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將來要是你生個女兒,我們就對親家”——毛岸英與劉思齊的姻緣(1)(2 / 3)

1938年,張文秋和陳振亞在延安結婚。就這樣,陳振亞成了劉思齊的繼父。

中國人常常很講究緣分。劉思齊與毛澤東一家也真有緣。

在延安,一個很偶然的機會。8歲的劉思齊見到了毛澤東。

那是1938年初春的一個夜晚,延安的中共中央黨校大禮堂人頭攢動,毛澤東、朱德、任弼時也來到這裏,聚精會神地坐在那裏和大家一起觀看演出。那天上演的是話劇《棄兒》。寫的是一對中共地下工作者在白區進行艱苦鬥爭的故事,夫妻不幸被捕之後,他們的女兒在寒風中奔走呼號:“媽媽!媽媽……”這個演女兒的小演員,便是劉思齊。劉思齊當時在延安的托兒所裏,非常活潑可愛,喜歡唱歌、跳舞,所以被選中。由於劉思齊有著劇中小女孩的類似經曆,所以她演得非常投入,非常感人。

毛澤東也深受感動,這大約是由於他也有著類似的經曆吧:他的三個兒子在上海也一度成為“棄兒”。

劇終,毛澤東仍為《棄兒》深深感動著,他建議把最後一幕再演一遍。於是,劉思齊穿著襤樓的衣衫,又一次在舞台上奔走呼號一遍:“媽媽!媽媽……”毛澤東很喜歡這個小演員。演出結束後,毛澤東把劉思齊叫到身邊,撫摸著她的腦袋,問她叫什麼名字,爸爸媽媽是誰。劉思齊指著坐在後邊的陳振亞和張文秋說:“那就是我的爸爸、媽媽。”毛澤東朝他們招手,陳振亞和張文秋連忙走了過來。毛澤東一把握住陳振亞的手說:“原來是井岡山的老朋友呀!”然後端詳著劉思齊,問:“原來是你的女兒呀!”陳振亞向毛澤東解釋:“她是劉謙初烈士和張文秋同誌的女兒,我是她的繼父。”毛澤東記起了1927年4月在武漢來訪的那對青年男女,對劉思齊說道:“我做你的爸爸,你做我的幹女兒,好嗎?”劉思齊看著母親,得到首肯後調皮地回答說:“那好吧!”毛澤東又說:“你既然是我的幹女兒,那就隨我到家裏去玩吧!”於是,演出結束之後,毛澤東牽著劉思齊的小手,帶她回到了自己家中。

第二天,毛澤東又把劉思齊接去。

從此以後,劉思齊成了毛澤東家的小客人,常常和李訥在一起玩耍。那時,毛岸英還在蘇聯。誰都沒有想到,毛澤東的這位8歲的幹女兒,後來竟成了毛澤東的長媳。

“怎麼沒見到我的幹女兒?”1939年12月,劉思齊隨母親張文秋一起準備去蘇聯給繼父看病,途經新疆時,被反動軍閥扣押,一家人在監獄裏一待就是7年。直到1946年6月10日,劉思齊才隨母親張文秋從新疆的監獄裏出來,劉思齊和媽媽、妹妹,還有叔叔、阿姨、小朋友,大家分別乘10輛大卡車奔向日恩夜想的延安,走的時候是一家4口,回來的時候卻沒了爸爸。

在這7年時間裏,張文秋失去了親愛的丈夫,劉思齊沒有了敬愛的繼父,一個完整的家又一次破碎了。

7月11日,汽車到達延安。

為迎接這些從新疆歸來的同誌,中共中央在延安大禮堂舉行了宴會,毛澤東和每一位同誌親切握手。當毛澤東和張文秋握手的時候,他的腳步停了下來,感慨地說:“文秋同誌,你回來了,不容易呀!”張文秋的眼淚再也抑製不住了,嘩嘩地流淌出來。

為了轉移張文秋的注意力,毛澤東又換了一種快樂的語調問道:“思齊呢?怎麼沒見到我的幹女兒?”聽了毛澤東的問話,劉思齊馬上從母親的背後跑過來向毛澤東問好。毛澤東高興地拉過劉思齊的手,說:“七八年不見,你已經長大成人了,我都認不出來了。你還是我的幹女兒呢.記得嗎?”……劉思齊就這樣再一次走進了她的幹爸爸毛澤東的視野,也就在這之後不久,劉思齊和毛岸英不期而遇,開始了他們的交往。

那是1946年的1月,毛岸英24歲,劉思齊16歲。

那一天,劉思齊到毛澤東家找李訥玩,劉思齊和李訥牽著手出來,往山下走。這時,毛岸英從對麵走過來,李訥把劉思齊的手鬆開,一下子撲了過去,口中叫著:“哥哥,哥哥……”劉思齊想到了,大概這就是毛岸英了。

這是劉思齊與毛岸英的不期而遇,是兩個人的第一次相見。

她仔細地端詳著毛岸英:方臉、高額頭,闊鼻、臥蠶眉、180公分左右的個頭,與他的父親毛澤東站在一起不分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