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頭腦要熱又要冷。
1958年,**到武漢視察。李達到**下榻的東湖同**見麵。李達人座後就說:"潤之,我要單刀直人。"**並不知來由,愕了一下,接著便詼諧地說:"是不是鴻門宴呀?"李達非但沒有笑,反而挺認真地說:"我問您,'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弄清了這個口號的來曆後說:"凡事都有兩重性嘛,'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是講人有主觀能動性,人要揮主觀能動性。"李達認為這個口號現在不能談兩重性,在現在的形勢下談兩重性就等於肯定這個口號。**見李達認真得很,也認起真來。便反問李達:"肯定怎麼樣?否定又怎麼樣?"於是兩個人又就肯定、否定爭了起來。
李達說:"現在人們不是膽子太小,而是太大了,頭腦燒。主席腦子燒一點,下麵就會不得了,就會燒到40度、41度、42度。這樣中國就會遭難,主席信不信?"這時,**雖然激動,但卻盡量控製自己。他緩和語氣說:"你說我燒,我看你也有些燒了,也有華氏百把度了。還是我在成都會議上說過的那句話,頭腦要熱又要冷。""頭腦要熱又要冷"。在"大躍進"期間,**曾經反複地說過這句話,但是由於受當時曆史環境所限製,人們最終還是沒有擺脫頭腦熱的危害。**說:"頭腦要冷又要熱,又是統一性的兩個對立麵。衝天幹勁是熱,科學分析是冷。在我國,在目前,有些人太熱了一點。他們不想使自己的頭腦有一段冷的時間,不願做分析,隻愛熱。同誌們,這種態度是不利於做領導工作的,他們可能跌筋鬥,這些人應當注意提醒一下自己的頭腦。另有一些人愛冷不愛熱。他們對一些事,看不慣,跟不上。對這些人,應當使他們的頭腦慢慢熱起來。"譚振球《**外巡記》,湖南文藝出版社1993年3月版,第149-150頁;**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文集》(第7卷),1999年6月版,第457頁。
45。天下事有真必有假。
1958年11月21日開始,中央在武昌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期間,**把秘書田家英和人民日報總編輯吳冷西找來談話,目的是通過《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的記者進行宣傳,壓縮空氣。**說,現在宣傳上要壓縮空氣,不要再鼓虛勁,要鼓實勁,自己不要頭腦熱,更不要鼓勵人家頭腦熱。接著,**引用曆史上一些說假話的故事,來說明講假話的危害。他說:"天下事有真必有假。虛誇古已有之。赤壁之戰,曹營號稱八十三萬人馬,其實隻有二三十萬,又不習水性,敗在孫權手下。不單是孔明借東風。安徽省有個口號,說:'端起巢湖當水瓢,哪裏缺水哪裏澆',那是作詩,搞水利工程不能那樣浪漫主義。"李景元主編《聽**講古今故事》,紅旗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50頁(原載吳冷西《憶**》,新華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109頁)。
46。沒有我中國照樣前進,地球照樣轉。
1961年9月23日晚上6時半,**在武漢東湖會見了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會見之前,**和工作人員一同探討蒙哥馬利此行的目的,並談到繼承人的問題,**說:"這位元帥不了解,我們和蘇聯不同,比斯大林有遠見。在延安,我們就注意這個問題,1945年'七大'就明朗了。當時延安是窮山溝,洋人的鼻子嗅不到。1956年開'八大',那是大張旗鼓開的,請了民主黨派,還請了那麼多洋人參加。從頭到尾,完全公開,毫無秘密。'八大'通過新黨章,裏頭有一條:必要時中央委員會設名譽主席一人。為什麼要有這一條呀?必要時誰當名譽主席呀?就是鄙人。鄙人當名譽主席,誰當主席呀?美國總統出缺,副總統當總統。我們的副主席有六個,排頭的是誰呀?**。我們不叫第一副主席,他實際上就是第一副主席,主持一線工作。**不是馬林科夫。前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改名換姓了,不再姓毛名澤東,換成姓劉名少奇,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來的。以前,兩個主席都姓毛,現在,一個姓毛,一個姓劉。過一段時間,兩個主席都姓劉。要是馬克思不請我,我就當那個名譽主席。誰是我的繼承人?何需戰略觀察!這裏沒有鐵幕,沒有竹幕,隻隔一層紙,不是馬糞紙,不是玻璃紙,是鄉下糊窗子的那種薄薄的紙,一捅就破。我們沒有搞'抽樣調査',英國元帥搞了,一搞現了問題。中國一些群眾也沒有捅破這層紙。這位元帥講了三原則,又對中國友好,就讓他來捅。捅破了有好處,讓國內國外能夠看清楚。什麼長生不老藥!連秦始皇都找不到。沒有那回事,根本不可能。這位元帥是好意,我要告訴他,我隨時準備見馬克思。沒有我中國照樣前進,地球照樣轉。"表示了**一貫的謙虛謹慎的革命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