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1 / 2)

當,韓絳便和範寧辦了交接手續,押送一百五十萬兩黃金和無數珍寶返回京城。

範寧剛回經略府,曹評和高士林帶著一群官宦子弟找到了他,曹家、高家、潘家、楊家等等數十個權貴家族都在泉州開辦了商行,籌建數月後,商行先後建立起來,接下來是要尋找機會賺錢,各大家族紛紛派出精明能幹的子弟來泉州坐鎮。

機會不是從上掉下來,而是跑出來的,尤其要和範寧關係搞好,十幾名軍方世家子弟濟濟一堂,坐滿了範寧的官房。

曹評是曹太後的親侄,曹國舅的長子,這次曹家拿出十萬貫錢作為本錢,就是打算施展一番手腳,高家也不例外,高家拿出八萬貫本錢,由家主高遵甫的兒子高士林全權負責,高士林是高滔滔的親弟弟,關係更不一般。

“各位請安靜!”

範寧擺擺手,吵嚷成一團的房間裏漸漸安靜下來。

範寧這才道:“我理解大家急切的心情,但賺錢不是伸手一撈就能到手,他就是搶掠了,其實賺錢的機會很多,關鍵看大家自己選擇哪個方向。”

“範使君給我們吧!我們現在都一頭霧水。”曹評高聲道。

範寧點點頭,“目前賺錢有四個方向,一個是貿易,一個是辦工坊,一個是買土地,一個是開礦,貿易大家都知道,一個是對日本貿易,一個是對南洋貿易,還有就是對西方貿易,貿易是來錢最快,販賤賣貴,賺取差價,這個隻有本錢,一般商人都能做,實話,現在做得人比較多,利潤已經沒有以前豐厚了,所以我建議你們做後麵三項,但買土地和開礦由於朝廷的法令還沒有下來,暫時不好做,如果能等的話,等一段時間也無妨。”

“使君覺得買土地的話,朝廷能放到開到什麼程度?”曹評心翼翼問道,曹家在鯤州淘金發了大財,他們更關注土地。

“這個很難,但海外風險較大,必須要自保,我估計會允許私人武裝存在,也會允許私人建設城鎮,不管你擁有怎樣的自治權,但有個原則不會變,你必須向大宋子效忠。”

“使君的意思是,現在就是自治權的大朝廷還沒有確定,對吧!”

範寧點點頭,“是這個意思,我必須實話,海外買土地風險比較大,朝廷還有考慮太多這方麵的情況,我建議暫時不急著出手,可以先把基礎打好。”

曹評連忙問道:“使君的基礎打好是什麼意思?”

範寧微微一笑,“去海外發展,最關鍵的就是人,你買下土地,沒有人你怎麼開發?買下礦山也是一樣,你要招募到勞工才行。”

“但聽出金礦和銀礦知政堂不肯交給私人。”這次問的楊憲,他是楊文廣的幼子,原是宮廷侍衛,和高士林關係極好,這次是代表楊家來泉州。

範寧道:“你是嘉佑五年的子令,這道子令目前隻針對鯤州和琉球府,大家如果看到昨的《報》和《信報》,就會知道,大宋已拿下呂宋諸島,麵積相當於五十個開封府,各種資源異常豐富,目前經略府準備開發呂宋島,這座大島的麵積相當於京東路,河流中金砂含量較大,還有幾座大金礦和銅礦,易於開采冶煉,目前礦山開采權在經略府手中,但是否放開私人開礦卻是由知政堂決定,昨聽韓相公的意思,知政堂隻傾向於放開采礦,金砂田還是希望由官府主導。”

大堂內頓時吵成一團,這些官宦子弟大多數都衝著淘金砂田去的,曹家和高家在鯤州淘金發了大財,讓很多家族都眼紅,如果朝廷不放開淘金,那海外開拓還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