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用有擔當的人生供養出生命的真正意義(2 / 3)

等待,也可以不是焦躁不安的,而是充滿樂趣的。

一次旅遊,汽車在到達景點的半路“拋錨”了。大家都煩躁地等著修車。我偶一抬頭,看到遠處群山起伏,天上萬裏無雲,草地上一群犛牛在安詳地吃著草,這一幅畫卷美不勝收,於是坐在草地上,讀畫直到開車。

在我們等著富裕,等著出名,等著許許多多東西的時候,有許多事情可以邊等邊做,這樣我們就可以等得更耐心。

麵對冰雪封蓋的山坡時,春天並不曾用雷電的烈火去燒化它們,而隻是吹來一陣陣和暖的風,同時等待著。終有一天,所有的冰雪都會融化,隻要等待。

快樂咒

懂快樂,心才是真的健康

有個咒語,可以讓憂鬱苦惱者得到快樂,這個咒語隻有兩個字:快樂。快樂來源於你自己的心。用不著到商店去買,也用不著向別人討要,得到自己心中的東西,其實沒什麼難的。曾有人問我什麼叫健康人格,或說什麼樣的人心理健康。我想了想,如果用最簡單的話回答,可以這麼說:懂得快樂的人。

可惜許多人不相信快樂咒。他們說:我怎麼能快樂?我錢不多,沒有愛情,有人排擠我,工作不順心……他們找出千百個理由為不快樂辯護,倒好像這個“不快樂”是他的一個好朋友似的。

他們都以為快樂是心以外的一個什麼東西,而且是很昂貴的奢侈品,非得花大錢才能買得到,有大運氣才能讓別人送給他們。境遇好時快樂,這很容易,境遇不夠好時快樂,才是難能可貴的。心理健康的人,即使在極艱苦的境遇中,仍舊能夠快樂。孔子曾被圍困,連餓了七天。這七天裏,人家竟然天天彈琴唱歌,把一次劫難當成一次野遊、一次放假。

宋代的蘇東坡被貶到海南島,那時候的海南島可不同於現在,那是最蠻荒的地方。氣候不適應加上傳染病,以往官員把去那裏當成死在異鄉的同義詞。可蘇東坡到了那裏,研究吃研究玩,燒鬆木實驗做墨,也活得快快活活。

在大多數人的生活中,境遇應該說都不壞。沒有挨餓,沒有被批鬥,也沒有被發配到偏遠邊疆去。但是快樂的人有多少呢?他說:我要掙到大錢再快樂,出了名再快樂。其實何必要對自己這麼嚴苛?她說:我要丈夫能變得完全如我意才快樂。這等於說她想煩惱一輩子,因為沒有人能變得完全如她的意,人與人之間是難以完全契合的。

快樂很容易得到,你看孩子們,沒有高級玩具時,用樹枝作“寶劍”也可以玩得那麼快活。

彌勒佛一定是個心理健康的,下次去寺廟裏,你應該看看他,然後,輕輕地念這句咒語:“快樂。”

都是誰的錯

對待錯誤的正確歸因方式是開放、不固守己見

做心理谘詢的人,會遇到很多奇怪的事情。我做心理谘詢中,覺得最奇怪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人明明做了很過分、很傷害別人的事情,卻可以非常理直氣壯地說“我沒有錯”“難道我還有錯了嗎”。

雖然他們可能是一個虐待兒童的母親,一個頻繁出軌的伴侶,一個恩將仇報的朋友,但是他們總能找到(在別人看來是強詞奪理的)理由,證明自己沒有錯,錯在別人。

雖然這種現象如此頻繁地出現,我還是覺得難以理解。不過我現在至少能承認這個現象的普遍存在了,我可以總結道:“說都是別人的錯的那些人,實際上幾乎都是真正的過錯方。”

