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繁華,總是不屑於貧瘠之地。見過豺狼,總是鄙夷野狗的粗俗。人跟人不一樣,想法也不一樣,所有表達出來的觀點總是大相徑庭,我們還是有了分別心,無法做到一視同仁。世間遊蕩久了,總是想要在某個港灣停留。

無論理論上怎麼彰顯自己的獨立與個性,內心的渴望,也是無法掩蓋的。

在持續投身公益事業的過程中,我偶然間得知有一個特殊的公益項目即將啟動。這個項目旨在幫助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弱勢群體,尤其是那些曾經遭受巨大創傷而封閉內心的人群。

我毫不猶豫地報名加入。項目開始後,我們麵對的第一個患者是一位戰爭退伍軍人。他目光呆滯,沉浸在過去的痛苦回憶裏。我們嚐試多種方法溝通,給他講述外麵世界的變化,分享其他人從創傷中恢複的故事。

經過一段時間努力,他終於有了一絲回應。那一天,當他露出淺淺微笑的時候,我感覺仿佛打開了一道通往更深處人性光輝的大門。此後,我更加堅定信念,不管遇到多大困難,都要在這條追尋人性美好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彌補自己內心的缺失,也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所在。

人總是喜歡不停的尋找前世之旅,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因為本身某些東西的缺失,所以我們才要不停的尋找,不停的彌補,可以創造完整的自己,或者完美的生命體驗。

在這個幫助心理疾病患者的公益項目中,我遇到了越來越多棘手的案例。有一個年輕女孩,因童年時期長期受到欺淩而患上嚴重的抑鬱症,幾乎不開口說話。我每天花費大量時間陪伴她,給她帶去各種各樣的小物件,試圖勾起她對外界的興趣。

有一天,我帶去了一隻手工編織的小兔子玩偶。她的眼神忽然有了波動,緩緩伸手觸摸兔子。那一刻,我抓住機會輕聲和她聊天,講述兔子背後的製作故事。慢慢地,她開始小聲回應我。這微小的進步如同星星之火,讓我更加堅信人性中的堅韌與希望。

隨著項目推進,我發現自己內心的缺失感在不斷減少。那些在公益中獲得的溫暖、感動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如拚圖般一塊一塊拚湊出一個更完整的我。我知道,這便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東西,通過給予他人幫助,我正在創造屬於自己的完整生命體驗,也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找到了真正的歸宿。

這個時代的誘惑實在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會衝散彼此,無論當初愛的如何熱烈,如何體無完膚。

愛一個人就意味著,你賜予了對方摧毀自己的一切力量,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公益項目愈發深入的時候,我遇見了一個特別的人。他曾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卻因商場上的背叛而一蹶不振,患上了嚴重的焦慮症。他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懷疑,不願與人交流。

我嚐試用不同的方法接近他,從分享商業趣事到一起做簡單的手工。起初他毫無反應,但我沒有放棄。直到有一次,我提到誠信和信任在社會關係中的重建時,他的眼神有了細微的變化。

從那以後,我們的交流慢慢增多。我帶著他參加一些小型的社交公益活動,讓他重新感受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互動。隨著他病情的好轉,我意識到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也變得更加堅強和自信。

然而,就在他即將康複之際,我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裏警告我遠離他,言語中充滿威脅。我知道這是他曾經商業對手的手段,但我並沒有退縮。因為我深知,愛這個公益事業,愛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就賦予了我直麵挑戰的力量,我不會被輕易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