仿佛在低語著對這位丞相的敬畏。

“諸葛亮身為蜀漢丞相,其威望竟至如斯境地?這若在古時,豈非是驚動天下的吉兆?”

人群中,不乏有人輕聲感慨,而梁師古的心中,亦是翻湧著難以言喻的震撼。

鏡頭忽而騰空而起,俯瞰之下,廣場前端,一位身著沉甸甸朝服的身影映入眼簾,他手持笏板,步伐沉穩,沿著宮殿前層層石階緩緩攀登。

兩側,是身披厚重鎧甲、麵容隱於陰影之中的持戟武士,他們每見丞相臨近,便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身軀,長戟輕頓,以示敬意。

這段視頻仿佛跨越了時間的長河,而諸葛亮的這段路程,雖不過數百米,卻似走過了千秋萬代。

陽光自天際灑落,為他的背影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顯得格外莊嚴而神聖。

終於,當他踏入大殿門檻的那一刻,鏡頭亦隨之緩緩深入,殿內景象瞬間映入眼簾。

即便是早有心理準備的梁師古,也不禁與眾人一同,露出了難以置信的震撼之色。

這蜀漢的朝會大殿,外界已覺其雄偉壯觀,而步入其間,方知何謂真正的氣象萬千。

數十根巨柱矗立,其上金龍纏繞,盤踞其間,每一根都需十人合抱方能圍攏,令人歎為觀止。

殿內香煙嫋嫋,雲霧繚繞,更添幾分神秘與莊重,讓人心生敬畏,難以言表。

殿內景象與外無異,滿朝文武,身著斑斕朝服,佇立其間,靜待風雲。

諸葛亮步伐沉穩,步入這莊嚴殿堂,每一步都伴隨著眾臣目光的緩緩抬升,最終彙聚於他那不凡的背影之上,靜默而莊重。

行至大殿三分之二處,諸葛亮身形一頓,隨即以一種近乎儀式化的姿態,向大殿深處深施一禮,聲音沉穩而有力:“臣諸葛亮,恭請拜見陛下!”

一時之間,殿內靜謐,唯餘此語回響。

“此人,莫非便是那承繼蜀漢社稷的幼主劉禪?”

低語在旁觀者間悄然傳開,“昔日趙子龍於萬馬軍中救出的小阿鬥,今已長成如斯模樣。”

目光所及,禦階之上,一位體態豐腴、冕冠加身的青年赫然在座,正是劉禪。

他忽地自龍椅中起身,快步向前,雙手輕抬,語氣中滿是關切:“相父,何故行此大禮?快快請起,若有要事,直言便是,何須勞煩您親自出席朝會,傷了龍體?朕早已有言,朝中諸事,相父皆可代朕裁決。”

此言一出,前排眾臣身形微晃,卻皆緘默不語,氣氛微妙。

而下方的諸葛亮,長揖未起,姿態謙恭而堅決:“陛下,今日所議,乃關乎國家興亡之大計,臣不敢擅專,必當親稟陛下聖裁。”

言畢,他身形又低了幾分,更顯虔誠。

“請陛下恩準,臣願率師出征祁山,北伐曹魏,以繼先主未竟之業,全其遺誌!”

其聲鏗鏘,擲地有聲。

劉禪聞言,麵色微變,眼中閃過一絲猶疑。

目光在殿內群臣間緩緩掃過,最終定格在武將隊列之首,一位身披銀甲、英姿勃發的大將身上,久久未移。

此人,正是趙雲趙子龍,其赫赫戰功,七進七出之勇,早已名揚四海。

麵對劉禪審視的目光,趙雲微微向前,甲胄之聲清脆悅耳,他亦是一拜到底,聲音堅定而有力:“陛下,曹魏新君初立,關中民心未穩,此時北伐,實乃天賜良機!”

殿內氣氛隨之緊繃,每一句話語都承載著千鈞之重,於這曆史的洪流中,激蕩起層層波瀾。

在那輝煌壯麗的殿堂深處,當一襲白甲、恍若趙雲再世的將領躬身深揖,其姿態宛若春風中初綻的梨花,靜謐而莊重。

這一瞬,仿佛是大自然最悠揚的序曲,引領著整個空間的共鳴。

頃刻間,大殿內回蕩起朝臣們和諧一致的附議之聲,宛如春水潺潺,彙聚成海,波瀾壯闊而又秩序井然。

“陛下,臣等……附議!!”

這簡短而堅定的詞句,承載著群臣的期許與決心,在空中交織成一幅幅壯麗的畫卷。

“……”

片刻的沉靜,似是深邃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引人遐想。

“這北伐,這北伐……”

低聲的呢喃,如同微風拂過古老的戰旗,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榮耀與夢想,在每個人心中激起了層層漣漪。

正當劉禪陛下麵露躊躇,似乎正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欲做出關乎國家命運的抉擇之際。

一道不和諧之音突兀地劃破了這寧靜的氛圍,猶如冬日裏的一聲驚雷,震得人心神一顫。

“陛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這聲音尖銳而急切,如同荒漠中孤獨的旅人發出的最後呼喚,充滿了焦慮與不安,卻也難以掩蓋其背後的深切關懷與憂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