這個現象固然有種種層麵的原因,我覺得有個原因是最根本的,那就是從來不看自己的問題,總是把過錯歸咎於別人的人,越來越容易行為失當。

在家庭關係或者其他人際關係中,有的人很善於看到別人的錯誤,卻從來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錯誤 —即使自己有些事情做得明顯不好,也覺得是情有可原。這些人也幾乎不可能得到幸福和快樂,因為他們會覺得周圍的人總是不好。他們總是恨恨地問身邊的人:“為什麼你就不能讓我開心呢?”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也會這樣,歸咎於人而不肯反省自己,不願意承認不好的結果也有我們自己的責任。

比如一個人,他身邊的人很生氣地責備他不承認錯誤,甚至指責他的人品。這種責備就算是有道理的,卻是沒有用處的。因為責備更讓他覺得,責備他的人太壞,不會讓他真的自我反省 —人總不會去聽一個對自己不好的人的話,然後去做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對不對?我們要做的,是理解這些人的心理機製,這樣或許才能找到一些有助於他們改變的方法。從心理機製上看,一個事件發生之後都有一個歸因的過程 ,這個過程發生在回歸循環中的詮釋階段。而歸因中最基本的一個分辨,就是向內或向外的歸因。

當一件事情的結果讓我們感覺不好的時候,我們的內歸因就會得出結論,這是我的錯。而外歸因則得出結論,這是別人的錯。

這兩種歸因中,外歸因會讓人更舒服一點。怪罪別人當然比自責要舒服一點,因為這樣自我不必承受責備。因此,人本來都是更願意對壞的結果做外歸因的。

但從長遠看,外歸因則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我們歸咎於別人而不自我反省,使我們沒有動力去改變自己。我們會發現,我們責備了別人之後,事情並沒有因此而好轉。相反,由於我們責備別人,別人惱怒之下,常常會對我們發起反擊。

發現了這個後果之後,我們當然還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比如可以選擇加強對別人的指責,期望別人最後向自己屈服;或者選擇一個新的策略,就是反過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錯,是不是也有需要改變的地方,然後加以改變。畢竟,在我們指責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說出我們的錯誤。別人的指責雖然讓我們不愉快,但是也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也許我們可以采納一下這個視角,從而得到好的結果。

簡而言之,不認錯雖然一時舒服,但是失去了改過的機會;而肯認錯雖然不那麼舒服,卻帶來了改過的可能性。

為什麼有些人選擇了加強對別人的指責,繼續外歸因,另外一些人選擇了反省自己呢?這個選擇有一定的偶然性或者自由意誌的因素,也有一些是心理學可以給出的原因。我們知道了這些原因,就可以幫助那些不承認自己錯誤的外歸因者轉化。

比如,人在高焦慮的情況下,選擇改變自己的概率更小。這是一個心理規律。因此在火災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人更容易擁擠到一個角落裏,而不會想到可以破窗而出。對孩子的高考非常焦慮的父母,不會嚐試新的教育方法。因此,人對事情的“錯”的大小感覺不同,選擇的可能方向也會不同。在一開始,人們都是選擇歸因於外,如果後來發現也許需要改變這個歸因,而錯又比較小的話,人們就比較容易轉變為自我反省。但如果錯比較大,人們就不願意轉變了。

這就解釋了本文開頭所說的現象,為什麼做了很過分的錯事的人,更堅持認為是別人的錯?因為,錯越大,人越焦慮,改變的概率越小。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幫助者的原則,不要強調這個錯誤的危害,因為越強調對方會越不肯認錯和改變。有些事情,也許我們根本不需要說成是很嚴重的錯或者罪,而說成是一種失誤,對方也許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還有,如果發現是自己的錯,這個後果自己是不是有辦法承擔,也是能不能轉變為內歸因的一個影響因素。如果一個人覺得,這個後果是有辦法承擔的,那麼他也許可以冒險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的錯。如果他覺得,這個後果是嚴重的甚至毀滅性的,那麼他隻好繼續堅持歸咎於人,這是保證他自己生存的不得已選擇。所以我們希望一個人承認錯誤,需要先告知他,即使他錯了也不用太害怕,因為他還是有出路的。最好,我們明確地告訴對方出路是什麼,解決的方法是什麼,然後對方才有可能轉變自己的歸因。

