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1949年4月29日,**作《七律·和柳亞子先生》:"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它是針對柳亞子的《七律·感事呈**》而作的和詩。柳亞子的原詩是這樣的:"開天辟地君真健,說項依劉我大難。奪席談經非五鹿,無車彈鋏怨馮獾。頭顱早悔平生賤,肝膽寧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這詩柳亞子題為"感事",那麼柳亞子所感何事?原來,此前**和柳亞子有過多次彼此詩詞的唱和。在此之前,柳亞子給**的詩中有這樣一句"粵海難忘共飲茶",而在《和柳亞子先生》的這詩中,**在詩的第一句就是"飲茶粵海未能忘,"為什麼小小一次飲茶,在兩個人的心目中留下了如此深刻的記憶呢?
原來這裏有一段故事:國共兩黨在第一次合作的時候,**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代宣傳部長;柳亞子當時任監察委員會委員。柳亞子了解蔣介石的底細,知道他善變,如今軍權在手,實在不可靠。柳亞子便向惲代英獻策,欲以非常手段除掉蔣介石。惲代英說,**相信群眾,不重視個人,搞群眾運動,不搞陰謀,即不主張柳的做法。柳又和**上茶樓商談,**和惲代英的說法一樣,而且認為這樣做會損壞國共合作。柳亞子說:"你們不聽我的話,將來是要上當的。因此大會還沒有開完,柳亞子便拂袖而去,回了吳江。"飲茶粵海未能忘"和"粵海難忘共飲茶"說的正是此事。
那麼,**詩中所說的"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其中的牢騷又是指的什麼呢?在柳亞子的詩中我們看到,其中有這樣一句"說項依劉我大難。"這句詩的意思是說:我柳亞子不會"到處逢人說項斯"(指說人好話),也難以如當年王粲那樣依附劉表而喪失獨立人格。所以,柳亞子因著自己的正行直道常常不被人們理解,遭到挫折。柳亞子想,既然這樣,那麼我還不如回家做個隱士吧。另外,柳亞子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就看出了蔣介石的狼子野心,但是惲代英、**對此卻無動於衷,對此,柳亞子曆史的牢騷也是有的。針對柳亞子種種不盡如人意的想法,**用這樣的詩句規勸他:"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從而打消了柳亞子回家的念頭。
袁永鬆主編《偉人**》(上卷),紅旗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258?261頁。
31。拒腐蝕,永不沾。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八連進駐上海市南京路。上海市南京路是上海市最繁華的地方,解放前這裏是上海市資產階級勢力最集中的地方,資產階級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在這裏有著最為廣泛的影響。國外帝國主義**勢力曾經預?**在上海不久就會變質。然而,好八連官兵們的行動給外國**勢力,給人民作出了最好的回答。他們熱愛人民,助人為樂,勤儉節約,艱苦樸素,克己奉公,團結友愛,麵對燈紅酒綠,身心一塵不染,任"敵人"的"糖衣炮彈"狂轟亂炸,官兵不為所動。十幾年如一日,受到全社會的好評。
1963年4月25日,國防部布命令,授予這個連隊為"南京路上好八連"的光榮稱號,號召全軍指戰員學習"好八連"。**看了"好八連的事跡之後,深受感動,在當年"八一"建軍節為"好八連"寫下了《八連頌》這光輝的詩篇,其中"拒腐蝕,永不沾"是詩中的名句,全詩如下:
好八連,天下傳。為什麼?意誌堅。為人民,幾十年。拒腐蝕,永不沾。因此叫,好八連。解放軍,要學習。全軍民,要自立。不怕壓,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栽。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賊。奇兒女,如鬆柏。上參天,傲霜雪。紀律好,如堅壁。軍事好,如霹靂。政治好,稱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團結力。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