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為了當皇帝,認比自己歲數小的人當爹。”】
【“五代十國總共72年,15個政權,54個皇帝。”】
【“這要拍成電視劇,得五分鍾換一個皇帝。”】
【“你們總說黃袍加身的趙匡胤欺負孤兒寡母,跟那些不幹人事的類人生物比,他的品行很好,是個好人。”】
【“他終結了五代十國那個亂世。”】
趙匡胤:突然有些不適應!
趙光義:北漢是我滅的。
【“至於杯酒釋兵權。”】
【“夫妻肺片這道菜大家都聽過吧,那個時代的武將,有人用真材實料做這道菜。”】
“趙匡胤的小舅子比視頻中說的還殘暴!趙匡胤不僅沒殺,還多加庇護。”
“到底是家天下的皇帝,你指望他公平公正?笑話!”
“王繼勳最後被趙光義殺了,當時的洛陽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宋太宗幹了一件好事。”
【“趙匡胤讓這樣的武將掌兵權,他睡不著覺,老百姓都得遭殃。”】
“後人明顯是替趙匡胤說話,趙匡胤手下殘暴的武將,也就一兩個。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其實就是卸磨殺驢。”
“不是因為武將的權力太大嗎?”
“兩個原因都有!”
【“五代十國時期有個特性,階級流動性很強,這在其他時期少有。”】
【“在古代封建社會,一般你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你以後的日子就是什麼樣的。”】
【“但在這個動蕩的時期,隻要你夠聰明、足夠狠,你就能改變階級,從最底層一步步成為大官,甚至稱王稱帝。”】
“喜歡兒媳的朱溫就是從底層上來的!”
“還有後漢的開國皇帝劉知遠,本為貧農,後被賣為奴隸。從奴隸到將軍,再到皇帝。如果不是生活在亂世,他那醜陋的相貌,連媳婦都娶不上!”
“對聰明、有能力、心狠卻出身卑微的人而言,亂世是最好的機會!”
“窮人乍富,手段比世家貴族更狠!”
“手段不狠,如何上位?”
——
[五代十國主打的就是一個亂,過不了審。]
[五胡十六國才是第一亂,五代十國隻能排第二。]
[這兩個沒必要比,但凡沾邊都過不了審。]
[不良人也有五代十國的劇情吧?]
[那是動漫,為了過審刪了不少血腥鏡頭。]
[我記得有很多關於五代十國的電視劇。]
[有是有,但不是全照史書記載拍的。]
[真按史書拍,有幾個敢看啊?隔夜飯都得吐出來。]
[五代十國十五個開國皇帝,幾乎全都出自底層。盜賊、孤兒、木匠、家奴、牧童……]
[還有兩個是沒落的貴族。]
[那個時代,底層人確實有機會翻身,但隻是極少數人。]
[強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獄。]
[博主要給趙匡胤洗白嗎?]
[用不著洗白,趙匡胤本來就不是什麼暴君惡人。在曆史所有皇帝中,他的品行算好的。]
[所有人都罵趙匡胤欺負孤兒寡母,那是因為趙匡胤最有名,他們隻知道盯著趙匡胤罵,當時那個時代,道德底線特別低,趙匡胤起碼是個合格的人。]
趙匡胤:눈ᴗ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