還有的人之所以不轉變,是因為他在外歸因中有過獲益,因此期望自己能持續指責策略。比如,他過去歸罪於別人,向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即使這個要求不合理,身邊的人也還是盡量去滿足他—也就是對他溺愛,沒有原則,別人接受了他的不正確的指責。這樣,他就會被慣壞,繼續期望“你替我承擔所有的錯”。

這種情況,表麵上看這個人很受益,因為他在關係中持續地歸咎於對方而對方也認賬,這個人自己就沒有罪惡感和內疚感的困擾了。但實際上這個人受害很深。因為歸咎於人,他自己就學不會反省自己,學不會改變自己,學不會如何在錯誤中學習。他的這些能力不能進步,在心理能力上就如同殘疾人。

這樣的人需要永遠有一個人替他背黑鍋,替他負責。他離不開這個人—就如我們看到有的人永遠抱怨自己的配偶但是對離婚卻極端害怕。這種病態依賴讓他沒有安全感,這也嚴重損害了他的幸福。

作為心理谘詢師,不會無限度地承接來訪者的指責,而且會幫助對方看清歸咎於人這種方式的危害,從而增加來訪者轉變的概率。當然,我們也要注意,歸咎於人固然是一種壞習慣,盲目地歸咎於自己也同樣是壞習慣。有些人凡出錯都盲目內歸因,其結果將成為抑鬱症。真正健康的模式,應該是有開放性、不固守自己的先入之見,讓自己對各種可能性都加以觀察思考。

現實中的事情,很少有都是別人的錯,或都是自己的錯的,常常是我們和別人各有各的失誤或不足。在行為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新的信息,可以用合理的推論來不斷改進自己的詮釋,這樣假以時日,總會越來越準確地看清事情的本來麵目,從而向正確的方向進行自我調節,獲得更美好的人生。

論貪婪

貪婪很多時候也能成為生命營養

貪婪的名聲一向不好。佛家說世上有三毒:貪、嗔、癡,而貪婪居三毒之首。

說一個人貪婪,就等於說他不是好人。《紅樓夢》裏的王熙鳳,漂亮聰明又有管理天才,隻因犯了一個貪字,許多讀者就把她看成了大觀園裏頭號反麵人物。可仔細想想,《紅樓夢》裏又有幾個人不貪婪?大觀園裏的頭號正麵人物賈寶玉,其實比鳳姐更貪得無厭,隻不過鳳姐貪的是錢財,是權勢,而寶玉貪的是情。

鳳姐放高利貸、收賄賂,弄的錢也還有限,並沒想把榮國府的銀子都裝到她腰包裏,弄權更無非是在奴才們頭上弄,並沒打算統治賈母、王夫人。

寶玉的貪婪卻真是不得了,他簡直是對大觀園中的女孩子個個生情。不要說寶姐姐和林妹妹了,寶玉情為之動的小姐裏至少還有湘雲、寶琴,在丫鬟裏就更多了,襲人、晴雯、麝月之外,還有鶯兒、紫鵑、金釧、玉釧、四兒、五兒,另外加上寺裏的妙玉,鄉下的二丫頭,夢中的可卿,劉姥姥編造的茗玉,以及別人的小妾香菱、平兒等。寶玉的貪婪,又哪裏是區區鳳姐所能比擬!林妹妹的衰弱,金釧的跳井,妙玉的被劫,晴雯的被逐,當然都另有原因,可也不能說和寶玉對感情的貪婪沒有關係。

走出大觀園,從古看到今,到處都有貪婪。中國古代有個商人出身的統帥,領兵禦敵時把水井攔起來,靠賣水給軍兵來賺外快。結果理所當然地打敗仗當了俘虜,真是個挺有趣的貪人。還有個將軍貪名,竟自封宇宙大將軍和統管六合大元帥,更足以畫出人的貪心有多大。

