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懂得感恩,給自己安裝一顆感恩的心(2 / 3)

3.感恩是多贏的工作哲學

愛默生說:“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在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也幫助了自己。”所以,應該伸出你的手去幫助別人,而不是伸出腳去試圖絆倒他們。

生活和工作中,人們往往因陌生人的幫助而感動不已,但對身邊許多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人的恩德卻視而不見,他們把這些視為自己應得的。即使有感恩的心,也常常隻是記得感謝給我們關心、幫助、掌聲的人,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會助一臂之力,卻很少有人去感激傷害、欺騙、打擊過我們的人,我們常常對他們報以怨恨。其實,對那些傷害過我們、帶給我們疼痛的人,我們也應該感恩,正是他們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我們不僅要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體會真情,更要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驅逐傷害。

劉潔畢業於哈佛大學商學院,曾就職於美國西南航空公司。與她相處過的同事都對她的微笑、善良和勤勞留有深刻的印象,幾乎每一個和她相處過的人都成了她的朋友。

有人不解,問劉潔有什麼與人相處的秘訣。

劉潔微笑著說:

一切應該歸功於我的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就教導我,對周圍任何人的給予,都應該抱有感恩的心態,而且要永遠銘記,要使自己盡快忘記那些不快。

我幸運地獲得了這份工作,有很多友善的同事,雖然上司對我的要求很嚴格,但在生活方麵對我很照顧。所有的這一切,我都銘記在心,對他們心存感激。

我一直帶著這種感激的態度去工作,很快我就發現,一切都美好起來,一些微不足道的不快也很快過去。我總是工作得很開心,大家也都很樂意幫助我。

企業也是一樣,所有的同事都更願意幫助那些知恩圖報的人,老板也更願意提拔那些一直對公司抱有感恩心態的員工,因為這些員工更容易相處,對工作更富有熱情,對公司更忠誠!

感恩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更是一種向上的力量。當你以一種知恩圖報的心情去工作時,你會工作得更愉快,更有效率!

張輝是美國奧美廣告公司的一名設計師,有一次被公司總部安排前往德國工作。與美國輕鬆、自由的工作氛圍相比,德國的工作環境顯得緊張、嚴肅並有緊迫感,這讓張輝很不適應。

張輝向上司抱怨:“這邊簡直糟透了,我就像一條放在死海裏的魚,連呼吸都很困難!”上司是一位在德國工作多年的美國人,他完全能理解張輝的感受。

“我教你一個簡單的方法,每天至少說50遍‘我很感激’或者‘謝謝你’,記住,要麵帶微笑,要發自內心。”

張輝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一開始覺得很別扭,要知道“刻意地發自內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幾天下來,張輝覺得周圍的同事似乎友善了許多,而且自己在說“謝謝你”的時候也越來越自然,因為感激已經像種子一樣在他心裏悄悄發芽生根。

漸漸地,張輝發現周圍的環境並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樣糟糕。到後來,張輝發現在德國工作是一件既能磨練人又讓人感到愉快的事情,是感恩的態度改變了這一切!

“謝謝你!”“我很感激!”當你微笑而真誠地說出這些話之後,感恩的種子已經在你自己和別人的心裏種下了,這是比任何物質獎勵都寶貴的禮物!

學會感恩,不僅僅意味著要擁有寬廣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實際上,它更應是一種愉悅自我的智慧。感恩是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當一個人懂得感恩時,便會將感恩化作一種充滿愛的行動,在生活中實踐。感恩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更是一種對工作的責任,一種追求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一個人會因感恩而感到工作順利,會因感恩而感到心情愉悅,感恩的心,是一粒和諧的種子。我們隻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就能發現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麗,就能永遠快樂地生活在溫暖而充滿真情的陽光裏!

