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求親之計(1 / 2)

“如今高句麗已經滅國,但是其疆土卻分散在其他三國手中,這並不是咱們希望的最終結果,但是我軍現在的實力又不能同時與其餘三國同時開戰,而且還要提防西麵的鮮卑部,諸位有何良策妙計不妨道來。”楊奉在將所占高句麗區域的局麵穩定下來之後,便開始準備下一步的戰略。

除了田豐、太史慈、張郃、黃敘、褚燕、華雄、典韋、許褚等人之外,公孫康也破格在列了。從這裏可以看出,楊奉對智勇雙全的公孫康已經是極為喜歡了,並且經過楊奉的有意栽培,公孫康也不負眾望,日後成為了楊奉手下的第二代將領中的一員將才。

這確實是一個不好解決的問題,眾人聽了,紛紛沉思起來,一時間沒人說話。

楊奉見眾人都沉默不言,便道:“仲安,你先將塞外的情況簡單描述一下,讓大家了解一下。”

公孫康應了一聲“是”,稍微理了理思路,開始介紹道:“在幽州的北部,除了東部鮮卑一族之外有四個國家,分別是高句麗國、夫餘國、挹婁國和沃沮國,其中以高句麗國人口最多,實力最強,屢次進犯其他三國。在這剩下的三國當中,論實力便要數夫餘國,其次是沃沮國,最後是挹婁國。由於高句麗國實力太強,三國中無一是其對手,使得這三國不得不抱成一團,共同防禦高句麗國的進犯,這才維持了這四國多年相安無事的境況,這也是主公為何能夠聯絡其他三國同伐高句麗國的原因了。”

公孫康講到這裏,見無人提出疑問,便繼續向下道:“所以,如果主公繼續進軍,則隻會讓這三國聯合起來,這三國雖然都不是什麼大國,但是軍隊加在一起也有三十萬之眾,且其以騎兵居多,實力不容小覷。以康來看,主公不如暫且按兵不動,靜觀其變,或使計挑起三國之間的爭鬥,不出兩年,主公必可不費吹灰之力,坐收漁翁之利,如此則塞北可定也。一旦四國平定之後,主公將得到一支強大的騎兵團,則鮮卑騎兵亦不足為慮哉。”

進則三國同盟,退則三國爭鬥,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計策,公孫康雖然年紀輕輕,但謀略已經超人一等了,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聽了公孫康的這番話之後,楊奉雙眉緊鎖,默不作聲,似乎是在思考什麼問題。過了一會,楊奉對公孫康道:“兩年的時間過長,到時候中原局勢還不知會發生如何變化,仲安有沒有短期內便可解決這三國的更好的辦法?”

這下子可把公孫康給難住了,他雖說有智,但畢竟年輕,經曆戰事不多,何況短期內解決擁有三十萬騎兵的三國聯盟卻非一件易事。

公孫康開始沉思起來,苦思良策,這時候張郃突然道:“三國聯盟實力倍增,我等不可直接與之衝突,以郃之意,可運用遠交近攻之策,聯合夫餘國滅掉沃沮國和挹婁國,最後再將夫餘國滅掉。”

褚燕聽了之後,搖了搖頭道:“俊義的秦滅六國之計雖妙,但有高句麗滅國的前車之鑒,三國必然會有唇亡齒寒之想,何況三國國王對主公又不甚了解,豈能輕易相信,而且我們也沒有出兵的理由,隻會授人以把柄,我看此計不可行。”

這時候公孫康忽然靈機一動道:“主公,我有一計,可達成此遠交近攻之策。”

楊奉大喜,忙道:“仲安既有妙計,速速講來。”

公孫康道:“三國之中,最強的便是這夫餘國,夫餘國的國王陰不敬今年已經五十有六,膝下沒有一個兒子,卻有二十多個女兒,在這這二十多個女兒當中,陰不敬最喜愛的是他的小女兒靜璿公主。說起這個靜璿公主,是夫餘國的第一美女,有傾國傾城之貌,而且靜璿公主的才華更是舉國無一人可以堪比,陰不敬向來對其言聽計從,大有百年之後,將夫餘國的王位傳給靜璿公主的夫婿之意。也正是因為如此,雖然上門求婚者絡繹不絕,但大都是看中了夫餘國國王的寶座,而且靜璿公主的眼界過高,非是英雄不嫁,致使靜璿公主今年雖然已經二十有四,依然待字閨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