當代人就更不必說了。隨手舉個例子 —啊,還是不舉了,免得打名譽權官司—隻說說我自己吧。我就是個貪婪的人。我希望自己是個學者,能在哲學、心理學、美學、倫理學這幾門學科裏有成就。我還希望自己是個科學家,除了曆史學、社會學等人文科學外,還深通生物學、醫學。我還希望自己是個藝術家,會寫詩作文,繪畫攝影,還懂音樂。當然,生活在這個時代如果不做一回實業家,至少也要做做廣告人。我還想做記者,做導遊,做節目主持人,還有戀愛、交友、旅行……我何嚐不知道,要做這些事我需要很長很長的壽命,還必須總得是精力旺盛的年輕人 —對了,這一點也是我所希望的。

這麼多我要關注的愛好,經常讓我有疲於奔命的感覺。

可是,誰敢說自己毫無貪婪心呢?

生命免不了有貪婪,或者說生命本身就是一種貪婪,因為有生命就有愛戀,有愛戀就有貪婪。孩子愛玩,就會貪玩誤了學習;成人愛財,就會貪財誤了生活。“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可是不貪戀穿腸毒藥,就沒有了李白的豪放、劉伶的高逸、武鬆的剛猛;不貪戀刮骨鋼刀,也就沒有了柳永的纏綿、晏幾道的深情、寶玉的體貼。貪婪的確是生命的大毒,但有時候它也是生命的營養。這真是個不可解決的矛盾。也許,我們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個美好的矛盾。

低速度原則

放慢速度,才能盡享人生美妙

盡管人們的身體可以很快啟動,心靈和情感卻需要慢慢喚醒,“低速度原則”正是心靈和情感所需。

企業家們都懂得“時間就是金錢”,懂得應該提高工作效率,懂得提高速度的好處。高速度是企業家的優秀品質之一,不能想象一個辦事拖拖拉拉的人能夠成功。

在現代人的生活中,“高速度原則”已滲透到每一個角落。人們要用飛機代替火車,用快餐代替傳統的正餐,連戀愛都要“盡快進入實質性接觸”,而不耐煩像過去的人那樣等待日久生情。

高速度有它的好處,因為它可以使我們做更多的事,從而得到更多的收益。在工作中,高速度原則是黃金原則。

但是在休閑和家庭生活中,有一個同樣有益的原則 —低速度原則。有時,它比高速度原則還要有益。

如旅遊。按高速度原則旅遊的人總想在同樣時間內多玩一些景點。一個景點到了,急匆匆地照相,又急匆匆地上車趕到下一個景點。一天下來,收獲了一堆千篇一律的“到此一遊”式的照片,收獲了疲倦勞累,還收獲了“這地方我去過了”或“這地方也不怎麼樣”的評價。

而懂得享受旅遊的人是服從低速度原則的。他不在乎是否“跑全了景點”,隻關心自己是否領略了景色中的妙處。他慢慢走,讓心情一點點放鬆,讓躁動平息,讓自己融入湖光山色,融入林木花草,注意到細小的趣事,或一隻探頭探腦的鬆鼠,或一副妙趣橫生的對聯……他也許玩的地方較少,但收獲的卻更多,他收獲了寧靜的喜悅和獨特的感受。

這時候,高速度帶來的是更多,低速度才能得到更好。

拉開易拉罐,你就可以解渴,但是如果你想品茶,就應該嚐試茶道,經曆那一道道繁複的程序,也隻有慢慢經過了這些程序,你才能真正享受茶。

要得到性滿足可以很省時間,但是無愛的性帶來的隻有感官享樂,隨後便是空虛。如果要品味愛情,你必須花很多時間,慢慢地進入另一個人的心靈。

在心理學上把那些性子急、缺少耐心的行為叫作 A型行為。A型行為模式的人把高速度原則用到了休閑和家庭生活中,做什麼都像在工作。在玩的時候也想著得高分,總是匆匆忙忙。他們往往會得到更多的財富、更高的地位,但是也容易患上高血壓、心髒病,在心理上也缺少彈性,一旦工作上有了重大失敗,也容易在心理上垮掉。

高速度原則往往伴隨著情緒生活的蒼白和麻木。能高速度體驗到的情緒往往是膚淺的,甚至是消極的。人可以在一秒不到的時間內陷入憤怒,卻難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體驗到溫馨或寧靜。高速度的休閑不可能讓人得到真正的放鬆。同樣,家庭中的親情更需要時間慢慢地培養。一個總是高速度生活的人往往會被家人抱怨為冷漠無情。

為什麼有些人會把工作中的“高速度原則”用到休閑和家庭生活中?

