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擁有“空杯心態”,飛得更高

古時候有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他聽說某個寺廟裏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便去拜訪。老禪師的徒弟接待他時,他態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你算什麼?”

老禪師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並為他沏茶。可在倒水時,明明杯子已經滿了,老禪師還不停地倒。他不解地問:“大師,為什麼杯子已經滿了,你還要往裏倒?”老禪師說:“是啊,既然已滿了,幹嗎還倒呢?”禪師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經很有學問了,幹嗎還要到我這裏來求教?

這個故事就是後來著名的“空杯心態”的起源。“空杯心態”是有膽識的表現,其象征意義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態,即人如果想學到更多學問,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空著的杯子”,而不是驕傲自滿。

“空杯心態”並不是一味地否定過去,而是要懷著否定或者放空過去的態度,去融入新的環境,對待新的工作、新的事物。

“空杯心態”是對過去的榮耀、挫折等的一種舍棄,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隻有舍得之後才能獲得更多。一個人否定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唯有如此才能找到差距和不足,找到應該努力的方向。

知了向大雁學習飛行。學飛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知了怕吃苦,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跑東躥西,學得很不認真。大雁給它講怎樣飛,它聽了幾句,就不耐煩地說:“知了!知了!”大雁讓它多試著飛一飛,它隻飛了幾次,就自滿地嚷道:“知了!知了!”

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跟大雁一起展翅高飛,可是,它撲騰著翅膀,卻怎麼也飛不高。

這時候,知了望著大雁在萬裏長空飛翔,十分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努力練習。可是,為時已晚,它隻好歎息道:“遲了!遲了!”

人生是一場盛宴,我們不能像知了一樣因小小的成績就得意忘形,或者甘於認命。尤其是當我們還是青年的時候,更要學會“空杯心態”,既不能因一時的失敗或挫折而一蹶不振,也不能因小小的成績而得意忘形,我們要時刻保持“空杯”,勇於放下,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才能在今後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世界球王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裏,參加過1364場比賽,共踢進1282個球,並創造了一個隊員在一場比賽中射進8個球的紀錄。他超凡的技藝不僅令萬千觀眾心醉,而且常使球場上的對手拍手稱絕。當他個人進球記錄滿1000個時,有人問他:“您哪個球踢得最好?”貝利笑了,意味深長地說:“下一個。”

貝利的回答含蓄幽默,耐人尋味,其中包含深層次的含義——永遠不要把過去當回事,永遠要從現在開始,進行新的超越!當人生“歸零”成為一種常態、一種延續、一種不斷時刻要做的事情時,也就實現了自己內心的全麵超越。

視自己為“空杯”就是忘卻過去,特別是忘卻成功。 人受到批評要警惕、警醒,得到讚揚更要警惕、警醒。在鮮花和掌聲麵前,要看到差距;在困難和挫折麵前,要不失信心;這是成熟和進步,更是保持低調的秘訣。

空杯心態就是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有的人,學習時懷有很重的功利目的,不是真正學習去了,而是為了“混文憑”;混上了文憑,評職稱;評上了職稱,往上爬。學習,成了工具和手段,別說“空杯心態”,連起碼的學習心態都沒有,怎麼可能學到真正的學問?

有“空杯心態”的人,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飛速發展,知識更新加快,如果不虛心學習新的知識和方法,即使你原來的專業知識很紮實,你也一樣會被社會的進步潮流所淘汰,所以人應活到老,學到老!

人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每當實現了一個近期目標,絕不應自滿,而應主動迎接新的成功,把原來的成功當成是新的成功的起點,有一種“歸零”的心態。這樣人才永遠有新的目標,才能攀登新的高峰,才能獲得無窮無盡的樂趣。

一個人若學不會忘記過去,那麼他也不可能創造將來。人隻有一個最佳選擇——將過去全部釋放,以一種“空杯心態”麵對現實的挑戰與機遇。忘記過去,留個“空杯”給明天,才會盛滿更多更美的東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