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奔往石門穀的路上,李自成忽然想起來今天正是高迎祥在黑水峪不幸因病被俘的三周年。高迎祥被解到北京後是哪一天死的,李自成不清楚,所以過去兩年他總是把迎祥被俘的日子作為忌日,於軍馬倥傯中同高夫人望北祭奠。原來他們打算在三周年時隆重地祭一祭,近來因大戰日迫,就隻好把這個打算放下,甚而他竟然忘記今天就是七月二十日了。現在忽然想起,心中一陣痛楚。尤其是想著三年來很多將士、親戚、朋友們死的死,散的散,到如今他的處境仍然十分艱危,深覺得辜負當年高闖王對他的期望,也辜負了一批一批跟他起義、受傷和陣亡的人。想到這裏,他越發決心打好這一仗,同時對坐山虎等人的叛變更加憤恨。

馬不停蹄地向前趕路,隻有一次稍停片刻,讓人和馬飲點泉水,吃點幹糧。李強擔心闖王病後在路上喝生水會受不了。在臨動身時特別找了一個裝滿冷開水的軍持掛在腰間,這時取下來遞給自成。將近中午時候,這一小隊人馬趕到了大峪穀。

目前這個小小的山寨中一片準備廝殺的景象,對著石門穀那麵的寨牆上旗幟整齊,架著火銃,擺滿了滾木礌石;將士們有的憑著寨垛瞭望,有的坐在樹蔭下休息。有幾百逃反的老百姓露宿在大樹下和屋簷下,全是老人、婦女和孩子,攜帶著破爛衣物,狼狽不堪。有些不懂事的孩子正在啼哭,有些老人和婦女在唉聲歎氣。看見李雙喜迎接一起人馬進寨,大家都用吃驚的眼光望著,不敢再做聲。隨即大家知道是闖王來到,在心中出現了希望,仿佛有了靠山,紛紛起立相迎。李自成沒有工夫同老百姓多說話,直向麵對石門穀的寨牆走去。

大峪穀正同石門穀一樣,都是保衛藍田和西安的門戶,所以對武關方麵的地勢險惡,對藍田方麵的地勢卻不是那麼險惡。幸虧半年來義軍為保衛商洛山區,把這兩個山寨重新修築,使麵向藍田的寨牆特別高厚,寨門外另設了一道柵門,柵門外的山路挖斷,上架木板,隨時可以拆去。李自成察看了地勢和防禦設施,感到滿意,然後用一隻腳踏著兩個寨垛之間的缺口,向石門穀方麵凝視許久。隔著重重山頭,有二三股濃煙上升,衝入雲霄。他暗暗吃驚,用鞭子指著濃煙問道:

“這是怎麼回事兒?是杆子把石門穀寨中的大廟點著了麼?”

雙喜回答說:“杆子從昨天起就在石門穀附近村莊裏奸淫擄掠,焚燒房子。剛才他們又燒了幾個小村莊,不是燒的大廟。”

闖王恨恨地罵了句:“他媽的!”向雙喜駐紮的宅子走去。路過一群難民前邊時,一個老頭子趕快踉蹌地走到他的麵前,高叉手哀求說:

“闖王,你救救我們吧!這幾年我們受夠了杆子和官兵的苦害,自從你闖王老爺的人馬來到商洛山中……”

闖王不等他說完就回答說:“我明白,你不用說啦。我正在想辦法,不許這些王八蛋苦害你們。”

他沒有更多的話安慰難民,也沒有工夫多說話。可是難民們紛紛跪下,攔著他的去路。許多女人們因為家中死了人,燒了房子,對著他放聲痛哭。那些離得稍遠的難民也都跑來,向他訴說從昨天以來杆子們奸擄燒殺的情形。李自成向大家說道:“都不用說啦,我替你們伸冤就是!”說畢,從另外一條路上走了。到了雙喜住處,他坐下向雙喜問道:

“怎麼逃反的都是些老弱婦女,年輕的男人們都沒看見?”

雙喜說:“年輕的男人們糾合二三百人守住離石門穀幾裏遠的一座山口,名叫紅石崖,使杆子不能過山這邊。我怕他們頂不住,已經派了五十名弟兄前去。”

自成點點頭,又問道:“石門穀有什麼新消息?”

“剛才探子回來稟報:坐山虎還在包圍著大廟,攻不進去,已經有二十幾個人被李友射死。廟裏的人們射法很準,又有兩支火銃,使杆子們進攻不能得手。還有,杆子們人心不齊,狼上狗不上,有的在圍攻大廟,有的趁機到左近村莊裏奸淫搶劫,還有的明的也在圍攻李友,暗中同廟裏的弟兄打招呼,箭向天上射。”

“我就斷定不會一千五百多人都跟著坐山虎嘩變,果然如此。”

“沒有都變。聽說竇開遠和黃三耀就不肯嘩變,隻是他們自己力量小,三耀又在病中,受坐山虎兵力挾製,沒有辦法。還有些人是受了坐山虎的脅迫叛變,並不願替他賣命。”

“既然竇開遠沒有變,出了這樣事,他為何不派人向我稟報?”