在大環境上看是因為工業化文明。工業化文明中有這種傾向,永遠追求高速度。這一傾向使人們生活的品位遭到了破壞,正如它破壞了自然一樣。

在具體的人身上,往往是一種習慣,一種匆忙生活的習慣。習慣了快,習慣了不去細細體會品味那些細致的情感。

另外,“快就是好”這種錯誤的觀念也對很多人有影響。有的人對任何低效率都不能容忍,認為那是“不好的”。

在內心深處,這些人都有種不安全感。他們認為隻有自己永遠站在事業的頂峰,隻有自己獲得財富和地位,才會有人尊敬,有人愛。生活對他們來說是一場沒有休息的漫長的馬拉鬆比賽。他們不能慢,不能放鬆,因為他們認為那意味著被別人遠遠超過,意味著失敗,意味著不安全。

我們應該讓自己告別這些習慣和錯誤的觀念。

生活中有應該快的時候,也有應該慢的時候。在該慢的時候快,同樣是一種錯誤。

聽說有一個故事,一個人星期天在地裏勞動,結果受到了神的懲罰,因為那不是他應該勞動的時候。

依法治家

越任性的孩子,越想擁有會立規矩的父母

經常有家長向我谘詢,說孩子不聽話,你和他說多少遍的話他都當耳邊風,再多說幾句,孩子還嫌你嘮叨該怎麼辦。具體表現真是五花八門。學齡前孩子的家長大多是抱怨這些孩子任性,比如想要買什麼東西就一定要買,如果父母不給買就大哭大鬧;孩子上學後,主要問題就是孩子不愛學習,或者違反紀律,或者是早晨不肯起床等等。

家長問我有什麼“心理學的秘訣”可以讓孩子聽話。秘訣其實有一個,很簡單,而且是兩千多年前的商鞅就會的方法 —“法治”。商鞅曾經把一根木杆放在城門口,並且宣布說誰把這木杆扛到另一個城門就賞一大筆金子。大家都覺得這命令像一個玩笑,扛這木杆很容易,憑什麼要給這樣高的獎賞。有一個人試著扛了這木杆,結果商鞅真的給了他那些金子。從此,商鞅的任何法令大家都認真執行。

為什麼大家會這樣聽商鞅的話呢?商鞅並不是他們的父親,商鞅也沒有苦口婆心地擺事實講道理,沒有嘮嘮叨叨反反複複地說,原因是商鞅說話算話,立了法就按照法令辦事。

而家長大多都做不到這一點。

我們對孩子說話,從來都不認真。我們可以許諾說,如果你如何如何,周日我帶你去吃肯德基。但是到了周日,我們有其他事情,就隨意把去吃肯德基的承諾推翻了。我們這樣做實際上是在用行動告訴孩子,父母的話是不算數的,以後我們再說什麼,孩子當然就不聽了。這怨不得孩子,是我們“教”他們的,教他們不要把父母的話當真。

我們嘮嘮叨叨,孩子就知道我們的話是沒有分量的,可以聽也可以不聽的。

我們往往會很情緒化。在我們心情好的時候,孩子犯了錯誤,我們可以從輕發落甚至一笑了之;假如正趕上我們心情不大好,我們可能就會大發雷霆。我們這樣做,孩子就從我們的行動中懂得了一個“道理”:“關鍵不是自己做了什麼,而是父母當時的情緒。”在父母情緒不好的時候,要小心謹慎;而在父母情緒好的時候,不妨無法無天。

