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妖僧排陣困英雄,助道回天強立功;
哄動蠻王開殺戮,生靈百萬喪場中。
卻說狄龍、焦廷貴在陣中央,王和尚喝令神兵來拿他,狄龍說:“如今料不能逃脫,我與你跑上法台將妖僧殺死,我們縱死在陣中也得瞑目。”焦廷貴說:“公子之言有理。”二馬一拍,搶上法台。王和尚一見二將來得凶勇,飛槍上台,急忙取出落魂鈴,口念真言搖了兩搖,二將在馬上已昏昏迷迷,跌落馬下。王禪師吩咐手下兵丁:“將二人收入囚車,待拿了狄青,一同解上我主大王發落。”歇一會,焦廷貴、狄龍蘇醒了,睜眼一看,見身陷入囚車,方知被妖僧法術擒了,此時心中十分懊惱:不該強領帥令到此打陣。焦廷貴憤恨難消,將禿賊呼罵不絕口。
又說眾天兵把宋軍一千五百,齊困到中央戊己土陷坑中。宋兵心慌意亂,踏著此處,響聲處,一千五百人馬俱下坑中。王和尚用旗一揮,天兵各歸本位,令人到蒙雲關,將張忠、李義、嶽綱俱上了囚車,推入陣中,連焦廷貴、狄龍共是五架囚車,齊放法台之下不表。
再說王元帥與狄元帥,見狄龍、焦廷貴二人,帶兵直進陣中,隻望鳴金,意二將便回,豈知彼二人自逞英雄,聞金不退,進陣不回。二位元帥嚇得大驚失色,連說:“不好了,二人殺入陣中,定然性命不保。”心頭著急。又見陣內殺氣衝天,旗幡變動;有半個時辰,陣中方才不見殺氣,動靜收藏。二位元帥就知,不是被擒,定必傷殘了性命。王元帥口中嗟歎不已。狄元帥思起父子親情,猶如萬箭穿心,暗暗垂淚,呼聲:“逆子!你未出馬就囑咐你淺進陣中,略探消息。你就滿口應承,與王元帥立令,鳴金即回。豈知你聞金不退,硬進陣中,如今生死未卜。這焦廷貴,雖然一魯莽之夫,也是忠義之人,隨著本帥多年,也深可惜。”王夫人勸言,呼:“元帥,何必煩惱,死死生生自有數分。公子打陣雖然凶吉未分,料這妖道傷人,俱用落魂鈴,生擒囚下,也未可知。”狄元帥說:“他二人自取其禍,也言不得了。隻懮這妖道擺下惡陣,何日能破他,如何打算方可?”王夫人說:“你放心,雖然妖道有此法術,擺下此惡陣困了我師將土,也是眾將該有此災,非於兵將之弱,我們且緊閉營門,往汴京調取穆桂英。她一日一夜可至,相與進陣,自可破了。”狄元帥無奈,隻得收兵,連夜差人回汴京。又發令緊閉營門,不許懈惰。
當夜,狄元帥為思兒子被陷陣中,無情無趣悶坐帳中,不覺隱凡而臥。忽聞外廂有腳步聲響,一刻,隻見二位青衣童子至帳前笑言,呼:“武曲星君,吾主武侯差吾等來相請,現在洞中相見。”狄元帥也不問他姓名,即隨著二青衣而去,耳邊隻聞風響,身如人雲中。不一時到了一座宮殿,甚覺幽雅,元帥進了中門而入,側耳又聞音樂之聲,無數仙官兩旁坐定,一尊神聖在中央,綸巾羽扇,身披鶴衣,色分八卦,腰束九股絲絛,麵如冠王,目似流星,一見即離位恭身,揖至大殿中見禮坐下。尊神呼:“狄元戎,你今日奉召征南,蒙雲關上遇了妖僧擺下惡陣,若破此陣,除非是段紅玉,她乃千年狐狸轉世。她有一寶,名曰陰沙,若用此沙一撒,其陣立破。令公子狄龍,乃左輔星下凡,他兩人乃千裏姻緣,必然請到女將軍方能破此陣。吾曾算過,若是甲子之日錯過,這段良緣再沒處尋了。若汴京人至,也不能破此陣,這是天數,非人力所強為。但令公子良姻為要。吾乃後漢諸葛也。”言罷,吩咐二青衣:“速送狄元戎回營。”狄帥正要開言,隻見青衣將他一推,忽然蘇醒,四下一看,方知作一大夢,開言便問左右:“此時候將有幾鼓?”有巡邏更軍人稟上:“正三更了。”狄元帥聞言,細想夢中之事,實奇哉。不信此事有些奇驗,有此神靈。果有此事,乃天助成功也。再思一番,還是曆曆可說。他言如此,狄龍二人未曾被害。
思思量量,不覺天色已亮。命左右出營外,喚一二處土民速帶進來。左右領命,去了半刻,帶了兩個年老土民來到帳前下跪。狄元帥吩咐他起來,詢問道:“你此處可有諸葛武侯廟否?”二老民稟說:“此地有名山,曰富春山,在西南角,離此一百八十裏,果然山上有一武侯廟。前時,蜀漢得他征平孟獲,不傷害一個黎民,百姓沾感他恩,是以建立廟宇把享。”狄帥大悅,厚賞老民而去,帶喜色道:“這是天子的洪福,感動神明前來托夢。這武侯乃後漢一忠臣也,他指示說,要破此陣除非段紅玉。前者她已有意投降,思我兒為婚,但今不知她在於何處,實難尋見。”又想,神聖吩咐,不可不信,何不前去進香謝謝神明,求簽再探消息便了。五指推算來,今日壬戌,明日癸亥,後日甲子又到。次日,狄帥說與王元帥知之,王元帥說道:“此乃南蠻之地,若去,必改換去戎裝悄悄而行才好。”狄帥說:“本帥此去,隻帶大將一員,暗藏兵刃假扮商人,在客店一宵,暗中密訪。”言罷,狄元帥即令石玉換過衣裝,暗藏兵器,別過眾人而去。王元帥放心不下,又差孟定國、高明、楊唐三將,帶領精兵二千在半途埋伏,以防不測,又差五十名小軍,在富青山四方周圍打聽,若有急事,即速奔回,以便救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