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使力,運用他人智慧為自己“添金”(1 / 1)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個人必須懂得借力使力,讓比自己更強的“巨人”幫助自己,才能更好地發展事業,完善自身。站在巨人肩膀上發展比自己執著地單槍匹馬埋頭苦幹更卓有成效。

千裏馬常有,但伯樂難求。如果沒有徐悲鴻的鼎力推薦,可能齊白石成名就沒有那麼順利;如果沒有梅克夫人的全力相助,可能就沒有柴可夫斯基的驚世之作。縱觀曆史,許多人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快地發展自己; 那些偉大的發明很多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會誕生和發展的。

正是由於愛因斯坦的偉大公式奠定了原子彈的理論基礎,才使薩克斯、費米、西拉德等科學家在此基礎之上,研製出了震撼世界的原子彈。如果這些科學家僅憑自己的智慧,一點一點地推算,恐怕可能一輩子都望不到這片天空。

在職場中,你是否想過,如果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的效能將得到極大的提高,你將更容易勝任你的工作,從而更容易在職場中走紅?這一點,已經得到了研究證明。

美國有位叫羅勃·凱利的教授,他深入到世界500強大企業和政府等機構進行調查研究,發現了所謂的“職場紅人”,既無高人一等的聰穎資質,也沒無與倫比的自信心,更無卓越的領導技巧,他們能夠被重用,靠的是“他們懂得運用自身擁有的一切資源”。他們借助身邊的資源,發揮出了最大的綜合效力,大幅度地增進個人的能力,從而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績效,實現了自己的成功。

20歲出頭、還在上大學的田衛是“80後”的典型代表,由於學的是計算機專業,所以他很自然地接觸了IT行業。有著創業衝動的田衛在大三時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一開始,憑借自己的勤奮及傑出的編程技術基礎,田衛從別的公司接了很多活自己來做,並以此獲得創業的“第一桶金”。

與很多創業的人一樣,田衛注冊了自己的公司,開始招攬更多的業務。田衛漸漸發現,憑借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已經無法同時為越來越多的客戶提供服務。於是田衛開始招聘自己的員工,並親自培訓。然而客戶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田衛憑借自己的技術與才幹並不能全麵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田衛也沒有精力自己去開發一些應用程序來滿足客戶的相關需求。

這時候,田衛想起了牛頓的“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那句名言。田衛想到了IBM、CISCO等跨國巨頭,如果能夠和這樣的跨國公司合作,那無疑會令田衛的事業站到一個新的高峰之上。

不過,想站到巨人肩膀上並不容易。像田衛這樣剛剛創業的年輕人,何況還是個學生,是不可能引起IBM、CISCO的興趣的。在幾次碰壁之後,田衛開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尋找國內一些實力強大的公司合作。通過互聯網搜索,田衛發現了他一直認為隻有跨國公司才會擁有的“中間件”技術在國內已經被一家叫作中龍網庫的公司實現了技術突破,而且,中龍網庫所提供的“中間件”在價格上十分便宜。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田衛從南京跑到了北京與中龍網庫洽談,而中龍網庫也正在著手推廣其十年技術攻堅所取得的“EDN中間件”。由於田衛自己也是技術出身,因此在看了中龍網庫產品之後,當即覺得中龍網庫就是他要尋找並願意讓自己站上去的“肩膀”!與中龍網庫的合作,不僅使田衛的公司技術實力大大增強,業務範圍也大大拓展,而且田衛也不再需要為自己的售後服務所擔憂。不到兩個月,田衛的業務收入便獲得成倍的增長,還在上大三的田衛也儼然成為擁有千萬資產的“80後”成功人士!

對於自己的成功,田衛認為:除了“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至關重要的一點外,關鍵是要看“巨人”到底是誰,該如何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巨人”。 正所謂:“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隻有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才能擁有更遠的視野,才會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更遠的天空!

 附錄:膽識、膽量趣味測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