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瓶族
那些本不需要打吊瓶卻堅持非要打吊瓶的患者被人們戲謔地稱為“吊瓶族”。一些患者往往因為嫌味苦不願意吃藥片,稍微有些感冒發燒就要吊瓶。但是,這種選擇其實是很冒險的。因為液體直接接觸血液,雖然起效快、作用直接,但是身體對於這些藥物是不設防的,一旦發生過敏和藥物反應,將致死或者致殘。
因此國內外有良知的醫學家呼籲:“醫生在選擇用藥途徑時,要遵循可以口服的不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靜脈注射的原則。”這樣對患者雖好,既省錢又治病,但是醫生就掙不到錢、提不到回扣了。所以,說是這樣說,吊瓶還得打。醫生是專業人員,病人多半是“傻瓜”,專業人員怎麼說,傻瓜就得怎麼辦,沒有辦法。所以,吊瓶族多半還是患者被醫生給嚇唬的、忽悠的。
“吊瓶”比服藥吸收快、療效高嗎?
也未必。許多藥物如氯黴素、土黴素、地高辛、安定、可的鬆等,注射效果都比口服差,且不安全。臨床研究發現,“吊瓶”中加入藥物越多,毒副作用越大。“吊瓶”中如合用七種藥物,其毒副作用就可增加50%以上。此外,濫打“吊瓶”還可引起輸液反應,輕者頭痛、低燒、藥疹、心慌,重者高燒、寒戰、關節酸痛、煩躁、譫語、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濫用“吊瓶”還造成人體水、電解質平衡紊亂,還可使大量有害微粒進入人體。由於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的直徑隻有4~7微米,如果經常打“吊瓶”,藥液中超過4微米的微粒就會蓄積在心、肺、肝、腦、腎、肌肉、皮膚等毛細血管中,長此下去,就可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靜脈壓增高、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並致癌。微粒沉積還會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組織缺血、缺氧、水腫和炎症、過敏等。隨輸液進入人體血液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細胞吞噬後可使巨噬細胞增大,形成肉芽腫。有一位學者對一個一生中輸過40升“吊瓶”的屍體進行檢査,發現該屍體僅肺髒中就有5000多個肉芽腫及大量微血管栓塞灶。
你不想體內有5000個肉芽腫的話,你就少打那吊瓶。除非病情危重,希望藥物能在短時間發揮作用的才用打“吊瓶”的方法救治,如救治休克、大出血、脫水、中毒性疾病、藥物過敏、昏迷、嚴重感染、髒器衰竭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