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王夫人奉旨興師 孫總兵背君投敵(2 / 2)

嶽綱、高明一進了帥堂,喝聲:“你等快些喚孫振出來,有緊要語與他說!”這些衙役等早見孫振已命人提出劉、張二人,所以刀斧手俱在帥堂伺候。此時孫振往後西門逃去,眾人尚然不知,隻道老爺退進後堂去,眾衙役便說:“二位老爺是哪裏來的?有甚公事,請說明白,好進去回話。”嶽綱、高明喝聲:“胡說!我們軍情緊急,焉有長篇話說!快快喚出你們狗官出來,問他有多大官兒,誤了我軍情?”眾行役見二人口出大言,必是有些來曆,不敢言論,連忙進內。隻見後堂悄悄肅靜,並無一人。樓外房中找尋了一會,不獨老爺不見,連夫人、侍女俱無。這差人隻得出來向二人說:“老爺方才進內,此刻不知往何處去了。”二人聞言大怒,喝聲:“胡說!你本官出門,難道你們不知?”正說問,隻見轅門口遠遠捆綁著二人,有四個劊子手守著在此。忙問:“這是何人?”差人回說:“這是狄元帥手下二將劉慶、張忠,隻因臨陣私逃到此,被我家老爺拿住,今日奉令開刀。”嶽綱、高明聽了,嗟歎一聲,大罵:“狠心孫賊!我們來遲一步,二人性命休矣。”忙命兵丁解了繩索。但這些刀斧手、衙役見二位相貌凶惡,口出大言,又見本官逃去,不知為著何故,誰敢攔阻?正是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難飛,眾人竟一個人走盡了。

當時張忠、劉慶在轅門得放了綁,一程來至大堂,欲尋孫振廝鬧。一見了嶽綱、高明二人,方知他們來搭救,但不知其詳。二人見問,一一說明,劉、張大喜,叩謝道:“不是二位早來一刻,已被奸臣所害。我亦不待欽差到來拿他,且扭鎖這奸臣回朝,親,自殺剮,方消此恨。”嶽綱說:“二位將軍不必了。早間眾行役說他已逃去,但朝廷欽差不日就到,他焉能逃脫?況我二人奉令來取二位同去隨征,因你路途慣熟,如若二位一去朝中,往返二十多天,行軍救困急於燃眉,如何是好?不如我們不理這奸臣,待欽差去拿。我等同去,快快催兵,解了狄千歲之圍,有何不妙?”二人應允,一程不分晝夜趕回,一同下馬,進來見了元帥。嶽綱、高明將前事一一稟明,王元帥與楊將軍眾將且驚且喜,背後罵奸臣惡毒,若待朝廷欽差到來拿這奸臣,放二位將軍,已是不及,不然被害了。劉慶、張忠二人說:“若非元帥差人搭救,我二人必做刀頭之鬼。今得全性命,皆賴元帥之力與二位小將軍行程之速。恩同再造,不可有忘!”王元帥與二將說:“此乃將軍二人造化,聖上洪福,不應失此忠義之臣。”二人稱謝不已。言談一會,不覺天色已晚,元帥吩咐擺下酒宴,與二位將軍壓驚。是晚排來酒宴,元帥與眾位小英雄各依官職高低而坐,一同盡歡吃酒,至更深方散。

到了次日,王元帥問張忠、劉慶二人路程如何阻險,狄元帥如何被困,二將說:“元帥,我們一到邊關,在蒙雲關安營,此關高聳,十分堅固,雄兵猛將不足為多。頭一陣小將出馬,已殺敗了南將,傷兵千餘;第二陣將張弟出敵,斬他大將先鋒,也傷他兵千五百餘。我兵非不精,將非不勇。但此關主將姓段名洪,有女名喚紅玉,神通廣大,法力高強。第三次討戰,元帥不許人出敵,欲掛免戰牌,小將心頭不服,恃勇開兵,被他妖術擒拿回關,用邪符迷了真性,反奔宋營討戰。若非元帥細心體查,小將一命難存。後來移營至高山,也是女將法力。此關賤婢甚是厲害的。”王元帥聽了點頭說:“南蠻乃一烏合之眾,叛逆之徒也,也有女將如此之能?倘此女降順,何愁不指日成功?”說完,吩咐拔寨登程。一路趕兵兼程進發,已有月餘,進至南蠻之地。初入廣南,一路俱有武將把守,關隘地土還屬大宋。王元帥是日正在催兵進發,忽有探子報道:“我軍慢進!”不知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