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項羽非死不可嗎?為何不回江東?(2 / 2)

【“但是項羽沒有守住自己的大後方,劉邦曾帶著56萬大軍攻入彭城,燒殺搶掠了一番。”】

“高祖沒下過這樣的命令,是那些士兵被貪婪衝昏了頭。後來高祖製止了士兵燒殺搶掠之舉。”

“劉邦在彭城找美女、賞珍寶、設酒宴又如何解釋?”

【“雖然後來項羽把彭城奪回來了,但彭城元氣大傷。”】

【“項羽兵敗的垓下,離彭城也就一兩百裏路。”】

【“項羽在垓下打了敗仗,主力軍隊全被滅了。”】

【“就算他跑回去,也不可能再重新拉起一支隊伍。”】

【“項羽自刎,還有一個原因。”】

【“他手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名叫周殷。”】

【“項羽很信任他,讓他做了西楚的大司馬,也就是西楚軍隊的最高統帥,西楚的二把手。”】

【“項羽帶著軍隊在前線跟劉邦打仗,還有一部分軍隊留周殷領導。”】

【“如果說周殷靠得住,項羽就算全軍覆沒了,隻要能跑得出去,他至少還有一點從頭再來的資本,還有搏一把的機會。”】

【“可這個周殷靠不住,自從跟項羽開戰之後,劉邦就把周殷當做自己的重點收買對象,經常派人去暗中聯絡周殷。”】

【“周殷一看項羽在前麵打的不怎麼樣,幹脆就投降了劉邦,而且一不做二不休,帶著部隊在項羽的後方搞大屠殺。”】

“呸,我最恨這種人!”

“叛徒!”

“這周殷最後也沒得好死!”

經曆過抗日的人,最厭惡的就是“大屠殺”這三個字。

【“據史書記載,周殷不僅背叛西楚,屠毀了六個縣城,還調動全部兵力,跟著彭越等人一起到垓下圍攻項羽。”】

【“當項羽在陣前看到周殷的時候,他就應該清楚。自己已經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要麼陣前戰死,留個萬世英名。”】

【“要麼突出重圍,找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隱姓埋名,苟且偷生。”】

【“以項羽的性格,他顯然不會選第二條路。”】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跟徽欽二帝和大明戰神比,霸王更有帝王之氣,不懼死!”

【“至於他回到會稽郡,還能不能拉起一支八千人的隊伍?”】

【“當初拉起隊伍的不是項羽,而是他的叔叔項梁。”】

【“後來項羽當了老大,跟八千會稽子弟一起征戰,情同兄弟,但從沒有重點提拔過會稽郡出來的這些人。”】

【“他當了霸王,也沒有特別關照過會稽郡的父老。”】

【“現在他失敗了,當初帶出來的人也都死光了,他再回到會稽,誰還會跟他?”】

“被稱為蓋世英雄的西楚霸王,其實是個吝嗇的人!”

“原本陳平、韓信都是項羽的手下,沒得到重用,反投劉邦,成了對付他的殺手鐧。”

“項羽說無顏麵對江東父老,也與他的高傲有關。他被劉邦打的一敗塗地,覺得丟臉,不知如何開口。”

“不可沽名學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