我們見到孩子犯錯誤,常常會忍不住憤怒。這會給孩子一個感覺,覺得父母不愛他們,或者至少是不怎麼愛他們。這會使他們和父母感情疏遠,而一旦和父母關係不親密,父母的話他們更不聽了—我們都喜歡聽愛我們的人的勸告,而不會聽不愛我們的人的話。

孩子大哭大鬧,要買我們不讓買的東西。我們一開始是講理,後來生氣了打他,再後來我們實在煩了,受不了了,就買了這東西打發孩子。於是孩子懂得了一個道理:隻要堅持哭鬧,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標。

上麵這種種方式,都不是“法治”。“法治”的家庭中是有規矩的,父母和孩子都要守規矩。

很少遇到懂“依法治家”的父母,有一次,一個母親說起她教育四五歲大的女兒的故事,讓我很是讚同。

她的小女兒性格比較固執,想要什麼就非要不可,不給她就會哭鬧。她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就決定要想辦法糾正孩子的這個習慣。

一次去商店,女兒看上了一樣東西,一定要。她先給女兒講道理,告訴她為什麼不能買這個東西。女兒能懂,但是還是哭著要。她就對女兒說:“我知道你想要,也知道不給你買你很難受。買是不能買的,但是我允許你哭。我是你媽媽,我會陪著你在商店哭。你要哭多久就哭多久,哭完了我們就回家。”

女兒在商店哭了兩個多小時,她就陪了那麼久。直到女兒說哭夠了,母女兩人才一起回家。家裏人問怎麼去了這麼長時間,她們母女都沒說。

這之後,女兒的固執行為明顯有了改善。

我很欣賞這個母親的做法,她的方法就是“法治”。她告訴孩子規矩是什麼,而且用實際行動告訴她這規矩是不可以隨便改的。不論你哭多久,我也不會改這個規矩。但是,母親沒有和孩子發火,而是表示理解孩子,願意陪著孩子,所以,規矩雖然嚴格,孩子也並不覺得母親不愛自己。這樣,孩子會學會守規矩,知道什麼事情是可以做的,什麼事情是不允許做的。規矩就是家庭中的“法”,孩子和父母都需要“守法”,這不會影響父母孩子之間的親情。

“依法治家”,可以解決非常多的家庭教育問題。孩子不做作業,不守紀律,我們不必責罵,隻需要定規矩。有進步如何獎勵,有錯誤如何懲罰,都應該事先說清楚,說具體。在事情發生後,我們依法獎懲就可以了。當然,這個秘訣說起來簡單,用起來卻不是那麼簡單。首先“立規矩”就不可以隨便立。我們的規矩要合理,不能是全憑家長的喜憎來定規矩。如果孩子從內心中覺得這個規矩沒有道理,他是不會遵守的 —假如他違心地遵守,反而會損傷獨立性和自信心。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商量,一起立規矩。而且,規矩應該是孩子做得到的,是對孩子有益處的。有一次,一個家長做了一個計劃,要求他的兒子照著做。我一看這個計劃,全天沒有留出一點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所有的時間都要學習。這樣的計劃怎麼可以強迫孩子遵守?

其次,父母有時候會心軟,不願看孩子哭,就狠不下心來“照規矩辦”。愛心令人感動,但是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因溺愛使孩子沒有規矩,有了壞習慣。日久天長,壞習慣就很難改變了,愛孩子反而害了孩子。這些家長不知道一個心理學知識:越是任性的孩子,在他內心深處越渴望有能管住自己的父母、有規矩的父母。因為這樣的父母更有心理力量,更受孩子尊重和信賴,更能給孩子安全感。

試想,假如孩子發現父母拿自己這樣一個小孩子都沒有辦法,他怎麼能真正地尊重和信賴父母?年輕的父母不妨試試“依法治家”,你會發現孩子的行為更好了,親子關係也更親密了。“法”不是沒有人情的、不自由的東西。

