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在呂布和陳宮的勸說下,這些人全都投靠了呂布。
本來,袞州爭奪戰應該就這樣結束了,但是,事情的發展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就在呂布正要收兵的時候,忽然東、南、北門喊殺聲又起,似有無數軍馬殺來,呂布等人大驚,難道曹操援軍來到,可是曹操軍隊所剩最多不過兩萬人,豈能再敢來濮陽城內送死。
呂布一麵命眾軍原地列陣待命,一麵命令斥候前去打探,不一會,斥候來報,說是鎮北大將軍楊奉親率青、冀、徐三州兵馬,不知多少,兵分三路正向這邊殺來。呂布大驚失色,再看看自己的士兵,剛剛經曆一場大戰,士卒甚是疲憊,更不用說剛投降的曹軍了,士氣全無。
是戰還是退,呂布心中不禁打起了鼓。陳宮策馬上前對呂布道:“我軍疲憊,敵軍勢大,溫侯不可力拚,為今之計,隻有保存實力,退回陳留,再從長計議,不然溫侯之前所做一切隻會成為徒勞,徒為他人做嫁衣。”
聽了陳宮的話,呂布深覺有理,於是便當機立斷,自己率領一軍斷後,命令郝萌、陳宮率領大軍撤回陳留。撤退中,呂布心有未甘,恨聲道:“這個楊獻之屢屢破壞我的好事,終有一日,我必親手殺之,方解心頭之恨。”
待呂布兵馬退進,楊奉立即命人緊閉四門。原來,這次楊奉早在曹操、呂布爭奪袞州的時候,便悄悄率軍趕來。一路上,楊奉命令大軍晝伏夜行,避關躲隘,悄然進軍。而且呂布和曹操的注意力都是集中在對方身上,絲毫沒有發覺楊奉大軍的動向。
到達濮陽附近後,楊奉將大軍藏匿下來,時刻關注戰局,在趁呂布、曹操濮陽火拚之後,兩敗俱傷,已無戰力的情況下,楊奉突然率軍趁虛而入。楊奉所率軍隊隻有兩萬餘人,為了虛張聲勢,楊奉命令士兵都扯開了嗓子大喊,以至於斥候弄不清到底有多少人馬,從而嚇走了呂布。
荀彧、程立二人得到曹操身死的消息,更是探到楊奉親率大軍來爭奪袞州,不敢再在此地久留,便率領僅剩的兩萬大軍退回鄄城。夏侯惇正在鄄城養傷,乍聽到曹操身亡的消息,不禁大叫一聲,傷口迸裂,口吐鮮血,昏死過去。
荀彧、程立急忙將其救醒,夏侯惇悠悠醒來,非要掙紮著找呂布拚命不可,荀彧和程立乃是文官,豈能勸得住夏侯惇,就在這時,曹仁敗回,見到夏侯惇的樣子,無奈之下,隻得出手將他打暈。
望著昏迷的夏侯惇,想起了死去的曹操,眾人皆不知該何去何從,袞州隻剩下鄄城還在曹軍手中,其餘全部陷落,而且鄄城兵寡糧少,難以堅守。正在彷徨間,曹仁一跺腳,恨聲道:“主公即死,我等無處可出,不如反身力戰,為孟德報仇。”
程立急忙攔住曹仁道:“子孝此言差矣,主公已死,我等當留有用之身,以圖東山再起,為主公報仇雪恨。若是現在前去,無疑飛蛾撲火,自尋死路,我等身死不足為道,主公之仇何人來報?”
曹仁頓時無語,程立見說動了曹仁,繼續道:“為今之計,不如去司州,投袁紹,紹與呂布素有深仇,必可為主公報仇。”
荀彧也道:“仲德之言甚是,主公雖然身死,然而大公子曹昂現已成人,主公之仇須得大公子去報,而且大公子更需要我等竭力輔佐,豈能現在去白白送死。”曹仁見荀彧、程立兩人都是這樣說,想想確實無處可去,隻得同意。
於是,眾人急忙保了曹操的家眷和正在昏迷的夏侯惇,盡率三萬人馬棄了鄄城,投奔司州袁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