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黃有鳳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還擔任了少共特區書記,成了村裏鬧革命的領頭人。1931年,17歲的黃有風被選為鄉蘇維埃政府主席。
那些日子,黃有鳳真是少有的高興,他還看到,自己的父母和平日也不一樣了,他們的眉頭舒展開了,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們時常嘮叨著說:“這都是托毛委員的福啊!”村子裏的人們也說:“毛委員在井岡山,是窮人的救星!”當了少共特區書記之後,黃有鳳經常聽到、看到以“毛委員”的名義發布的指示、布告、文件、通知,黃有鳳對“毛委員”更加崇拜了,“毛委員”在黃有鳳的腦子裏變得更富有神秘和傳奇色彩了,他常想:我得好好幹,將來一定要見到“毛委員”。
1932年,黃有鳳參加了紅軍,被選送到紅軍學校學習。畢業後黃有鳳被調到瑞金葉坪中央政府勞戰委員會任譯電員。當時,何叔衡告訴他要在“毛委員”身邊工作,他又驚又喜,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喜的是終於能看到“毛委員”了,驚的是自己文化水平低,怕難以勝任工作、怕捅婁子。
本以為馬上可以看到“毛委員”呢,誰知道去了幾天也沒有見到“毛委員”。
這一天機會終於來了。
一天上午,一位老同誌讓黃有風把剛剛譯好的電報送給“毛委員”。黃有鳳心裏很激動,三步並做兩步跑到了毛澤東的辦公室。一進門,見一個身材非常魁梧的首長正伏身在辦公桌前思考著什麼,桌子上堆滿了文件和報紙。屋子裏除了一張辦公桌,還有兩把椅子,一張木床。床上放了一條軍毯和一床舊棉被,牆上掛了一把雨傘,雖然屋子有些空曠,但是收拾得非常整潔。
黃有鳳想,這一定是“毛委員”了!他有些局促地站在那裏。
這時,毛澤東聽到了聲音,回過頭來,看見了新來的黃有風,就從椅子上站起來,和藹地和黃有鳳打招呼。
這時黃有鳳才想起送電報的事情。毛澤東從黃有風的手裏接過電報,認真地看了一遍,然後放到桌子上,親切地問:
“新來的吧,叫什麼名字?”黃有鳳點了點頭,說:“我叫黃有鳳。”毛澤東又問:“以前都做過些什麼啊?”黃有鳳說:“我當過伐竹工人,紅軍來了之後,我在興國當過少共特區書記、鄉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說:“好啊,你做過的事情不少嘛。當過伐竹工人,無產者嘍。”接著毛澤東問:“願不願意幹機要工作?”黃有鳳說:“願意,就是文化水平低,怕做不好。”毛澤東笑笑說:“文化水平低不要緊,在革命隊伍裏學習嘛。我當個先生,不收你學費,願意嗎?”黃有鳳咧嘴笑了,感激地說:“願意,願意!”“你會查字典嗎?”後來,因為工作需要,機要室的幾位老同誌先後都調到了別的地方,毛澤東身邊就剩黃有鳳一個人了。黃有鳳是一個初學者,文化水平又低,所以更擔心出錯。然而越是擔心還越是出錯。
這一天,他送一份電報給毛澤東。當時,毛澤東正伏案揮毫著文,順手接電報瀏覽了一下,便從桌上換了支紅筆,“刷刷”地改了兩個錯別字。黃有風的臉刷地紅了,心想:壞了.這下非挨罵不可。
毛澤東並沒罵人,但是表情非常嚴肅。他示意黃有鳳坐下,嚴肅地說:“我們的工作關係到革命的成敗和千百萬人的生命,可不能有半點馬虎,要慎之叉慎才行啊!”毛澤東進一步說:“電報出現錯別字要貽誤大事呀!你讀了幾年書?”“三年。”黃有鳳低聲地囁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