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字文和,甘肅武威人。賈詡少年便深沉多謀,從不輕易與人結交,隻有漢陽人閻忠獨具慧眼,說他具有張良、陳平一樣的奇才。賈詡“奇才”的最早體現,是在一次與涼州氐族的交鋒中。
當時,賈詡因病辭掉了剛做不久的郎官,從洛陽返鄉,途中遭遇反叛的氐族部眾,同行數十人都被害了。賈詡卻臨危不懼,冷靜地對氐人說:“我是段熲的外甥,你們不要活埋我,我家必出重金贖我。”
段熲當時是朝廷太尉,主掌兵權,不久前還親自出兵邊境,威震涼州。氐人一聽,果然不敢殺害賈詡,反而與他盟誓,送他返鄉。實際上,賈詡根本不是段熲的外甥,生死關頭的一席謊話,足見他的鎮定和機變。
在三國謀士群中,賈詡是頗為特殊的一個。他沒有諸葛亮那樣開濟兩朝的功業、死而後已的忠誠;也無荀彧那樣明識善籌、襄助霸業的“表現”。但若論複雜時局下的權謀機變、趨利避禍,幾乎無人能出其右,當時就贏得了天下“智計之首”的名聲。直到今天,他也是三國諸謀士中備受爭議的一位。有人說,賈詡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算準了各路人心,前後四次改投主人,竟然次次受到重用;也有人說,一場亂世,他是最沒氣節的人,為求保身,一條毒計就讓百萬生靈塗炭。
然而,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生性多疑的曹操身邊,郭嘉早夭、楊修賜死、荀彧憂憤而終、徐庶一言不發,唯有賈詡善終。當他以77歲高齡、位列三公的顯赫地位安然去世時,他一手扶上帝位的魏文帝曹丕,還封蔭了他的子孫,保全了他家的三代富貴。依照當時“人過五十不稱夭”、“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標準,賈詡真可謂壽比南山。
而現在賈詡正在董卓手下,但是並不得到董卓的欣賞,一方麵是因為李儒的排擠,另一方麵則是賈詡這個人不會阿諛奉承,所以也不討得董卓歡心,而賈詡的為人也是十分低調,並沒有因此而產生過怨恨,相反好像有一種無事一身輕的感覺,因為賈詡不愛與人交往,每天也隻是在家閉門讀書。
直到有一天,一個神秘人的到訪,改變了賈詡的一生,這個人就是青州牧楊奉。
也許大家覺得很奇怪,楊奉現在不是在冀州嗎,怎麼會忽然間跑到長安來了,為什麼要過來?且聽楊老三慢慢道來。
原來,那天楊奉來到何琳的臥室,準備和她好好親熱一番,卻發現何琳一人在那裏偷偷流眼淚,楊奉便問她原因。何琳開始不說,後來在楊奉的追問之下,何琳才說出了一個能夠震驚天下的大秘密,前不久從長安逃回來一個宮女,正是原來伺候何琳的那個小惠。
這個可以震驚天下的消息就是獻帝劉聰已經死了,而且是被董卓親手害死的,事情很簡單,因為獻帝一天天長大,覺得自己總是受製於董卓很是窩心,便不時在言語中開始有所抵觸,結果在一次董卓醉酒後,因為獻帝冷傲不恭的態度惹惱了董卓,董卓失手殺了獻帝。
殺害了獻帝之後,董卓也不禁醒酒了,這件事畢竟事關重大,所以董卓連最為相信的李儒都沒有告訴。在向百官謊稱皇上龍體有恙後的第七日,董卓不知從哪裏找來一個和劉聰幾乎一模一樣的人來冒充獻帝,竟然所有的人都被其騙過了。
獻帝雖說不是何琳的親生骨肉,但是在劉辨被董卓害死之後,何琳確實也將劉聰當作了自己的親生兒子,隻是沒想到劉聰也是和他的哥哥一樣,死在董卓的手中,要說何琳傷心欲絕也是很可能的。
聽到這個消息,楊奉不禁極度震驚,在冷靜之後,楊奉考慮到既然在自己到來後,三國的曆史發生了這麼多的更改,恐怕這次傳授給王允的改版連環計也未必能夠成功,看來需要自己親自到長安城參與誅滅董卓的行動,也就是楊奉的這個決定收了西涼賈詡、攬了長安四美,這在後麵還有介紹。
論起智謀來講,賈詡尚在李儒之上,隻是賈詡為人甚是低調,不善表露自己的才能,在董卓手下也沒有受到什麼大用。賈詡也看到董卓時代不會長久,所以對自己的現狀也沒有任何怨言,反而是落得個悠閑自樂。
這天,賈詡在書房讀書至深夜,回到臥室之中,剛剛點亮油燈,忽然發現屋內站著一個人,正麵帶微笑的看著自己,這一下可把賈詡嚇得魂飛天外。賈詡正準備高聲喊叫,隻聽來人道:“文和先生莫怕,在下此來並無惡意。”
賈詡指著來人,有點結巴:“你……你是何人,因何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