“聽說坐山虎一叛變就把寨門奪去。竇開遠派過兩個人出來送消息,都在出寨時被捉了。竇開遠一度被軟禁,今天上午才釋放。”

自成覺得事情更有把握了,在心中說:“幸而我及時趕來,尚不遲誤!”隨即又向雙喜問:

“吳子宜的下落呢?”

“還在被坐山虎扣押著。他身邊的親兵除掉逃出來的兩個,其餘的都死了。”

“廟裏的人們死傷如何?”

“不清楚,隻知道廟中斷水已經兩天了。”

“嶢嶺的官軍有動靜麼?”

“不清楚。”

闖王從椅子上霍地站起,吩咐說:“快吃午飯!吃過飯我就去石門穀收拾這個爛攤子,免得官軍一到就來不及了。”

雙喜大驚:“爸爸!……”

李自成沒有理他,轉向穀英說:“子傑,我怕雙喜初次單獨作戰,閱曆不足,所以叫你帶著病來到這裏,同雙喜一起守大峪穀。倘若敵人來犯,你們見機行事,或堅壁不出,或是你守寨,雙喜出戰。”他又對雙喜吩咐說:“你子傑叔比你大幾歲,也比你閱曆多。遇事多聽他的話,不要自作主張。”

穀英和雙喜又勸他不要去石門穀,說既然雙方已經死傷了許多人,仇恨更深,不多帶人馬去不惟收拾不了已經叛亂的局麵,反而有很大風險。但李自成主意堅決,怒氣衝衝地說:

“廢話!你們休再攔我!目前這事,千鈞一發。稍一遲誤,必至牽動全局,沒法收拾。既然知道是坐山虎挾眾鼓噪,並非所有杆子都死心塌地與我李闖王為敵,我更應該趕快前去。一旦嶢嶺官軍弄清實情,向石門穀大舉進攻,還能夠來得及麼?說不定坐山虎已經同官軍勾了手,等候官軍前來。不要耽誤,快拿飯來!”

親兵們取飯去了。

穀英和雙喜仍不死心,都望著醫生,希望他再勸一勸闖王。但是尚炯明白,凡是闖王已經決定要行的事是很難勸阻的,並且覺得闖王的這個決定也許是惟一拯救危急的辦法,除此別無善策。他深深地鎖著眉頭,慢慢地拈著花白長須,沉吟片刻,隨後望著闖王,麵帶微笑說:

“闖王,商洛山中安危,確實將決定於呼吸之間。坐山虎既敢挾眾鼓噪,就敢投降官軍。縱然現在尚未投降,可是一旦嶢嶺官軍得知實情,大舉進犯,到那時,坐山虎十之十投降官軍。咱們吃過飯就去石門穀,好,要搶在官軍前頭!隻是我有兩個愚見請你聽從,以備不虞。”

“什麼高見?”

“古人說‘有文事者必有武備’,何況今日是前去平亂,並非文事。以你闖王的聲威,此去定能成功,但是也不可不防萬一。我看,既有子傑在此,雙喜可以隨你我前去,至少再挑選五十名精兵帶在身邊。”

闖王想了一下,回答說:“雙喜去可以,也讓他長點閱曆。但人馬帶的多啦會引起他們疑懼,最多隻能帶二三十個人。”

“好,這一點我不勉強。除你自己帶有二十名親兵,加上我同雙喜各帶在身邊的親兵,另外再帶二十名,合起來差不多有五六十人,緩急之際也可以廝殺一陣。”

“不,除我帶來的二十個人外你同雙喜的親兵各帶五名,決不要多帶一個人。有二三十個親兵足夠,多帶人我反而不安全。”

醫生的微笑變成苦笑,無可奈何地搖搖頭,接著說:“還有一個愚見,就是馬上派個人飛馬去石門穀,告訴眾家杆子說你要親自來見他們,天大的事兒聽候你秉公處分;還說明你隨身隻帶了二十名親兵,要大家不必多疑,安靜等候,莫再胡鬧。”

闖王高興地說:“對,子明,應該先派個人去傳諭大家。雙喜,你馬上派一個會傳話的人,不要耽擱!”