作為企業的一分子,無論你是才華出眾的“領導人物”,還是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如果你始終抱著對工作、對企業、對老板感恩的心,就很容易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會更有親和力和影響力。

4.要感恩,不要忘恩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記者到山裏采風。他遇到一個窮苦孩子,他的家四壁透風。攝影師立即慷慨解囊,幫助他家建了一座房子。房子蓋好時,記者特地從城裏打來電話詢問那孩子搬進新房是否高興。那孩子卻說了一句讓這位捐資者心寒的話,他說:“房子不錯,就是還缺個電視。”雖然這個捐資者多少有一點兒“施恩圖報”之心,但那個孩子把施恩者當搖錢樹,不停對其榨取,其冷漠與欲望結合的回饋,實在是對關愛之心的一種褻瀆。

《說文》把“恩”這個字解釋為“惠也”。所謂恩惠,自然有施之一方和受之一方。恩是用惠將施受兩個方麵的情感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在我們豐富的語言中有很多精辟的詞語,如恩怨分明、知恩圖報、忘恩負義、恩將仇報……對施受兩方麵的情感變化給予讚美和鞭撻。

深圳青年演員叢飛被稱為“愛心大使”。從1995年起的10年間,他通過義演捐資300多萬元,幫助178名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後來,他生了重病。手術後,他曾向醫生詢問病情,但醫生和家人都沒有如實告知。後來叢飛也僅僅知道自己患了胃癌,但並不知道已經擴散,手術之後,他認為自己的病已經治好了,相信明天的一切都會好起來。

那時,叢飛的妻子邢丹已經懷孕5個月了,她說,跟叢飛剛入院時相比,她現在已經好多了。那時她操心的不僅是叢飛醫藥費的問題,而且還要為叢飛的著急上火而擔心。因為,一些山區受資助的學生家長常常打電話來詢問學費的事情,這事很讓叢飛煩心。有家長在電話中說:“你不是說好要將我的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嗎?他現在還在讀初中,你就不肯出錢了,你這不是坑人嗎?”

“請原諒。我生病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演出,暫時沒法寄錢了。”“什麼時候病能治好?”對於這個問題,叢飛答不上來,因為自從住進醫院,大夫就沒有和他談過出院的事。邢丹說,叢飛曾和她講,他將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後卻下不來了。現在他已無力再往上走,但也沒有下梯之路。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一心助人的好人,在家財散盡、身患癌症、生命垂危的時候,那些曾受他資助讀完大學並已經有了一定經濟基礎的人,卻沒有一個人來看望過他。而且,那些正在接受他資助的學生家長,還在不停地抱怨。

對這些無情的人和事,叢飛說自己“有一點兒傷心”。但是,這不單純是讓人傷心的問題,更是道德缺失的一種表現!10年來,對自己所做的一切,叢飛肯定沒想過將來要得到受助者的什麼報答。但就受助者而言,得到幫助之後,最起碼應該常懷感恩之心,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心生抱怨,甚至厲聲指責。

雖然對叢飛抱怨的隻是少之又少的一些人,但這還是讓我們不免感到有些心寒。施與雖不能作為回報的訂單,但感恩之心卻應該是人們給予施與者最起碼的“回執”。

感恩之心的缺失,不僅使人對善舉失去反應,對善良變得麻木,更使人很難體會到幸福與快樂。有這樣一則諺語:幸福,是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健康的身體,一份稱心的工作,一位深愛你的愛人,一幫值得信賴的朋友。感恩為幸福之首。一個知道感恩的人,更容易得到幸福與滿足。也正是因為如此,感恩成了道德良性互動的潤滑劑。

人是離不開群體的。台灣作家劉墉也曾勸勉年輕人要有一顆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這是因為隻有學會感恩,感謝生活,才能從各個方麵獲得更大的情感回報,才會更加熱愛生命、關愛他人,收獲平和與快樂。

讓我們學會感恩吧!要知道,是感恩讓我們心與心得以交流,是感恩讓我們變得不再陌生。因此,我們要感恩,決不可做忘恩的人!

5.用感恩的心去看世界

一個安靜的傍晚,他在鄉村公路上獨自一人駕著車回家。在美國中西部這個小鎮上謀生,他的生活節奏就像他開的老爺車一樣遲緩。自從所在的工廠倒閉後,他就沒有找到過固定工作,但他沒有完全放棄希望。外麵天氣很寒冷,暮氣開始升起,逐漸籠罩了四野。在這個地方,除了那些外遷的人,誰會在這樣的路上駕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