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2 / 2)

“放心吧!我會盡快安排島嶼。”

從茶館裏出來,範寧便直接來到了皇宮,在紫微殿外求見子。

片刻,一名宦官將他領進禦書房,趙頊放下筆,笑眯眯道:“今怎麼想到來見朕?”

“陛下,今有件很意外的事情。”

範寧便將張孝傑想在海外買島,給自己安排後路的事情告訴了趙頊。

趙頊很驚奇,大宋開拓海外居然引來這麼多人的目光,連遼國大臣也在關注,他想了想道:“相公覺得我們該怎麼應對?”

“陛下,微臣這些一直在考慮耶律乙辛之事,他對海外島嶼也頗為動心,卑職最初考慮把耽州給他,但耽州要作為平島的後勤基地,微臣便考慮從琉球群島中拿一座島給他,張孝傑也是一樣,可以從琉球群島中撥一座島給他,前提是他要為我們效力。”

趙頊點點頭,他明白範寧的策略,需要從內部來瓦解遼國,盡可能在遼國心髒打下釘子,所以才利用了耶律乙辛的貪婪,又要利用張孝傑想給自己找後路,這兩人若能充分利用,確實會給遼國帶去巨大的損失,這件事趙頊並不反對。

趙頊便笑道:“這件事朕就交給相公,你可以全權處置,不必再稟報朕,耶律乙辛的事情也一樣。”

“多謝陛下信任!”

趙頊又取出一份草案遞給範寧,“這是王相公提出了兩個變法方案,一個是改革官學,一個是減少冗官,煩請範相公看一看。”

範寧接過報告坐下細看,改革官學是王安石想借建立工學院這個契機,重新對官學體係進行改革。

基本上和曆史上的方案一樣,重視官學培養,擴大太學生人數,建立外院,減少科舉取士,名義上好像是對教育係統進行改革,實際上是有很深的政治意圖。

大宋科舉名義上是給貧寒子弟一個上升機會,但實際上,每次科舉考上進士,基本上都是名門子弟,而且一個家族子弟一連串地考上,科舉上是公平的,但在教育資源上卻不公平,名門子弟占據了最優質的教育資源,他們的子弟當然要比寒門子弟占很大的優勢。

王安石便想在教育資源上進行改革,加強擴大官學,太學生畢業後進入官場,逐漸縮減科舉取士人數。

曆史上,王安石的教育改革還是比較成功的,但也是教育改革上,王安石遭遇到了最大的名聲危機,所有學生使用的儒家經典,都必須采用他的注釋,實際上是奪取了儒家思想的解釋權,把自己提拔到和董仲舒、朱熹等人並列的位子。

正是這件事使他遭到了來自各方麵的強烈抨擊,試想大宋的文人怎麼能允許王安石獨占儒家的解釋權,王安石的名聲由此被敗壞,沒過幾年便鬱鬱而終。

王安石在草案中還沒有提到教科書的問題,範寧沒有急於表態,他又看第二份裁減冗官的草案。

目前大宋三冗,冗官、冗兵、冗費,冗兵解決得最好,有大量資源安置退役士兵,裁減廂軍,推廣民兵法,置換勞役法。

冗費也解決得不錯,除了鹽鐵被官府牢牢控製外,酒、糖、茶、香料、采礦都漸漸放開,但也不是完全放開,而是將從前官府和少部分商人獲利的模式,改成了官府和大多數商人獲利的模式,實際上官府的利益並沒有減少,而是少部分人的利益被攤薄了。

問題最大的還是冗官,大宋的官員實在太多,權貴子弟要照顧,高官子女要給門蔭,太學畢業生要安置,皇族子弟的爵位,更不用每三年一次的六七百名進士。

大宋財政,除了軍費外,第二大頭就是官員們的各種俸祿福利,偏偏大宋官員的工資很高,多年來。使朝廷一直不堪重負,隻是最近十幾年,隨著海外財源的擴大,加上這兩年大力裁減軍隊,朝廷財政才開始寬裕一點。

範寧拿著兩份草案,沉吟片刻問道:“太後有看過這兩份草案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