匆匆地吃過午飯,李自成就帶著尚炯、雙喜和三十名親兵出發。在上馬之前,老醫生假裝去茅廁,拉著穀英的手,湊近他的耳朵低聲叮嚀幾句。穀英連連點頭,回答說:“我明白,決不有誤。”上馬以後,尚炯看見闖王鬢角淌汗,兩頰發紅,他的心更加沉重。他不僅擔心到石門穀對闖王會有凶險,也擔心闖王的身體會支持不住。隻有他最清楚,自成在久病之後身體有多麼虛弱,如今是用多大的毅力在不眠不休,忍受鞍馬勞頓!

到了紅石崖的時候,由雙喜派往石門穀傳諭的小校尚未轉回,不知眾家杆子聽到闖王的傳諭後有什麼動靜。老醫生極不放心。為著等候小校回來,他要求闖王在紅石崖稍作休息,又陪著闖王同防守山口的百姓談了一陣,詢問兩天來杆子在附近村莊的騷擾情形。但李自成似乎不理解他的用心,一心隻想著趁官軍進攻前趕快去平定叛亂,救出吳汝義、李友和一百多名將士,保住石門寨不落入官軍之手。在紅石崖沒有多停留,闖王又上馬動身了。

烏龍駒精神煥發地走在最前。又走了不到二裏,忽然有一隊奔跑的馬蹄聲迎麵而來。轉瞬之間,從曲折的山路上出現了一小隊人馬,不過二三十人,奔在最前邊的是李雙喜派去的小校,第二個是竇開遠,跟在背後的是竇的手下人。竇是一個不到二十五歲的青年,陝西三原人,曾讀過幾年書,沒有考上秀才,因受村中大戶欺壓,憤而拉杆子,半年前輾轉來到了秦嶺山脈,同黑虎星成了結拜兄弟。他生得麵貌和善,拉杆子從不妄殺一人,人們替他起個外號叫竇阿婆。一個半月前他聽從黑虎星的號召,投了闖王,隨眾杆子駐紮石門穀。黑虎星曾帶他去拜見闖王,在老營住了兩天。現在他離闖王還有十來丈遠就翻身下馬,急步趨前,攔住烏龍駒雙膝跪下,大聲說:

“闖王!坐山虎挾眾嘩變,我沒有法子彈壓,對不起你,請你把我斬了。你沒有多帶人馬,石門穀你千萬不要去!千萬不要去!”

闖王勒住馬韁說道:“起來!石門穀是我手下將士拋頭顱,灑鮮血,從官軍手中奪下的險要去處,為什麼不讓我去,難道你們要讓官軍進去麼?”

“是這樣,闖王,坐山虎已經叛變,什麼事都做得出來。黑虎星沒回來。我是三原人,強龍不壓地頭蛇,手下親信又不多,怕萬一保不了你的駕。剛才是坐山虎想叫我勸你不進石門穀,才放我出來。你既然沒有帶多的人馬來,千萬不要前去。”

闖王說:“我撫心自問,沒有虧待大家的地方,願意隨我起義的是大多數,不信大家都甘心坐視坐山虎背叛了我。你起來,讓我過去!”

竇阿婆跳起來,牽住烏龍駒的韁繩說:“闖王!你千萬去不得!坐山虎已經揚言說不讓你進寨,正在糾合人馬出寨擋駕。我竇開遠粉身碎骨不足惜,可是我求你退回大峪穀,不要前去!”

自成揚鞭大喝道:“丟手!我要看一看坐山虎能不能擋住我走進寨裏!”

“闖王!闖王!請你聽我說,聽我說!……”

“說什麼?”

開遠略微放低聲音說:“我剛才聽說,坐山虎已經同官軍勾手,要獻出石門寨投降。你千萬不要進寨!”

這事雖不出闖王所料,但是果然成為事實,仍不免使他的心中一驚,趕快問道:

“確實麼?”

“坐山虎的兩個親信頭目在私下交談,不提防給我手下的一個弟兄聽到,所以這件事十分確實。”

“那個自號鏟平王的丁國寶,同他一起向官軍投降了麼?”

“不。坐山虎暗中投降的事還在瞞著大家,鏟平王同我們一樣坐在鼓裏。看樣子,坐山虎想等官軍攻寨時,再以兵力挾持我們大家投降,不從的就殺掉。”

“鏟平王為何跟他一起嘩變?”

“鏟平王手下的小頭目也有率領弟兄出寨擾害百姓的,給李友抓到了,他不同鏟平王打個招呼,全數痛打一頓鞭子。鏟平王去要人,雖然李友放了他的人,卻當麵雷暴火跳地責罵他不能夠約束部下。當時丁國寶看在闖王的麵子上,沒有還嘴,可是窩了一肚子氣。坐山虎知道了,馬上就百般挑唆,煽風點火,硬是把丁國寶說變了心,跟著他鼓噪起來。”

“官軍現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