教師的焦慮

對未來的焦慮,才是學生負擔的源頭

中央三令五申要為學生減負,但是學生的負擔卻越減越重,那麼是誰在為學生增負?如果說是教師,教師為什麼偏要做這件事?教師也不是虐待學生的虐待狂,而且教師讓學生增加負擔,自己的負擔也會隨之增加。

如果分析一下教師心理,就會知道教師不敢減輕學生負擔的原因。這個原因是焦慮感,焦慮感不解決,任何減負的措施都難以生效。

焦慮的來源是整個社會的焦慮感,人們都感覺到了社會發展的加快,感覺到了在以後的社會中知識的重要性。媒體反複宣傳的“信息經濟”“知本家時代”,無不強化著這個感覺,所以從家長到教師,都希望學生能跟上時代需求。在家長和教師看來,多學習、上大學就是跟上時代的唯一方式。

“說一千道一萬,升學是關鍵”,這是教師的想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希望學生能主動地多學習,但是他們往往又沒有很好的激勵手段。當他們發現學生對學習有些厭倦的時候,焦慮感就更強了。怎麼辦呢?他們本能的想法就是強迫他們多學,但越強迫,學生越厭學,教師隻好更多強迫。這就像一個喂小孩子吃飯的母親,孩子越不吃飯,她越急著讓孩子吃;她越急著讓孩子吃,孩子越討厭吃飯,於是形成了惡性循環。

焦慮和無有效方法的現狀不變,繼續的三令五申的效果就會被消融。我們可以讓學校不公布學生名次,但是這樣一來,家長不知道自己孩子的成績如何,心裏沒有底,他們的焦慮反而增加了。教師也失去了用排名來刺激學生學習這個手段,如果他們沒有更好的鼓勵學生學習的方法,他們對學生會感到無能為力,因此也增加了焦慮。他們也必然會有新的方法阻止學生放鬆自己,給學生加壓。

真正解決學生負擔,就不能把教師看作學生負擔的源頭。焦慮才是源頭。我們也許應該通過更多的宣傳,讓家長、教師都知道,未來雖然是知識經濟,但是未來首要的是人的創新能力。

我們需要的是通過大量的教師培訓,讓教師懂得最新的教育心理學的成果,知道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讓學生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知道不留那麼多作業、不強迫學生苦讀,也可以讓學生像喜歡玩遊戲一樣迷戀學習。在新的教育心理學方法下,學生會不僅不會喊“負擔重”,反而會求老師“讓我們再學習一會兒吧,學習太有趣了”。

“充話費送小孩”是個謠言

騙孩子讓成人有優越感,卻使孩子失去自尊感、安全感和歸屬感

有個謠言,必須認真地辟一下,那就是“充話費送小孩”: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都沒有過這種活動,充話費送手機是有過的,送耳機或者別的什麼也都可能,但是從來沒有送過小孩,而且以後也不會送小孩。

讀者也許會說:“你傻嗎?這也需要辟謠?誰都知道這是假的。 ”但是大家也許忘了,小孩子們未必知道這是假的,比如那些三四歲以下的小孩子,他們也許會真的相信。

也許有人說:“我們就是逗小孩,所以才這樣說的。小孩子會當真,所以這才好玩。”

那麼我要告訴大家,這其實並不好玩。

說起來,在“充話費送小孩”這個版本的謠言出現之前,還有更古老的版本,就是“垃圾堆裏撿來的小孩”。而小孩子們對這個謠言也會相信,這也讓大人們覺得很好玩。

為什麼大家會覺得好玩呢?心理分析開始了(注意,以下所說的,未必符合每一個人,隻是常見的情況)。

逗小孩有優越感。

人都需要有優越感,而優越感的來源就是看到別人不如自己。努力學習和工作,當有一定成就的時候,人的優越感就可以得到滿足—不過用這個方式來獲得優越感似乎很艱難。所以有人選擇其他方式,比如笑話一下醜人、窮人,或者孩子。

