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任何人都能夠學得到的。上到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隻要是你想得到的,都有相關的書籍供你參閱,你還可以參加各種輔導班,或者進入專門的學校學習。實戰經驗則不同。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深秋了,寨子裏得準備儲糧過冬,於是派了一位長者帶一隊年輕人馱著鹽到山外換米糧。有一天晚上,他們在野外露宿。星空燦爛,看上去天氣很好。不過,長者還是按照慣例占卜山裏的天氣,取出了一些鹽塊扔到前邊的篝火裏。這是一輩輩傳下來的占卜術,傳說若聽到火中鹽塊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那就說明第二天會是好天氣;可要是鹽扔到火裏沒動靜,那就說明風雨將至。

扔進火裏的鹽塊一點響聲都沒發出來,這讓長者有點心神不寧。他覺得這很不吉利,於是跟大家說天一亮就馬上趕路。但有年輕人對此很不以為然,覺得“以鹽窺天”是迷信,反對馬上啟程。第二天下午,果然天氣驟變,風雨交加,堅持晚走的年輕人這才開始後悔自己的淺薄,欽佩長者的睿智。

其實,長者的經驗是有科學道理的,鹽塊在火中是否發出聲音,與空氣中的濕度有關,當風雨將至,空氣中濕度高,鹽塊受潮,投到火裏自然就平靜無聲。

很多年輕人看不起老人的經驗,覺得已經過時了,派不上用場的。其實,一些人生經驗如同海鹽,它再老,也是一種結晶,有著海的“記憶”。

老人經曆了幾十年的風雨,有豐富的閱曆和經驗,即使隻是個老農、老漁翁,在收種莊稼、種植蔬菜、栽培果樹、飼養禽畜、行船捕魚等方麵,所積累的經驗也有不容小覷的價值。

事實上,大到治國安邦的老政治家、老科學家,小到村邊乘涼的老翁,都能用自己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啟迪後人趨利避害,是指點年輕人成長的寶貴財富。

實戰經驗,就是從自己親身實踐過的事件中獲取的知識。 任何人隻要做一點有用的事,總會有一點報酬,這種報酬就是經驗,這是最有價值的東西,也是別人搶不去的東西,比黃金更珍貴。

很多經驗豐富的人,對事態發展往往具有超凡的預見能力。這些是很多因素組合成的結果,很難用語言詳細清楚地表達。比如,經驗豐富的警察總能察覺到可疑的人;資深的售貨員也很容易識別真正的買主——即使顧客裝作對所售的商品毫無興趣;賣豆腐的老手可以一刀下去就正好切夠你要的斤兩,這都是實戰經驗。

很多時候,實戰經驗是一個人在長時間做一項工作之後形成的一種感覺,它無法用言語形容出來,自然也不可能傳授給別人。比如,庖丁解牛,其實他本人也說不好到底哪個地方該讓刀鋒轉彎,又何況每頭牛的骨骼大小也有不同,這就更增加了解說和傳授的難度,但正是因為如此,庖丁的實戰經驗才顯得尤其珍貴。

古語有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趙奢有一個兒子叫趙括。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閉口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因此很驕傲,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並且說:“將來趙國不用他最好,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