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回 狄梁公審明奸案 閻立本保奏賢臣(2 / 2)

當時將湯得忠由捕廳內提出,申斥一番,說他固執不通,疏於訪察,\"因你是個一榜,不忍株連,仍著回家中教讀。徐德泰雖未與周氏同謀,究屬因奸起見,擬定徐德泰絞監候的罪名。畢順的母親,同那個小女孩子,賞了五十千錢,以資度活。\"吩咐已完,然後退堂,令他三人回去,這也不在話下。

單表狄公回轉書房,備了四柱公文,將原案的情節,以及各犯人的口供,申文上憲。畢周氏擬了淩遲的重罪,直等回批下來,便明正典刑。

誰知這案件訊明,一個昌平縣內無不議論紛紛,街談巷議,說:\"這位縣太爺,真是自古及今,有一無二,這樣疑難的案情,竟被他審出真供,把死鬼伸了冤枉。此乃是我們的福氣,地方上有這如此的好清正官。\"那一個說:\"畢順的事,你可曉得麼?\"這一個說:\"胡作賓為華國祥一口咬定,說他毒害新人,那件事,格外難呢!若是別的個縣官,在這姓胡的身上,必要用刑拷問,狄太爺便知道不是他,豈不是有先見之明麼?而且六裏墩那案,宿廟燒香,得了夢兆,就把那個姓邵的尋獲,諸如這幾件疑案,斷得毫發無訛。聽說等公文下來,這畢周氏還要淩遲呢,那時我們倒要往法場去看。\"誰知這百姓私自議論,從此便你傳我,我傳你,不到半月之久,狄公的公文未到山東,那山東巡撫已知這事。此人乃姓閻名立本,生平正直無私,自蒞任以來,專門訪問民情,觀察僚吏。一月之前,狄公因開棺驗畢順的身屍,未得畢順的治命傷處,當時自請處分,這件事上去,閻公展看之後心下想道:\"此案甚屬離奇,豈能無影無蹤地便開棺相驗,無非他苛索貧民,所欲不遂,找出這事,恐嚇那百姓的錢財。後來遇到地方上的紳士,逼令開棺,以致弄巧成拙,隻得自請處分。\"正擬用批申斥,飭令革職離任,複又想道:\"縱或他是因貪起見,若無把握,雖有人唆使,他亦何敢開棺相驗,豈不知道開驗無傷,罪幹反坐?照此看來,倒是令人可疑,或者是個好官,實心為民理事雪冤。你看,他來文上麵,說私訪知情,因而開棺相驗。究或聞風有什麼事件,要實事求是辦理的,以致反纏擾在自己身上。這一件公事,這人一生好醜,便可在這上分辨。我且批:''''革職留任,務究根底,以便水落石出。俟凶手緝獲,訊出案件,仍複具情稟複。''''\"這批批畢,回文到了昌平,狄公遂日夜私訪,得了實情,現已例供實情詳複。

這日間立本得了這件的公事,將前後的口供推鞫一番,不禁拍案叫道:\"天下真有如此的好官,不能為朝廷大用,但在這偏州小縣,做個邑宰,豈不可惜!我閻某不知便罷,今日既然曉得,若是知而不舉,豈非我蔽塞賢路!\"隨起了一道保舉奏稿,八百裏馬遞,先將案情敘上,然後保舉狄公乃宰相之才,不可屈於下位。

此時當今天子,乃是唐高宗晏駕之後,中宗接位,被貶房州,武則天娘娘坐朝理政。這武後乃是太宗的才人,賜號武媚,太宗駕崩,大放宮娥,她便削發為尼,做了佛門弟子。誰知性情陰險,品貌頗佳,及高宗即位之後,這日出外拈香,見了這個女尼,心上甚是喜悅。其時王皇後知道高宗之意,陰令她複行蓄發,納入後宮,不上數年,高宗寵信,封為昭儀。由此她便生不良之心,反將王皇後同蕭皇後害死,她居了正宮之位。以後便宣淫無道,穢亂春宮。高宗崩後,她便將中宗貶至房州,降為盧陵王,不稱天子。所有武則天娘娘家中的內侄,如承嗣、三思等人,皆封為極品之職,執掌朝政;而將前頭先皇的舊臣諸人,即如徐敬業、駱賓王這一班顧命的諸大臣子,托孤的元老三公,皆置之不用。其時武則天娘娘,日夜荒淫無道,中外騷然,把一個唐室的江山,幾乎改為姓武。而且武則天娘娘,自立國號,稱為後周......種種惡習,一筆總難盡述。所幸者有一好處,凡是在朝有才有學之人,她還肯敬重十分。閻立本知道這武後娘娘為人敬賢愛士,閻立本雖想欲整理朝綱,無奈一人力薄,此時見昌平縣知縣狄仁傑例如此清正,兼有才學,隨即具了一奏本,申奏朝廷之上。特請武則天娘娘,不同資格,升狄仁傑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