喜劇中之所以要有小醜,就是為了滿足大家的優越感。我們看到小醜笨拙、出錯、受傷……有優越感了,所以哈哈大笑,真開心。

騙孩子,也同樣快樂,因為騙成人並不容易。如果你想騙人反而被別人騙了,那就沒有優越感隻有自卑感了。

但是孩子什麼都不懂,好騙,真的是好騙。騙孩子獲得優越感,方便,真的是方便。

除了優越感之外,父母使用“充話費送小孩”謠言,可以讓孩子變得“容易被管教”。

小孩子不聽話、淘氣,父母有時候真的是累,心裏真的是煩躁,這點做父母的人都深有體會。

父母說:“你是我們充話費送的,如果你不聽話,我們就不要你了。”這種方法相當見效,你會發現絕大多數孩子害怕了,就乖了,聽話了,好帶了。

既然這個管理方法這樣好用,為什麼我要在這裏“辟謠”?讓這個謠言代代相傳,有什麼不好嗎?如果我們單從效果出發,傳授這類方法給家長,讓他們實現輕易管教成功的技術,還真的是管用。

但是,這種方法還真的有點不太好。因為這種方法雖然管孩子容易了,但毀孩子也容易了,孩子可能會更聽話了,可是孩子的生命力也被挫傷了。這就好比慢性鼻炎不好治,但是也有一天就能治好的方法,那就是把鼻子割了,一刀下去鼻炎去無蹤。

我們都不知道這個謠言對孩子意味著什麼。

充話費送的、垃圾堆撿的 —意思就是不花一分錢,也就等於告訴孩子—你一錢不值。孩子將失去自尊感。

既然你一錢不值,你還敢放肆?還敢不聽話?如果你不聽話,我可以充話費的時候再領一個,反正也是免費的,沒有成本。

你本來就是垃圾,有了父母,你才能成為一個人,你還敢違抗父母?

充話費送的、垃圾堆撿的 —意思就是父母給孩子的愛,隨時都可能失去。孩子將失去安全感。惶惶不安中,孩子從此活得謹小慎微。

充話費送的、垃圾堆撿的 —意思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間,並沒有深刻的、不可斷裂的聯係。因此孩子將損失歸屬感。他們來自手機或者垃圾,所以應該對手機或者垃圾有歸屬感才對。

偏偏成年人說這些話的時候,往往正好是孩子在思考“我從哪裏來”的年紀,剛好有了一個答案,一個這樣的答案。

如果父母真的知道這種謠言對孩子意味著什麼,還會願意繼續用這種方法來管孩子嗎?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是愛孩子的,也許很愛,隻不過是有一點點無知。

也許有的父母說,這也太危言聳聽了吧?我們都這樣說過,也沒見孩子都毀了。

這個呢,其實你說得對。橫穿高速公路的人,也沒都被撞。在野生動物園老虎區下車的人,也沒都被老虎咬。告訴孩子他是垃圾堆裏撿的,孩子心理強大而頂過來的也不在少數,孩子天生生命力強悍,從“垃圾堆長出常青藤”,這也不是不可能。即使很多父母無知並且粗暴,很多小孩子還是成功地愈合了自己的心理創傷。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當然知道充話費是不送小孩的,最壞的情況下,他們不過會有一種感覺,覺得和父母不夠親。如果小時候其他心理傷害多,至多他們會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

我想說的不過是:這個說法對小孩子的心理傷害值比你以為的可能要高出一個數量級。危險的大小,比你以為的可能要高出一個數量級。

選擇,是你的。

如果是我,我寧願到別處去獲得優越感。當孩子惹我煩的時候,如果我沒有好的辦法,寧願忍受孩子成長中不可避免的煩惱。我寧願忍受孩子不聽我的話。因為我的孩子,不是充話費送的,而是多少錢也買不來的。

孩子獨特的精神和心靈,是宇宙中最神奇的造物。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探索,需要嚐試,需要自己去體會,而不是完全按照父母的意誌生活。這個過程中,為了避免大的危險父母需要管束他,但一些小的地方,父母隻好忍耐,因為他有自己的意誌。不管多煩,不可能拋棄他,也不可能不再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