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國家的大事更重要的,不搞儀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所以他們一開始就不同意,拖了一段時間。但是二人拗不過毛澤東的一片好意,因為毛澤東說了要有儀式,所以一定要意思意思。於是他們商定了五四青年節的日子。
毛澤東點頭讚同:“好,這個日子選得很有意義。”五四青年節那天的所謂儀式,也就是大家在一起吃了一桌飯。不像現在要吃幾桌幾十桌。大家又不發錢,隻發小米,也花不了多少錢。之後,又照了一次相,結婚的事情就告一段落了。遺憾的是,他們的結婚儀式,毛澤東沒來參加。那天毛澤東有會,又要接待來訪的各界人士,很多事情纏身。事後,李銀橋和韓桂馨特意將喜糖送給毛澤東,毛澤東顯得格外高興,他看到親自說合的這樁婚事開花結果了,心裏藏著的幸福感、成就感分明地洋溢在臉上。
“你們比我的孩子還親”從1947年到1962年,李銀橋在毛澤東身邊工作服務了15年之久,兩人之間建立了很深的感情。為了培養接班人,也為了李銀橋的前途著想,毛澤東下決心讓他離開自己。
1962年4月,李銀橋和韓桂馨調離中南海,去天津工作。
臨別前毛澤東叫李銀橋夫妻到辦公室來坐一坐.毛澤東問:孩子怎麼沒來呢?其實孩子就在門口外頭等著呢,聽了毛澤東的問話,孩子們也都進來了,一起和主席照了一張像。要再見了,雙方都很激動,李銀橋和韓桂馨覺得不能老這樣激動,老激動主席也難過,也對不起主席呀,要控製自己。但是控製卻覺得很不好受。還是毛澤東比較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毛澤東穩定下來之後說,你們走了以後,到地方去要謙虛,不要驕傲,夾著尾巴做人。我給你們寫一首我過去的《長征》詩,毛澤東把《長征》詩交給李銀橋,這時毛澤東的攝影師照下了李銀橋手裏拿著這個《長征》詩的形象。
李銀橋哭著對毛澤東說:“當初我不願來,你借我來。現在我不願走,你又攆我走。你這不是難為我嗎?”毛澤東也流淚歎息說:“我也舍不得你走啊。我和我的孩子,一年見不上幾次麵。隻有我們朝夕相處,你們比我的孩子還親。可是,我得為你的前途著想,我不能誤你的前途。衛士長,地位雖很高,可也隻是團級幹部,職務低了些……”這位偉人把他的衛士長攬人懷裏,抱緊他,一邊哭,一邊動情地說:“你走了,我這裏就不要衛士長了。你在這裏幹得長是因為我們合得來。你走之後我這裏再不會有衛士長了,你是我最後一名衛士長……以後我死了,你要每年到我的墳前來看看!”這時,革命同誌之間的平等合作關係已經轉化成為了一種最親密的友誼和父子之情。
1963年,李銀橋回北京辦事,去中南海看望了想念的主席。當時李銀橋的家鄉發了大水.毛澤東不斷地向李銀橋詢問他家裏的情況。
毛澤東說,河北省發了大水了,你們家裏是災區,我隻是幫助你們,給你們一千塊錢。當時那一千元錢還分了兩個口袋,一個口袋五百。那意思很明確,因為李銀橋和韓桂馨都有父母,那分明是讓他們拿這些錢去接濟一下自己的父母。這個事情給李銀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們至今都在感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