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3 / 3)

王亮為推進中大觀瀾所投的創業團隊能進行更快的產業孵化,年初個人拿出大量的資金,在青泉濱江高新產業園區內投資建造一座觀瀾產業小鎮,建造了一批廠房、辦公寫字樓、研發實驗基地、商務平台以及員工生活區。

觀瀾產業小鎮主體占地逾三千畝,目前一期已經建成,就等著引進第一批企業入駐。

現在項目談妥了,星微電子的新廠元旦之後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啟動起來,預計過了春節,組裝車間就能投產,半年之間就能達到預設產能,這要比星微電子在啟陽市投建新廠要高效得多。

星微電子的投資雖然不大,但王亮投入極大的精力,差不多這一個多月來,跟羅強見麵長聊就有七八次,也趕著高燦、趙陽他們跟星微電子的團隊保持密切聯係。

星微電子以往更注重跟外資品牌的合作,下一步的擴張發展,也主要側重從外資品牌廠商手裏接單,這是羅強已經擬定的計劃跟策略,王亮對電子信息產品也談不上多熟悉,不會胡亂指揮,但從宏觀產業、經濟發展環境上,王亮是絕對有發言權的:

“國內房地產市場這幾年來的異樣繁榮,從根本上來講,是國內經濟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積累之後,一次大的井噴,這實際代表著國內其他領域的消費市場體量日益擴大、繁榮,對中高端消費產品的需求也將越來越高。星微電子要不要做自己的品牌,我說不好,但即便現在做自己的品牌還不夠成熟,星微電子未來真正的發展重心還是要跟國內品牌廠商合作,重點開發國內的市場——我也注意到,這恰恰是星微電子的同行目前所忽視的,是星微電子能奮起直追的領域。”

王亮的判斷,羅強是認同的,隻是星微電子之前的資源有限,他隻能一步步的推動星微電子業務的拓展,隻能去抓一兩家重點客戶,而眼下星微電子看似融資額度沒有什麼變化,但這一個多月來的接觸,羅強認識到新潮銳、大商資本背後的資源,甚至哪怕是將中大觀瀾這些年所扶持的在電子信息及多媒體方麵的創業團隊跟星微電子整合成一個體係,就能讓星微電子從量到質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羅強自然就有信心同時兼顧多客戶、多市場的業務開發。

王亮又跟張浩然聊了很多關於推進觀瀾產業小鎮的發展事宜。

王亮個人出資在青泉濱江高新產業園內建觀瀾產業小鎮,一方麵是推進中大觀瀾所投創業團隊進行更大規模的產業孵化,另一方麵也是張偉任、孫建業多多少少的製肘,限製了青泉市政府對高新產業園的軟硬件基礎投入,所以他就跟青泉市政府簽署協議,從高新產業園拿出兩千畝以工業用地為主,配套少量住宅及商業用地的建設用地,進行聯合開發,將產業園基礎設施的年投入幅度提高到之前的三倍以上。

除了這個之外,王亮還在觀瀾產業小鎮的東翼,簽下五千畝無法耕作以及房屋建造的礦區沉陷地,計劃投入五個億進行生態改造,為觀瀾產業小鎮打造一座丘陵濕地公園出來,以便觀瀾產業小鎮未來能有旅遊等產業領域的增值發展。

觀瀾產業小鎮雖然位於濱江高新區內,但距離青泉新銳城距離有七公裏,未來十年內都看不到濱江新區有發展到觀瀾產業小鎮的趨勢,就是目前已經在造的高速公路以及青泉與商都之間的第三座跨江大橋,從觀瀾產業小鎮西翼通過,適宜做大產業規模。

當然了,王亮個人目前才投入十億資金,一期將小鎮的框架給搭了起來,後續還需要二到三十億的資金,才能將軟硬件基礎設施都做好,王亮不希望都是他個人投入,這次回來打算跟西隆集團孔文正他們接觸,就是希望將他們手裏的資金引進來。

要僅僅是王亮個人投入,他手裏是抓著一百億的巨量資金,但最多也隻能在青泉、商都做兩三個這樣的項目,而要是能將青泉煤炭圈的資本大規模引入進來,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當然,談成的難度很大,畢竟相比較此時炙手可熱、可謂黑金的煤炭開采、以城市住宅、寫字樓為主的房地產開發,跑到角落裏發展以產業發展為主、培育期可能長達十年的產業小鎮,目前能看到的回報率實在太低,都未必能趕得上買銀行理財,王亮也不清楚能說服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